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肩上的担子比手中的焊枪更重
孙景南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
一身干净利落的灰白工装,一头简单朴素的齐耳短发,一股满腔热爱和认真坚毅的劲头,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孙景南是一名巾帼电焊工。30多年来,她埋头精研焊接技术,从学徒逐渐成长为行业著名技能专家,并用匠心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积极建言献策,将执着和专注的匠心用在代表履职中。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孙景南在发言中谈到她对弘扬工匠精神的思考:“‘匠’字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一点,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充分肯定和赞许,他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一番话让我们满怀激动、深感光荣、备受振奋和鼓舞。”孙景南告诉记者,她和工友们鼓足干劲,奋发作为,在本职岗位上努力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贡献工匠力量。作为基层代表,她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比手中的焊枪更重,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用实际行动为百姓发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助力一线产业工人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
孙景南代表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间工作。(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结缘焊接
焊花点点照亮人生路
“这里你焊的电弧太长、推力不够,容易坠流。”“这个件缝隙大,焊枪得这样从右往左拉,才不容易击穿。”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孙景南头戴安全帽,手拿焊枪带领徒弟们进行焊接作业,疑难件在她的指导下被精准焊接在一起。这便是孙景南日常的工作状态。
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中国电焊“大师”,焊花点亮孙景南的职业梦想。但其实她起初学的并不是电焊专业。1990年,19岁的孙景南从职高油漆专业毕业,来到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实习。
在实习期间,她看到一位正在进行电焊作业的女师傅干活儿麻利稳当,丝毫不输车间的其他男性师傅,绚丽的焊花带着莫名的吸引力在眼前闪耀。正巧,这时厂里紧缺焊工,孙景南不顾父母的阻拦,主动报名,成为公司车体车间的一名电焊工,开启了她的女“焊”子逐光之路。
这一干,就是34年。
厂里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张家美师傅带她,张师傅是个老把式,教得细、带得严。师傅严谨的态度培养出孙景南抠细节的习惯。师傅说孙景南在电焊上有天赋,她更练得比其他人都起劲儿。
刚走上焊工岗位时,所有人都不看好她,认为女性很难在这个工种里做出成绩。但孙景南天生不服输,带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拼劲,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男人能干好的,女人也能干好”。
为了练稳定、练臂力,孙景南经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快速掌握焊接要领,在既苦又累的钢结构车间,她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一个人留在车间拿着边角料反复练习焊接技术。从平焊、横焊到立焊、仰焊,样样苦练,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别样的青春之花,也向不看好她的人展示了干一行、爱一行的不悔初心。
孙景南代表(中)和徒弟们交流焊接技术。(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高温焊花在孙景南的防护服和手臂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印记,也带给她日益精进的焊接技术。时光不负有心人,入职刚两年,孙景南就在公司举行的青年职工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汗水和时间磨练了她,此后,她又多次在其他焊接技术比赛中摘冠夺魁。
提到孙景南,张家美师傅脸上总是露出藏不住的骄傲:“刚进厂那年,孙景南学习的劲头让我记忆犹新,每道焊接工序,她都一丝不苟,稍有点不清楚都要刨根问底。每天下班后,她一个人留下来,自己默默练习。我带过很多徒弟,从没见过跟她一样的,就像着了魔。”
“2008年,公司开展地铁车型全焊接线建设,为了测试,我焊了200多种板材,厚度从2毫米到30毫米不等,建起了焊接数据库。在制造一线历练几十年,我深深体会到,精进业务没有捷径,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掌握一技之长、成就拿手绝活。”孙景南说。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经过多年苦练,孙景南熟练掌握了不同焊接方法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许多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难题。她还疯狂“啃书”补充理论知识,外文资料看不懂,就对照词典逐字翻译,经过努力取得18个欧标焊接资质证书。
“电焊工作耗时耗力,但我始终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善于钻研,人人都能练就‘金刚钻’。当好电焊工,是我发自内心热爱的事业。”孙景南说。
因为热爱和坚持,在孙景南眼里,穿戴好重达十几斤,由工作服、防护皮衣、呼气式面罩组合起来的铝合金焊接全套工作服,拿起焊枪开始操作,是值得骄傲的愉快工作。
熟悉她的人,可以快速从动作习惯“锁定”她:机具材料有序摆放,伸手就能拿到;焊前反复清洁工件确保无油脂,焊到关键焊缝时会在规定工艺要求之外,每焊一层,拿丙酮擦一遍;在弧光闪烁、火花四溅中,一道细密齐整的鱼鳞纹焊缝完美呈现,两块铝合金车体材料被精准焊接在一起……
孙景南代表和工友们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间的日常工作状态。(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从业30多年来,孙景南眼中始终闪耀着热爱的光芒——“虽然我胳膊没别人粗,力气没别人大,但只要肯下功夫,手里的焊枪就会受我控制,我可以让它产生非常多的变化,无论是稳定性还是速度,我总是不断精进。我的乐趣还在于开‘盲盒’的那一刻,焊完后我总会像剥核桃一样,拨开焊渣回看一下焊缝,宽窄度怎样,高低差如何,波纹的均匀性,有没有漂亮的鱼鳞纹……这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事。”
孙景南还强调:“老焊工常说越干越害怕、越干越谨慎,这是因为知道手中握着什么,细节关乎安全,决定品质。”
