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高质量服务代表履职,云南这8个地方各有办法

发布时间:2024-04-30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人大网

  4月25日至26日,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暨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楚雄市召开。会上,昆明、昭通等8个州(市)分别交流了代表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秦楷第 摄)

  

  抓活动阵地建设,促代表能力提升,强代表履职效能……各州市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覆盖建设 推动实现履职服务“全天候”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以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建成1255个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代表活动阵地,组织代表活动24783次,接待和走访群众190936人次,促进有关部门解决问题15473件。

  活动阵地全覆盖,履职服务“全天候”。依托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一一对应建立“网上代表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实现代表活动阵地“线上线下”全覆盖;把昆明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系统、昆明市人大代表网上工作站整合到昆明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实现联系沟通“零距离”,履职服务“全天候”。

  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提升代表履职效能。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和当前重点工作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既监督工作又支持工作;结合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等,集中在代表活动阵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开展学习;结合综合治理,通过代表活动阵地,整合党委、政府及各方面力量,定期做好接访群众工作;结合收集民情民意提出代表建议,同时通过在代表活动阵地推动建议办理高质量;结合代表履职情况做好服务管理,依托活动阵地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开展述职评议等。

  探索阵地建设新模式,优化服务解难题。在坚持全覆盖和规范化建设“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的基础上,探索专业代表工作站建设,建成78个覆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大健康等领域,与人大各专(工)委监督工作职能相对应的专业代表工作站,促进有关部门解决问题1118件。

  

  “建管用”并举 推进新一轮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

  昭通市人大常委会

  

  

  

  2023年以来,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在“建管用”的实践路径上不断探索,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新一轮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建成代表之家12个、代表工作站150个、代表联络室1314个、专业代表工作站8个。

  在“建”上下真功,把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组建专班对全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挂钩联系和指导,印发实施意见明确家、站、室建设标准,组成评估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质量评估,确保阵地建设提质达标。

  在“管”上做文章,建立包片挂联督导机制,对全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实行管理责任制,确定12个代表工作站和12个代表联络室作为市级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实践创新联系点,统一命名、授牌,积极发挥示范先行、典型带动作用。

  在“用”上出实效 ,把代表活动阵地打造成为代表提升履职能力水平的“固定课堂”“专题课堂”“实地课堂”,组织理论专题培训23次、组织开展考察学习180余次;充分发挥代表活动阵地联系群众的前沿优势,“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依托阵地向群众宣传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扎实践行“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代表接待群众制度,设置代表接待日,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声音。

  

  强化“新机制” 保障基层实践的“新担当”

  玉溪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以来,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把活动阵地建设作为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组织代表到“家”“站”“室” 开展活动6万余人次,接待群众8.2万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万余条,转化为代表建议8000余件。

  从制度机制建设入手,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按照“4+N+1”的模式强化机制制度建设,为代表知政、议政、督政创造条件,打通了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活动阵地的“新机制”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新担当”。

  “4”:普遍建立活动阵地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阵地有效运转;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接待走访群众;建立代表活动制度,促进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建立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反馈制度,促进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条条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N”:在县级以上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专工委联系代表和常委会工作通报制度,有的县(市、区)还建立了代表建议办理“面对面”恳谈、代表视察、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等制度。

  “1”:统一设置意见建议收集处理流程图。

  此外,各级“家”“站”“室” 积极组织代表进行集中学习交流、开展视察调研、接待走访群众、征集意见建议、进行社情民意分析研判、办理实事好事等活动。

  

  突出典型示范 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

  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2023年共组织辖区内五级人大代表进代表活动阵地开展履职活动23719人次,接待群众和选民39232人次,帮助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3692件。

  突出典型示范,推进部署三年建设任务。每个县市确定1个“家”、2至3个“站”、5至15个“室”共123个作为省、州示范点重点建设。

  健全代表工作制度,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五级代表全覆盖“到家进站入室”,公布代表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群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向代表反映问题,方便代表收集社情民意,直接联系人民群众。健全完善学习、活动、接待选民、工作通报及代表述职评议、视察调研、联系群众、履职管理等制度,探索建立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推进代表活动制度化,激发履职新活力。制定代表年度活动计划,确定每次代表活动的主题和重点事项;推动代表活动制度化,形成代表工作日在“线”、周驻“点”、月进“站”格局;探索代表履职评价办法,对代表履职、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全过程闭环管理。强化“民情收集—梳理研判—交办转办—跟踪督办—评价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由“室、站、家”分级收集处置社情民意的反馈机制,推动形成诉求收集、分析、处理、督促、反馈闭环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分批建成乡村振兴、医疗健康、法律、社会治理等13个专业代表工作站,组织专业领域代表进站开展活动,让“内行人”监督“专业事”。

