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藏一份老报纸 讲一段红色史

发布时间:2022-06-0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5月30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员工在参观《河南日报》创刊73周年“红色党报精品展”。记者 邓放 摄

  河南日报记者 郭北晨

  46岁的江苏高邮人朱军华,有着30多年的集报经历。5月30日,在《河南日报》即将迎来73岁生日之际,他与报友带着珍藏的73份老报纸,走进报业集团大楼,参加“红色党报精品展”。

  《风雨》周刊是《河南日报》的前身,因只发行了30期故存世量极少。而如今这份珍贵的报刊穿过岁月的波涛,作为“1号展品”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革命征程。朱军华说,为了用它来参展,自己颇费了一番功夫,“好不容易才找到,可那位报友高低不卖,最后还是用好几份重要老报纸换回来的”。

  这次“红色党报精品展”,朱军华不仅带来了《风雨》《拂晓报》《中原日报》等我省早期重要的党报党刊,还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周报、《人民日报》创刊号等早期党报和重大事件党报。

  “这些都是我花了近半年时间,精挑细选送给《河南日报》的‘生日礼物’。”朱军华说,自己从高中一年级开始集报,家里书房早被5万多份报纸塞得满满当当。

  回首与报结缘的起点,朱军华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喜欢体育的朱军华,看着《中国体育报·晚报》图文并茂的报道爱不释手,实在舍不得当废纸扔掉,于是坚持每天收集学校换下的旧报。

  随着中国的喜事和大事越来越多,各地报刊印发的号外也跟着多了起来,朱军华不再满足于学校的报纸。一旦有大事儿发生,他就像个运筹帷幄的老将,给全班同学明确分工,轮番给报社写信。他们也经常能收到报社的回信,信封里不仅装着满是油墨芳香的报纸,还常有报社领导写来的鼓励信,这更加坚定了朱军华集报的信心。

  “集报到一定数量,我意识到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集报质量上,多收集有价值的历史报、珍稀报。”朱军华开始主攻抗战老报刊、红色书报刊专题。

  行走在展板中间,朱军华在一张刊登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完满结束》稿件的《晋绥日报》前停下脚步,他说,正是在这之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去年《河南日报》又以“致敬”“赶考”为题,连续两天在头版刊登庆祝建党百年报道,“版面很大气,那份报纸在我们圈子里火得很呢!”

  “集报人”都喜欢以报会友,朱军华也是如此。他整日忙着参与、组织展览和活动,但并不热衷卖报挣钱。在他看来,老报纸是一份直观的史料、历史的见证,社会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河南日报》创刊号”数字藏品今日发布

  河南日报讯 5月31日,河南首个报纸数字藏品“《河南日报》创刊号”将在数藏中国平台发布,以全新的数字化体验为《河南日报》创刊73周年送上跨越时空的问候与祝福。

  1949年6月1日,《河南日报》在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创刊,开启了她作为全省新闻舆论战线排头兵记录时代发展的光辉使命。时至今日,一份份《河南日报》用文字和镜头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记录着出彩河南的壮阔巨变、书写着中原大地的山水人情。

  73载风雨兼程,73载风华正茂。近年来,使用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数字文创”“数字藏品”凭借唯一的数字凭证、真实可靠的数字化发行和平台化购买、收藏、使用,在元宇宙时代打开了数字消费新世界,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

  值此创刊73周年之际,以新颖的数字化方式向读者呈现这份珍贵的创刊号,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构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拓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空间、打造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本藏品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河南大河全媒体广告集团发行,即日起在数藏中国平台上线,售价29.9元、限量5000份。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5-31/1426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