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荆门市掇刀区:建好代表“家站”小平台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3-08-0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建设,使之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成为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密切各级人大代表与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换届以来,掇刀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规范建设作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到“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推示范、以示范创特色”,着力推动“家站”小平台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大舞台。

  标准化建设“家站”,平台功能作用更强

  一是“固家”强基础。代表之家是闭会期间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形式,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和履职活动的平台。换届以来,我区共组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小组16个。区人大常委会在原有的阵地基础上,按照“十有”标准和符合掇刀特色的“1+5”模板样式(即一块牌子、五个版块:室标、旗帜鲜明讲政治、人大代表亮身份、代表履职有规范、履职活动有成效),查漏补缺,对16个代表之家进行了标准化提档升级改造。各级人大通过代表之家展示人大工作、接待人大代表、约见政府部门负责人、交办代表意见建议,“家”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二是“建站”创特色。代表联络站是拓展代表小组活动,让代表更主动、更直接联系选民和开展履职活动的场所。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统一规范、注重特色、稳步推进,在选民较多、辐射区域较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好、方便联系群众的农村、社区确定联络站,要求各地按照规范模板,因地制宜、“一站一特色”,共新建了代表联络站17个。目前,已打造出油城社区代表联络站、石堰村代表联络站等一批“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的样板联络站。

  三是“编组”全覆盖。目前,全区“家站”数量已达33个,“1家+2站”的履职平台框架已基本形成,辖区4名省人大代表、47名市人大代表、182名区人大代表、141名镇人大代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全部编组“进家入站”,实现了属地区域全覆盖和所属代表全覆盖。同时,通过公示栏、联系卡、微信交流群等方式公示人大代表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选民群众随时随地、线上线下找到代表。各级人大代表走进代表“家站”为群众谋发展、办实事,小小平台成为了代表为民履职的“服务站”、收集民意的“直通车”、凝聚民心的“连心桥”。

  规范化管理“家站”,联系服务保障更优

  一是选优配强人员。为推进代表“家站”规范化运行,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各镇、街道将履职能力强、热心人大工作的代表选为代表小组组长和代表联络站站长,每个“家”有组长、每个“站”有站长,并配备一名联络员(兼),确保“家站”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定期组织“家站”负责人和联络员集中进行履职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不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落实奖补资金50万元用于“家站”规范化建设,为代表更好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完善运行制度。及时健全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联络站站长职责、代表联络站活动流程、代表提出建议注意事项等规章制度,并统一要求规格标准、规范上墙公示,“有章理事”成为了“家站”硬性标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规范记录、整理“三本台账”,即年度计划和文件资料、代表风采(代表基本情况、活动记录、活动图片)、活动成果(活动方案、建议及回复、调查报告、宣传报道等),如实反映各地代表活动开展情况。

  三是量化履职评价。按照正向引导、全员参与、有效管用、简便操作的原则,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代表履职积分办法,从出席会议、参加活动、撰写建议、服务中心、开展宣传等5个方面,对在各联络站开展活动的代表履职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做到每季度一汇总、每半年一通报,积分情况集中进行“晾晒”。通过量化积分,客观、真实反映代表开展履职的情况,促进代表之间、代表联络站之间形成“比学赶超”良性互动的局面,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让代表履职既有动力也有压力。

  常态化用好“家站”,代表为民履职更勤

  一是“季回家”充电提能。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闭会期间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形式,坚持每季度规范开展一次。掇刀区16个代表小组34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依托16个“代表之家”,每季度固定“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活动都有所侧重,年初组织学习培训、拟定年度计划、分解指定议题;年中协调活动开展、收集活动情况、总结宣传活动成果;年末调研谋划议案建议、汇总积分考核、开展述职评议。2022年以来,各地共组织省市区镇四级代表开展“季回家”活动96场次,代表之家真正成为了提升履职能力的“加油站”、汇集群众诉求的“议事厅”。

  二是“月进站”倾听民声。针对代表小组活动频次不够、灵活性不足、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常态化履职新方式,采取将每个代表小组的代表划分为2-3个单元的形式,实现平均约每5-10名代表就能就近在1个联络站开展活动。各单元的代表每月分别“进站”一次,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专题视察、约谈督办、接访选民等活动,“代表常去、选民常来、实事常办”成为了联络站的工作常态。代表们通过联络站开展履职活动,在基本不增加自身负担的同时,又实现了活动频次更高、方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成效更明显。