  

  多形式提升代表素质 发挥代表作用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增强理想信念+领悟党的政策+提升业务水平”作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重点,多形式提升代表素质。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通过沉浸式教学增强理想信念,组织代表到延安等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常委会向代表宣讲、代表向群众宣讲的党的基本理论双宣讲机制,让代表在宣讲活动中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组织代表到发达地区学习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现代前沿知识,促进代表审议工作、提出议案建议的水平不断提高。

  线上线下齐发力,服务群众“零距离”。突出服务能力,认真贯彻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人大代表既通过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听民意访民情,又通过公开照片、姓名、二维码让群众随时可线上向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线上线下相结合联系群众;全州各级人大常态化组织代表进站入室开展活动,探索人大主席团成员“家访”代表、代表“家访”选民制度;持续推动群众反映问题解决,形成“群众点单、代表接单、部门领单”新常态。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立足代表优势,把助企纾困、为民办事作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服务企业、服务商户、服务营商环境“三个服务”工作模式,全州各级人大代表进园区开展活动299次,走访企业8935家,对接洽谈企业366个,切实帮助解决一批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代表工作提供全面精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文山州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把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履职平台”)的推广使用作为推动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和代表履职管理的重要抓手,为代表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精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截至2024年4月18日,全州共建立网上代表活动阵地1016个,代表累计利用履职平台开展履职5234人(次)。

  推进履职平台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把履职平台的推广使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来抓,服务指导代表使用履职平台;支持14个州级代表活动阵地创新联系(示范)点的信息化建设和阵地提质“健身”,9个人大代表之家106个代表工作站和910个代表联络室信息化率达94.73%。

  建强管好用活履职平台推动代表履职。引导代表及时发布履职信息,完善代表个人履职档案,州、县(市)、乡(镇)人大和州、县(市)代表活动阵地创新联系(示范)点及时加载录入相关资料和工作信息,推送文件通知,上传代表履职情况,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增强了代表履职责任感。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219件建议,全部通过履职平台提交、接收、分析、交办,代表通过履职平台与承办单位即时沟通联系,在线接收、查看有关建议的交办处理情况和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积极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普洱市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积极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迈上新台阶。2023年,普洱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面商率100%、满意率95.2%;代表建议解决率为67.6%,比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高规格交办,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在每次市人代会闭幕会上,全体代表见证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向市人民政府郑重交办代表建议,实现高规格交办。

  高质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建立完善“两督办一测评一视察一通报”工作机制,重点督办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班子成员牵头督办,市人大及常委会各委室联系督办;每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向所有领衔代表发出代表建议面商率、满意率、分类问卷调查表,“背靠背”测评建议办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视察,推进代表建议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每年对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建议进行通报表扬。

  促进代表建议成果转化。试点实行“人大代表产业联络点制度”,百名人大代表联系百家企业,为企业发展代言,助推产业发展,收集社情民意转化为人大代表的高质量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设置“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项目简介”标识牌,进一步提升代表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建好“民意窗” 架起“连心桥”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着力突出“建、管、用”,不断强化活动阵地的载体和平台功能。五年来,全州10153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室接待选民群众61570次。

  高标准建设代表活动阵地。坚持“家”“站”“室”整体布局、协同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将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建好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将“八有”标准拓展为“十有”,增加“有学习资料、有专人管理”;探索在不足3名代表的村(社区)采取单独建或者联合建的方式建立代表联络室。

  实现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将代表之家与机关办公区有机融合,整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室和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建设各具特色的专业代表工作站,在村(居)民小组、企业、学校等设立代表联络点,实现了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

  代表履职活动“全程纪实”。注重软件配套,分类分层建立健全“家”“站”“室”的活动阵地管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等制度并上墙公开;“家”“站”“室”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全过程记录代表履职活动。

  丰富履职形式架起沟通民意“连心桥”。丰富“家、站、室”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接待群众、述职评议等活动;制定周密的学习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组织代表学习、开展交流活动;以代表活动阵地为平台,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监督;建立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开展“代表接待日”“代表活动日”等密切联系群众的履职活动。


原文链接:http://www.ynrd.gov.cn/html/2024/gedirenda_0429/276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