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到家里去 到花棚去 到田间地头去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机制 “家访”掏建议汇民声

发布时间:2021-12-21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人大网

  大石头挡路,跟他们说;老年人活动场所有隐患,和他们讲;去扫墓的道路泥泞,他们帮着“解决”……自2021年3月昆明市晋宁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实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家访”代表和代表“家访”选民工作以来,民声汇集的地点从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向家里、花棚里、田间地头不断延伸。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晋宁区人大常委会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米”,推动一个个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陈永春 视频)

  

  “家访”选民 “掏”出民情

  晋宁因花出名,农民因花致富。2019年,晋宁创建为我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县。在上蒜镇柳坝村,晋宁区人大代表李坤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鲜花种植大户,因经验丰富且乐于助人,村民们有啥困难都爱找他帮忙。

  12月3日一早,李坤像平日一样,拿着剪刀猫着腰在花棚里修枝剪叶,碰巧遇到花农李永祥,习惯性地问问他的近况,看看在种植花卉上有没有问题。“我们选他当代表,就是因为信任他,什么问题都能找他帮忙。”李永祥说。

  自晋宁区人大实施“家访”工作后,花棚不仅是李坤工作的地方,更成为他“家访”选民的地点之一。李坤说,每月8号,他会抽空一天时间专门走访群众。就在今年7月,有村民向他反映,进村道路被沿路住户砌上了大石头,道路变窄车多难行。李坤走访调研发现,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最初有村民担心汽车撞倒院墙,就砌石头挡着,之后其他村民跟风,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前没人牵头,这次一定要下决心把问题解决!”李坤当即向村小组反映,经过两个月的思想工作,十多家人最终把大石头移开,困扰村民五六年的问题得以解决。

  “当代表有压力也有动力,尤其给村民办了几台事后,觉得劲头更足了。”李坤说。

  

  “家访”代表 “访”出建议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家访”工作,除了人大代表“家访”选民,还包括常委会组成人员“家访”代表。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绍荣“家访”的第二站就来到区人大代表李坤家中。当时,李坤反映,村民们到红山公墓的道路狭窄、泥泞,大家进出十分不方便。对此,区人大常委会实地调研红山公墓道路硬化工程,最终争取相关部门拨款近200万元,完成红山公墓的道路硬化,大大方便了群众进出公墓。

  从人大代表工作站全覆盖,到率先实现网上代表工作站信息化全覆盖,目前,昆明市已基本形成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线上线下网络格局。

  群众有问题,按时到代表工作站反映即可,为何晋宁区实施“家访”工作?

  “你不来见我,我就去找你。”李绍荣介绍,在年初一次代表民情恳谈座谈会上,他发现少数代表因农忙等原因,没能按时参加会。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代表生产生活和履职情况,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家访”工作应运而生。

  

  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村民坐在会议室里可能会有些拘谨,但‘家访’的地点是家里、地里,村民们更加自如,能够反映真实而迫切的需求。”李绍荣表示,“家访”工作将代表工作延伸到8小时以外,弥补了代表工作站接访时间相对固定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使代表能站在人民群众期望与党委政府目标一致的高度,科学理解党委、人大、政府同心、同向、同目标的核心要义,真正做到方向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好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实际行动推动发展。

  据了解,通过“家访”工作,晋宁区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进一步增强了代表联系人民、服务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积极作用。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实施“家访”工作以来,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60余条,大部分都当场予以答复和落实,部分以代表建议形式提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宋金艳 张晰 胡建春)


原文链接:http://www.ynrd.gov.cn/html/2021/gedirenda_1214/160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