超高的悟性、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赋予孙景南独特的焊接优势。“只要是她亲手处理的焊接工序,从无返工和质量问题。”工友们都对她赞叹不已。孙景南在精研焊接技术中淬炼匠心,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电焊工成长为中国电焊“大师”。“对自己苛刻一点”是孙景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是她工作状态的生动诠释。凭着这股韧劲儿,孙景南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在与外方合作城市轨道项目时,孙景南成功完成焊接任务,也以卓越的焊接技能赢得东方“女焊神”的美誉。
“只要是我正在操作的焊缝不允许别人碰,只要别人碰过了我就会重新清理,别人都说我比较‘苛刻’。”孙景南说:“我们技术工人并非别人想象中日复一日地在干同一件事。每一次焊接我们都在创造、研究、探索、总结、提升。每一瞬间的工作都是全新的。因为轨道交通的迭代更新推着你往前走,创造性地去干工作,收获就会不一样。”孙景南说。
匠心传承
把“手里的火”传下去
2019年,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承担“复兴号”CR300AF型动车铝合金车体关键部件的组焊工作。经过一次返工,产品还未达标。“铝合金焊接最多允许返工两次。”孙景南解释说,如果再失败,就只能报废。
最后的机会交到孙景南手中。她带领团队一层一层手工刨削焊缝,终于找到问题所在。经过反复试验,她调整焊接坡口几何形状及尺寸参数后,成功解决了问题。
直到今天,孙景南还是公司的“终极保险”。但凡只剩一次返工机会,都会交给她操作,从未失手。
与时代共振,用匠心作答。孙景南说,成为电焊工的那一刻,她从未想到,自己成就梦想的30多年,不仅经历中国轨道交通业的奋进,更见证了时代巨变。
传统铁路客车、地铁列车、高速动车组……34年间,孙景南手执焊枪一次次超越自我,专注为我国轨道交通强健“骨骼”,与同事一起完成多项轨道交通装备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紧紧地“焊”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孙景南做好技能传承,“传帮带”一批批技术工人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孙景南代表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间工作。(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想象一下,熔池就是荷叶上面的水滴,当水滴液面下沉时,就是你能焊透的时候。如果水滴非常饱满,一直翻滚着不下去,那肯定没焊透;但如果下沉速度太快,焊接速度跟不上,可能就会焊穿。”孙景南讲话不紧不慢。她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培训青年焊工时将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
工匠精神,代代传承。孙景南刚进厂时的第一位师傅张家美对她影响很大,师傅总是把新的技术钻研透彻,再全部传授给她。之后,孙景南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独门技巧传授给徒弟们。
在孙景南看来,焊接是“手里有火”的职业,这团火能熔化钢铁,能拼接车体,能熔铸品牌。“作为焊工,不仅要用好这团火,更要把它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一个人强不算强,所有人强了,才能代表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水平的提升。”孙景南说。
孙景南认为,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为了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2011年,公司组建了“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为公司生产一线的焊接工人提供技能提升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几年来,她累计完成培训1639课时,培训青年员工66批次,受益学员超过2000人,带领团队完成技术攻关201项、成果转化44项。2019年,工作室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荣誉称号。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组建“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为焊接工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作为较早掌握车体焊接技术的专家,在专注于生产操作的同时,孙景南同样注重技术创新,带领团队不断钻研新技术。她和团队成员总结的铝合金槽焊摇摆焊接操作法,很好地解决了槽焊缝根部熔深不达标的技术难题。她独创的铝合金中空型材焊接修复方法,成为焊接缺陷修复的“秘方”。
孙景南先后参与了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牵头组织出版“技能小窍门”系列丛书评审编著工作,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并参与编写多部焊接培训教材,其中《焊接结构生产》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培养指定教材。
当前,车体生产面临智能化转型,作为公司600多名焊工的技术带头人,孙景南深感责任重大。为了给中国高铁产业的工人队伍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孙景南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对徒弟们也提出严格要求。
每天,按照她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徒弟必须焊出成品,孙景南管这个叫“过堂”。徒弟按照她教的操作手法进行操作,孙景南戴着面罩在后面观察,检验合格后,当天的课程才算结束。为了帮助徒弟们掌握正确的铝合金焊接感觉,孙景南最初都是攥着徒弟的手,手把手地教,体会“焊透”的感觉。
孙景南代表(中)和徒弟们交流焊接技术。(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郭有东是孙景南的得意门生之一,从一进厂就跟着孙景南学习。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在22岁获得“国际焊接师”的认证,24岁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景南亲手带的25名徒弟中,12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4人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3人在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如今的孙景南,是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国际焊接技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6万公里,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军企业。在与企业一起经历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艰难历程中,孙景南以实际行动践行知识型“中国高铁工人”的使命,不仅自己成长为一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高铁工人,变身全能型专家,更做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带领技术工人与企业转型升级同成长。
