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加强计划审查监督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24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文/闫立刚
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监督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具体实践,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要求,在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特别是2022年制定出台《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初步形成本市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一法、一决定、一条例”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监督条例》)的法制保障体系。随着条例的实施和落实,常委会对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我们也发现,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因此,按照《加强和改进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财政经济办公室聚焦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监督开展调查研究。
为深入做好调研工作,财经办先后到市发改、财政、商务、经信、国资、审计、统计等部门听取对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结合常委会议题,组织委员、代表实地考察大兴、朝阳、经开区等,到首钢、抖音、小米等企业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征求了专家、顾问、智库的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向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监督顾问、财经代表小组、有关专委会、各区人大财经委发放“计划审查监督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各方对加强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从当前计划审查监督工作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入手,边实践、边调研、边整改,力求通过调查研究,破解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提高计划审查监督工作质量和实效。
目前计划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
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基础亟待加强
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细化和补充。问卷调查显示,93.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计划审查监督的法制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缺少细化的实施细则。目前国家没有一部针对计划的直接上位法,监督法只针对听取和审议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作了原则性规定,全国人大的决定我们在落实时还需进一步细化。条例在执行过程中关于监督的具体范围、监督的深度等需要在实践中细化和明确。
基础数据资料亟需完善。随着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密切关注,数据获取困难、公布滞后、查找渠道分散等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市人大常委会财经综合监督平台上的数据资料总量不足,覆盖面、时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工作监督板块的建设刚刚起步,距离很好地发挥数据支撑作用还需要时间。
政府部门信息资料不能及时、便捷获取。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公开和报送的数据资料十分有限,时效性差,远不能满足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和日常监督工作的需要。内部分析资料获取难度大。
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相关机制还需建立和完善
常委会统筹各专委会参与计划审查监督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虽然条例中明确了有关专委会做好计划审查监督相关工作的职责,但对于专委会如何参与计划初步审查、如何开展计划执行情况监督等还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和工作实践。
与政府部门的常态化联系机制还需完善。就计划审查监督工作到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调研,主要集中在财经委员会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之前和年底财经委员会进行计划草案初步审查之前。日常监督也以每季度财经委员会上听取政府部门汇报为主,需进一步完善与政府部门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
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各区人大常委会及财经委的联系还不够密切。目前与全国人大财经委的沟通交流多为一事一议的拜访请教,或是参加会议,完成交办的执法检查、法律法规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等任务,尚未形成固定的联络机制。与各区的联系机制也主要限于一年一度的市区财经工作交流会及部分财经委员会议,形式上以自上而下的会议、讲座居多,自下而上的调研、座谈较少。
开展计划审查监督的能力水平还需有效提升
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监督顾问、财经代表小组等专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主要以参加财经委员会会议和相关专题调研、座谈为主,受时间和形式所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入分析和意见建议没有得到充分发表,专业优势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利用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工作的力度不够、支撑不足。选聘第三方主要是针对某一确定的监督议题,预算监督研究基地目前还是以服务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为主,正逐步探索向计划监督、经济工作监督等延伸。对于开展计划审查监督适合选用哪一类第三方机构、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更能提升工作质效,还需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摸索。
工作机构自身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能力亟待提升。在开展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过程中,暴露出工作团队对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学习理解、贯彻落实的能力不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不熟悉,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把握能力不强等问题。
对政府投资计划的审查监督刚刚起步,缺少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积累。问卷调查显示,90.1%的受访者认为人大加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全过程监督非常重要。财经办今年重点聚焦市政府投资年度计划的编制、执行、绩效开展全过程监督,但这项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具体的工作流程和细则,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积累。
开展调研的相关情况
针对存在问题,按照主题教育要求,力求“重在实践、深在调研、突出整改”,在工作实践中边调研边整改、边调研边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效。