  三是“年述职”激发活力。代表履职好不好,选民评议来决定。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述职评议制度,每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选区与选民面对面述履职、晒工作、听意见、答问题,零距离接受广大选民的评议和监督。代表年度述职实行书面述职与口头述职相结合,每年安排五分之一左右的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其他代表书面述职,确保任期内每名代表至少向选民集中述职1次、书面述职4次。2022年,共组织52名区人大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接受选民评议,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常态化履职活动中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效能化提升“家站”,群众诉求解决更快

  一是“全流程”组织活动。各代表联络站按照各所属代表小组年初确定并分解的议题,制定本站活动方案,做到一月一主题。活动前周密细致安排,完善具体方案;活动中组织代表充分调研讨论,找准突出问题;活动后共同提出意见建议,并经由所在代表小组讨论后报区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2022年以来,全区各级代表结合“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和“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共开展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200余场次,活动中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

  二是“全方位”联系群众。“请进门听意见”,扎实开展“代表接访选民”活动,固定每月20号为代表接访日,安排代表轮流进“家站”接访,提前发布接访公告、告知接访地点、亮明代表身份,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让代表充分了解民情、收集民意。“走出门找问题”,代表们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凉亭漫话”“广场夜话”“禾场议事”“板凳会”等暖心行动,用拉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心声。2022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共接访、下访选民3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多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60余件,畅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是“全闭环”督办建议。健全完善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每次代表接访、走访、调研等活动结束后,代表联络站都要组织代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和完善,撰写形成意见建议,经所属代表小组讨论后,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权限范围分级分类进行转交,不断做实代表意见建议“收集-整理-转交-办理-答复-落实”等“闭环”管理流程。2022年以来,通过“群众反映、代表提议、政府办理、人大监督”的方式,帮助解决了月亮湖路三无小区管网维修、杨湾路社区视频监督全覆盖、长坂坡老旧小区天燃气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150多个,真正做到“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

  推进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推动代表“家站”常态化发挥作用,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1.明确“家站”定位是前提。很多代表把“家站”混为一谈,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对“家站”也区分不清,因此,要想让“家站”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明白知晓“家站”的功能定位,我们认为:“代表之家”是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小组制度化开展履职活动的场所,一般应设立在镇、街道和选民较集中的地方,主要用于闭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及镇、街道人大联系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之间进行工作联系,它是各地各级人大一直以来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主阵地。“代表联络站”是适应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拓展代表小组活动常态化的创新平台,一般应设立在村、社区,主要用于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就近联系辖区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日常监督,它主要是代表与群众“面对面”联系交流互动的新阵地。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让代表和群众知晓“家站”的功能,才能吸引更多的代表和群众走进“家站”开展活动。

  2.理清“家站”关系是关键。代表法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因此,代表小组每季在“代表之家”开展一次履职活动这是基本形式,这一基本形式应当固化和坚持。部分代表至少每个月在“代表联络站”开展一次履职活动,这是代表常态化履职的创新。各代表小组的部分代表分别通过联络站开展履职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后提交所属代表小组研讨,形成活动成果。每个月部分代表在代表联络站常态活动,每季度代表小组在代表之家固定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代表履职活动常态和特色。这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只有理清“家站”关系,常态化开展履职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基层的民声、民意反映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去。

  3.发挥“家站”作用是目的。建立代表“家站”不是目的,发挥“家站”作用,方便代表开展履职活动、方便群众找到代表、方便代表联系群众才是目的所在。目前,我们开展活动的方式主要有联络站内接访、视察调研约访、深入群众下访等,这些方式在各个“家站”都进行了有益尝试,但还需扩大覆盖面,保证获得更多的信息、听取更多的意见。同时,针对年轻群众多的特点,开设了“代表信箱”“微信二维码”等,保障人大工作“总在线”,代表履职“不打烊”。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才能让“家站”发挥作用、充满活力,吸引更多群众通过“家站”参与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

  在今后工作中,掇刀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积极实践、探索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代表“家站”建设,使代表“家站”真正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更好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切实打造出具有掇刀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地。(荆门市掇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贤德)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308/39b1286aa0d84f47aed1be16a0a89a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