积极建言
助力工人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
2024年3月5日下午,全国人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孙景南从一份深刻的感悟讲起:“我1990年职高毕业后,从传统的铁路客车到地铁、高铁动车组,从国外技术引进到大范围自主研发,30多年间,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在审议现场,作为来自一线的工匠,孙景南还谈到自己对大国工匠的理解。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赞许,“交通行业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国际的前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孙景南代表就弘扬工匠精神发言。(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孙景南深感重任重大。2024年全国人代会结束后,孙景南第一时间向同事们传达全国人代会精神,并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宣讲大会精神。同时,孙景南迅速投入到繁忙的一线工作中,继续做好焊接的本职工作,“传帮带”培养青年人才,并利用自身丰富的焊接经验,助力智能产线建设。
2024年3月,孙景南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学校,马不停蹄开展宣讲传递大会“好声音”,并在宣讲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强调大国工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寄语学生要发扬“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和“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孙景南说,她一直在思考、探索为行业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尽量本职工作很忙,她还是经常走进中小学、高校宣讲,宣讲自己作为一线产业工人的成长、成材故事以启迪青少年。从火车是怎样造出来的,到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她在宣讲中能感受到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我希望告诉更多年轻人,只要肯钻研、肯开拓,走产业技术工人这条路,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孙景南说,国家的发展如同不断提速的列车,迫切需要越来越多优秀产业工人加入其中。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能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种下“大国工匠梦”,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产业支撑。
除了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探寻匠心传承的路子,积极做好“传帮带”,让越来越多的技术能手在产业一线发光发热,孙景南在代表履职方面也展现着“为国履职 为民担责”的情怀。她把党和国家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基层,也希望自己的每一件建议都能给相关部门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全国人代会结束后,孙景南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宣讲大会精神。(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近7年间,孙景南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一线调研,聚焦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积极提交建议,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她提出的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建议都被采纳并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中。
孙景南一直非常关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曾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为产业工人的长远发展积极鼓与呼。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跟进办理。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更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产业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离不开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孙景南持续关注一线产业工人的发展,在2023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希望从提升待遇、优化评价导向、完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等方面入手,持续不断深化改革。
为火箭铸“心”,为中国梦提速,不断突破极限精度……来自不同岗位的中国产业工人专注本业、精益求精、敢于创新,以一颗赤诚匠心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孙景南建议,进一步密切产教融合,既面向市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又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鼓励高职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共建培训载体,使职业教育更加契合职工成长需要、贴合产业发展需求。并进一步加大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围绕和解决本岗位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积极为想学习、有技术基础的产业工人传授技术和经验。
2024年,孙景南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关于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比如,企业、院校的技能认定证书不能在其他地区或单位得到认可,既影响了企业、院校和职工参与技能提升的积极性,也让技能培养的广度和效用大打折扣。”对此,孙景南建议,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快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支持大中型企业及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向社会开放。