抓部门走访,建立季度联系工作机制。逐个专访对口综合经济部门,先后到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对接工作,研究建立定期的工作信息交流机制。一季度、二季度末都在集中走访相关综合经济部门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及时跟踪政府部门在推动经济复苏、抓好目标任务落实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为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奠定基础。
抓调查研究,全面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先后到大兴区临空经济区、石景山区首钢园、抖音集团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到三里屯太古里商圈实地了解消费恢复情况,听取企业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的意见建议。到小米智慧产业示范园调研高端制造业发展情况,到朝阳、通州调研医疗美容、民政养老等市民投诉集中的领域单用途预付卡使用管理的问题。通过调研全面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和问题,就计划监督的重点、形式、提高监督实效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抓平台建设,夯实监督工作基础。编制完成《北京市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建设和使用发展中期规划建议(2023-2025年)》,提出“一个平台、两个机制、六大领域、六套支撑库”的目标,以满足“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全场景覆盖、全方位服务”需要。召开市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加快推动人大财经监督平台功能升级和数据采集工作。
抓智库建设,强化监督的外脑支撑。组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财经监督顾问组,顾问领域从预算扩展到包括计划、预算、国资、债务等在内的全财经领域。制定财经代表小组工作规则和年度工作安排。积极探索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建设工作,起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建设五年工作方案(2023-2027年)》,编制《北京市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2023年工作任务清单》,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宽。
抓季度经济形势研判,有效提升监督能力水平。今年以来,财经办持续加强对本市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积极开展对季度经济发展形势的研究判断。一季度,重点关注经济恢复情况,对政府部门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研,形成分析报告。二季度,重点围绕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提出五个方面问题和十条具体建议。相关研究报告为常委会领导、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监督顾问和代表们审议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了支撑,得到一致好评。
抓政府投资计划监督,不断探索监督思路方法。对通州区西集应急方舱医院项目开展跟踪调研,深入了解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强化首都“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进一步提升人大对政府投资的监督质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解剖麻雀方式不断积累总结政府投资审查监督的思路和方法。
抓统筹协调,力求形成监督合力。在常委会领导下,财经办牵头,充分发挥有关专委会的作用,围绕“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组织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9个专题调研报告,相关意见建议已吸收到财经委员会的意见建议中,为常委会审议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打牢基础。
下一步加强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考虑
形成一部工作手册——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操作细则。争取年底前,梳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工作的时间节点、程序步奏、具体要求、材料明细等,形成指导工作的操作手册,并逐步完善包括常委会统筹、联网监督、智库建设、经济形势分析、政府投资监督等在内的相关配套工作规程,为常委会领导以及委员、代表审查监督计划提供“工具书”。
完善一项制度——“年度审查+季度研判+日常跟踪”的工作制度。以政府投资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强日常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通过解剖麻雀,深入分析个性和共性问题,逐步形成对市政府投资计划的监督工作机制及问题落实整改机制。做深做精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按照计划执行的时间进度,不同阶段的“季研判”各有侧重。第一季度重点立足“开门红”的效果,第二季度重点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及采取的政策措施,第三季度重点是全年计划执行的展望,第四季度重点是全年任务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的计划安排。在原有计划初审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初审工作机制,包括联系代表机制、专门委员会会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群众民主参与机制和政府部门互动机制等。
建设一个平台——市人大常委会财经综合监督平台。问卷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认为建设和完善财经综合监督平台对于加强计划审查监督非常重要。我们将加快推进《北京市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建设和使用发展中期规划建议(2023-2025年)》实施,建设涵盖预决算、国民经济、国有资产、财税立法的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平台,完善系统功能设计和应用,实现新兴信息化技术与人大财经审查监督业务的深度融合。
建立一套机制——推动计划审查监督提质增效的工作机制。完善保障委员、顾问、代表作用发挥的工作机制。做好日常会议、调研活动组织安排,确保委员、顾问、代表意见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建立常委会统一领导各有关专委会有序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各有关专委会参与计划初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专委会专业优势,形成常委会加强计划审查监督合力。进一步完善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工作制度,逐步建立相关内部数据资料共享机制。建立完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水平的学习交流机制。通过定期集体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干部队伍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建立针对各专委会、对口监督政府部门一对一联络员机制,打造一支全能型、专业型工作团队。建立完善基于人大视角的财经智库机制。坚持人大主导,突出专业化、精准化,以人大视角聚焦北京实际,完善地方新型智库体系。逐步探索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向财经智库拓展,多维度提供智力服务。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办公室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bjrd.gov.cn/fwhd/bjrdzz/2023n/d9q/ztjy09/202310/t20231017_32803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