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荆门:多措并举助推漳河一库清水永续

发布时间:2024-05-25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人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漳河流域横跨荆门、宜昌、襄阳三地,漳河水库是全国八大人工水库,拥有105平方公里水域,800公里岸线迂回曲折,灌溉着江汉平原260万亩良田,也是荆门中心城区重要饮用水源地。近年来,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守护好荆门人民的“母亲河”,厚植荆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蕴。

  一、依法作出决定,凝聚漳河保护共同意志

  回应基层群众期盼,健全完善管控措施。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提出的“出台漳河水源保护决定”的建议,在多次实地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从思想认识、规划引领、保护目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植被保护、河道治理、水资源配置以及环库公路、船舶、渔业、旅游和体育活动管理等方面,对相关上位法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补充,绘制了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施工图”。

  聚焦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沮漳河片区是《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二级片区。市人大常委会紧跟省委、市委有关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的工作部署,2023年2月,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实施〈荆门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的决定》。按照市委要求,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一名副主任任副组长、市人大相关委室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调度、协调联动、考核评价等5项制度,加强跟踪监督,推进规划和决定落到实处。

  汇聚全市上下合力,共同呵护生命之源。面对漳河保护的新形势,在市委的重视支持下,2023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再次作出决定,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漳河(母亲河)保护日”的决定》,将每年3月22日设立为“漳河(母亲河)保护日”,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惜水、护水、节水,增强全市上下保护好漳河(母亲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024年3月22日,首个母亲河保护日,10582名爱水志愿者现场直饮漳河水库天然水,成功认证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保护漳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协同立法,织密漳河保护制度之网

  主动争取,形成立法共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于漳河保护立法的需求,组织省人大代表在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开展漳河保护立法的建议,先后3次赴省人大汇报漳河保护立法事项,主动赴襄阳、宜昌协商开展漳河保护协同立法事宜,积极推动漳河保护立法进程。经省委研究审定、省人大常委会批复同意,沮漳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被列入2023年度宜襄荆荆协同立法项目。2023年6月,沮漳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工作推进会在荆门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志强对荆门市主动协同、积极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

  深入调研,梳理问题清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多次带领调研组深入漳河工程管理局、漳河库区周边镇村调研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听取漳河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立法建议。条例草案起草工作专班认真研究梳理管理体制、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跨区域协作等5方面14个具体问题,积极与兄弟市州条例草案起草专班交换意见、共商对策。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统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与其他三地同步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5月14日至17日,沮漳河流域保护协同立法第二次集中修改工作会议在荆门举行。

  立足实际,突出荆门特色。在条例草案修改过程中,坚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基于流域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荆门市条例草案与其他三地条例草案在规划与管控、水资源保护与安全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保障与监督、区域协作等内容上保持一致,体现对沮漳河流域一域共治的共性要求。同时,考虑到漳河水库管理特殊需要,单设漳河水库管理一章,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消落区管理、船舶监管、岛屿管理、渔业管理等作出特别规定,使条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实现以“法治红线”守住“绿色底线”。

  三、跟踪监督问效,增强漳河保护刚性约束

  视察调研察实情。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漳河保护工作情况作为每年的“必选”监督议题,常态化开展视察,精准化开展“小切口”调研。成立荆门漳河库区环境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深圳建科院对库区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形成《荆门市漳河库区环境状况调研及保护工作调查评估研究报告》,专报市委。聚焦漳河船舶污染治理、库心岛保护、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等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了一批漳河库区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执法检查动真格。发挥执法检查“利剑”作用,聚焦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省湖泊保护条例、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等生态环保领域法律法规在漳河落地情况开展检查。执法检查报告直击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紧盯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放松,推动市政府出台《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集中攻坚方案》,拒批多个招商项目,关闭库区周边所有化工企业,彻底拆除漳河水库444口养殖网箱、75处筑坝拦汊等,基本做到零污染布局、零排放废水、零容忍排污。

  听取报告促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将漳河水质情况列入每年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必听”内容,将相关问题作为审议意见交办的“必答题”,聚焦二级保护区农庄、亲水乐园、非法船坞平台拆除、植被保护和河流治理、生活污染源防治、库区生态补偿等“微镜头”,跟踪推进落实。推动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荆门市漳河库区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荆门市漳河库区乡镇自用船舶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市区两级政府每年投入450万元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补偿库区周边32个村(社区),14处水上船坞平台得到清理整治,其中拆除7处。

  四、发挥代表作用,合力共护漳河安澜

  聚力共同缔造。按照省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漳河库区周边乡镇人大围绕“漳河水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宣传环保政策,深入湾组庭院与群众协商议事,共谋绿色发展之路。在人大代表的参与带动下,漳河库区周边群众在漳河保护工作中从“看客”变成“主角”,积极投身到“母亲河”守护行动之中。

  提升建议办理质效。漳河保护是历届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也是代表建议的焦点。市人大代表龙泉小组连续27年聚焦漳河保护,深入库区开展调研和暗访220多次,集中视察40余次,形成专题调研视察报告6份,提出保护漳河的建议50余件,只为一库清水润荆门。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将保护漳河的建议列为重点建议,综合运用对口督办、现场督办、重点督办、滚动督办四种方式,高质量推动代表“有用之言”变为漳河保护“有益之策”。在市人大持续监督下,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编制规划、关闭和迁出库区污染企业等。目前荆门漳河流域没有一个工业企业排污口,整个水域没有一个养殖网箱,迎水面2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持续开展“清保行动”。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把代表工作与“清保行动”结合起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漳河库区周边各乡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助推作用,以入户宣传、交叉检查、现场督办等形式,动员干群齐心,围绕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库区沿线等区域持续开展“清保行动”,以实际行动助推提升漳河流域的“颜值”“气质”。(尹淑倩 魏小虎)

  责任编辑:李靖


原文链接:http://www.hppc.gov.cn/p/341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