孙景南代表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我国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比重逐年提升。以江苏省为例,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85.2%,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2.6%。
孙景南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为我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战略支撑。
孙景南还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关于将故意隐瞒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纳入刑法调整的建议”、“关于对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的建议”等,相关建议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孙景南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许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即使是她所在的传统装备制造业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未来的高技能人才与工匠,必须要接受更加系统、完整的文化教育,并一直保持学习的趋势,才能跟上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潮流,工匠技艺和智能化技术“两手抓”,才能让传统产业开出“新质生产力”新花。
孙景南强调:“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原来的焊工可能会变成编程员,也可能成为整个生产线上的维护者,人要去适应社会、适应技术的发展,就要积极学习。”
如今,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正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生产车间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机联手”日益常见。在完成焊接本职工作和把积累的经验及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人的同时,孙景南也将一部分工作重点放在推进“人机协同”和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上。
“我希望广大产业工人在发展上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更好地传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人人都可以出彩!”孙景南表示,她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把精益求精和创新实干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满怀热爱、充满韧劲、肩扛担当,这是孙景南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焊接面罩之下的她,有着一颗滚烫炽热的匠心。电焊工,又被称为“工业裁缝”,孙景南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行业佼佼者,已在焊接行业心无旁骛坚守34个春秋,技能改变了她的命运。做技术工人很光荣,平凡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孙景南打心眼儿里的切身感受。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需要更具匠心。何为“匠”?孙景南认为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匠”字有一面开着门,在孙景南的理解中,这空出的一面意味着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好比爬山不喜欢走寻常路一样,工作中我也喜欢不断学习新东西、追求新目标。”
在“复兴号”动车组研制过程中,列车牵引梁和枕梁交接处的补强板关键焊缝存在难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和团队选择推倒重来。经过多次论证,终于找到突破口——采用“链式推进法”,用特殊尺寸坡口补强板。独特的焊接手法和角度,在不到一周的时间解决了问题,首列车顺利进入生产环节并如期交付。孙景南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从传统铁路“绿皮车”,到城轨地铁,再到“复兴号”动车组,一次次从面对难题到最终攻克难题,都是用“斤斤计较”的匠心焊出的中国交通新速度,她由衷感到自豪。
孙景南说,她将从本职岗位做起,从每一条焊缝做起,生产出更加安全、舒适的轨道交通车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产业工人这一行,素来有“传帮带”的好传统。如今,孙景南发挥自身丰富的焊接经验优势和“老带新”作用,并顺应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迎接“人机协同”和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新变化。
“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不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难点、堵点、卡点常常也是突破点,遇到困难多跟自己较劲,过硬本领就这样一点点打磨出来,事业就在一次次的突破中不断开拓。”这是孙景南的心得体会,何尝不是给每一个人的人生启迪。
“要带动更多人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带出更多顶梁柱为建设制造强国作贡献,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她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执着与坚定,传递一位大国工匠的“大本事”与“大担当”。
通讯员 宁人宣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 萍
原文链接:http://www.jsrd.gov.cn/dbyd/dbfc/202410/t20241024_5741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王黎明带队赴贵渝学习...
2024-11-20在前行中不断感悟、践...
2024-11-20自治区科技咨询委员会...
2024-11-20人大代表陈兰:“热心...
2024-11-20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
2024-11-201—10月份云南经济...
2024-11-20瓮安县第十八届人大常...
2024-11-20江口县桃映人大:发挥...
2024-11-20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代表...
2024-11-20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