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围坐“茶摊”拉拉呱 民意都在“家常”里

发布时间:2024-11-1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一杯清茶、一缕清风、一席话语、一个笔记本,人大代表和群众围坐“茶摊”,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沿104国道向南,前往海内名刹灵岩寺,长清区万德街道境内的义灵关村是此行必经之地。在村广场古柏下石亭里,区人大代表、义灵关村党支部书记冯存道与手捧一杯杯热茶的村民们话起家常。

  “茶摊”上聊百姓事

  打造代表履职“微阵地”

  “路边自来水池的水表冻裂,影响了供水。”“北边的公厕一到冬天就冻坏,得想想办法呀。”“村头村尾的路口都应该弄上减速带,车来车往的太不安全了!”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聊的尽是身边事。冯存道一边认真记录在“民情日记”上,一边说“周五咱们再通过阳光议事和‘四议两公开’把这几个用钱的事议一下”。“茶摊比较灵活,有啥会上说不明白的,老少爷们在这儿坐下来把呱拉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冯存道告诉记者。

  在相邻不远的灵岩村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往老人们手中发着“政策明白纸”。“村里的老人们普遍最关心就医报销、养老金发放这些问题。有时候电话里往往说不清楚,咱就在这儿面对面聊、手把手教。”说这话的区人大代表、灵岩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奇正给村民茶杯里添水。

  “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村口树下,这都是和群众交流的好地方。而且小范围、短时间、小规模的议事,更有利于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大家的难题!”据长清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5月起,长清人大延伸代表“家站”建设,选取马套、灵岩、义灵关、大马村开展“代表茶摊”工作试点。人大代表、村党组织书记定期支起茶摊,逐步探索出“微宣讲+唠家常+共议事”“百姓说事”等模式内容,打造集政策宣传、事务管理、便民服务、民意搜集、矛盾调解于一身的“微阵地”。

  依托试点村的成功经验,长清人大将“代表茶摊”模式进一步推广,并注重结合各村实际,宜“摊”则“摊”、宜“亭”则“亭”、宜“廊”则“廊”,制定“备摊、出摊、收摊”流程方案,不断丰富“代表茶摊”内容和形式。

  聚邻里促治理

  探索基层民主议事新机制

  通过“代表茶摊”平台,干部群众围绕村级产业发展、村庄治理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激发碰撞出许多“金点子”“好路子”。自推行以来,各村累计有10多项涉及村级发展的重大事项在茶摊上统一思想、定计拍板。义灵关村通过“小茶摊”商议确定筹资30万元建立农业合作社,流转盘活村庄闲置土地180余亩,发展露天蔬菜,带动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通过“代表茶摊”灵岩村村委和沿街商贩形成共识,成立灵岩片区行业自律协会,对沿线招收揽客和停车问题进行整治。

  

  “代表茶摊”让群众关心的事有处说、有地接、有人管。目前,已经累计征集意见建议1500余条,开展政策宣讲、知识宣传、协商议事等4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依托“代表茶摊”推动“邻里事务邻里办、邻里难题邻里解”,形成“以茶摊聚邻里、以邻里促治理”良好局面,打造了“抓前端、治未病”的矛盾化解新平台。

  为确保“代表茶摊”议事事项的落实,长清区人大总结了“说、议、办、评”四步工作法,由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全过程跟踪督办和评估专项小组,推动民主议事成果高效转化。截至目前,经由“代表茶摊”收集整理的人大代表建议46条,已经全部办结。

  依托“代表茶摊”等创新形式,长清区立足“党建引领、人大融入”定位,探索出了人大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探索平台民主议事新机制,搭建起“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新平台。通过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和阵地空间,长清区各级人大代表的“根”在群众中越扎越深,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11/t20241105_4405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