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人大代表履职故事(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编者按: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青海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展现了责任担当,现从《风采·全省百名人大代表履职故事(2023卷)》中撷英采华,不定期宣传各级人大代表的奋斗足迹,传递“人民选我当代表 当好代表为人民”的精神能量和榜样力量。

  

  人大代表履职故事(第四期)目录

  ★省人大代表郑丽敏:为民建言献策  为国教书育人

  ★海北州人大代表马淑琴:社区“领头雁”  群众“主心骨”

  ★门源县人大代表桑永芳:心怀金融报国之志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省人大代表郑丽敏:

  为民建言献策  为国教书育人

  郑丽敏,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团校委书记。

  郑丽敏是一名来自海北州祁连县教育一线的省人大代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她关注的根本问题。两年来,她始终立足本职岗位,为民建言献策,为国教书育人,在推动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系教育,为民建言献策

  郑丽敏是一名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是她的本职工作,但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她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民建言献策。她经常走访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一线教师,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掌握全县教育状况,并走进乡镇、社区,走访中小学学生家长,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两年来,她在《青海电视台》《海北人大》《祁连山报》《海北新媒》等新闻媒体多次接受专访或发表文章,为海北教育工作鼓与呼。特别是在调研教师队伍现状中得知祁连县教师编制严重缺少、师资力量严重失衡、民族教师严重不足等情况后,与其他省人大代表联名起草了《祁连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增加教师编制的建议》,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郑丽敏代表(右一)走访生活困难群众

  与此同时,她用心观察、注重倾听,对存在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尽心尽力去帮助,最大限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两年前,有位女生家长找到了她,“老师,我的孩子想退学”。经与该家长谈话,了解到女孩的爸爸患有严重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没有固定收入,经济十分困难,致使该生面临辍学风险。郑丽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多方联系慈善机构和奔走在各相关单位,设身处地为该女生着想。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联系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位王姓好心人,为该女生捐赠了三年的学费。带着该女生一家人的感激,郑丽敏和女孩一起给王姓好心人写去了感谢信。这件事先后被《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环球网》、《西海都市报》等媒体报道。此外,郑丽敏老师还联系了当地工会、妇联和民政部门,为该女生一家争取到了更多的帮助,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心系教育,为国教书育人

  人民教师为人民,教书育人是根本。郑丽敏不单是一名省人大代表,更是一名身兼三个高中班的地理课老师,一个高中班的班主任,一名学校团委书记。在任课老师、班主任、团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她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得心应手,在全省教育考试评比工作中她所教的地理课考试成绩年年突出,多次获得省州县教育部门奖励。作为班主任,她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找到孩子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让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所在班级高考上线率每年都在97%以上。作为学校团委书记,她定期组织全校青年团员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时前往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缅怀先烈。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特定的时间点,她都组织师生前往祁连县红色研学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重温入团誓词,共同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参观红色研学基地,培养了孩子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了远大人生目标。

  

  郑丽敏代表(左一)在辅导学生作业

  郑丽敏还积极关注单亲家庭、农村留守儿童、普通高中建设、学校女职工权益保障等与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做好调研研究,为今后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郑丽敏说。

  

  海北州人大代表马淑琴:

  社区“领头雁”  群众“主心骨”

  有人说,她是社区“大管家”,更有人说,她是社区一头埋头苦干的“牛”。她就是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三级人大代表,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淑琴。

  马淑琴扎根基层十余载,把居民的幸福感看作自己的使命,亲历了城东社区从普通社区到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的幸福社区的蜕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马淑琴做到了履职履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群众有难事,就找马书记

  作为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马淑琴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当日工作清单,处理社区居民各种诉求,有时遇到紧急事务,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废寝忘食是常事。

  

  马淑琴代表(中间)入户走访困难群众

  “上次的问题解决了吗?” 马淑琴主动问。只要马淑琴来到小区,不少居民都会和她打招呼,在这里到处都是她的“老熟人”。很多居民都说,马淑琴是他们心中的“马书记”。

  在马淑琴日常走访中,县副食品公司小区居民普遍反映出现了乱扔垃圾的问题,尤其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难闻气味尤为明显。百姓事百姓议。经过充分了解,马淑琴组织召开会议,聚焦乱扔垃圾问题探讨解决路径,群众发声、代表倾听,各方积极建言献策。马淑琴收集汇总大家的意见建议后,向县检察院听证会进行了反映,最终得到顺利解决。

  每天都有居民在微信群里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城东社区居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找到马淑琴。“群众有难事,就找马书记。”这句话足以证明居民对马淑琴的信赖。

  “倾听民声,表达民意,为民解忧,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我在履职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马淑琴说。

  为人民履职,为民生建言

  在马淑琴的办公桌上,有一个人大代表专属文件夹。翻看那一摞厚厚的建议答复,主题各不相同:广场舞扰民、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增设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这些年来,马淑琴所提的建议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充分调研和听取群众意见后,她履职的目光盯住了城东社区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出了《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

  

  马淑琴代表(中间)调解小区下水管道破裂造成的路面塌陷事宜

  城东社区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管网老化、路面破损、屋面老化、屋顶漏水、停车位缺乏等问题,老旧小区改造成了居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为了更好落实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心工程,马淑琴深入小区调查、走访了解小区的现状,同时发放意见表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在推进过程中,她多次组织召开小区业主座谈会,倾听业主的想法,然后她把小区存在的问题及居民的意见建议列成清单,向住建部门反映。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最终于2020年顺利开工建设,并完成竣工。

  “我要继续当好辖区百姓的‘代言人’,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建议,解决社区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人大工作与社区发展大局紧密融合、互促互进。”马淑琴说。

  搭建服务平台,密切联系选民

  马淑琴发挥代表资源优势,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共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群众参与度高的各种活动,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特别是开展“邻里守望相助,团结互助一家亲”活动,打造积分超市、建立“红袖章”大妈巡逻队,公益服务日、母亲节美食大赛等系列活动,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搭建了平台,使人大代表在活动中增进群众感情,在互动中掌握社情民意,找准了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据马淑琴介绍,城东社区6209人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达400余人,“如何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让他们更安心享受老年生活”成为马淑琴为民履职的心头事。

  在城东社区老车站廉租房,住着一位70多岁长期患病的老人韩生梅,只有一个10多岁正在读书的孙女和她一起生活。马淑琴一直关心和照顾着老人,时常自掏腰包为老人买药和生活用品,老人也拿马淑琴当亲人一样看待。因为老人长期患病,不在身边,生活十分困难。马淑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忙前忙后为老人解决了低保。随着老人年纪增大,病也多了起来,马淑琴怕老人一个人在家生病没人照顾,隔三差五就去探望一下老人。有一天,马淑琴发现老人一直关着门,担心老人有什么事,便赶紧跑到老人家中查看,发现老人躺在床上情况危急,马淑琴立即丢下工作将老人送进了医院,直至老人病情稳定。老人在床前拉着马淑琴的手,流着泪说:“马书记,您比亲人还亲!”

  “接下来,我将不断增强履职意识,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积极为辖区发展建言献策,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马淑琴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马淑琴在近十年内,先后荣获“优秀社区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最美战疫妇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门源县人大代表桑永芳:

  心怀金融报国之志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桑永芳,男,中共党员,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门源农商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自从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桑永芳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的履职故事就像一本微微泛黄、字迹隽秀的笔记本,一一记录着他与人民群众紧密连连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他忠实履行代表职责,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进步所做的不懈努力。

  肩负群众期待,满怀履职热情

  桑永芳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仅是开会、投票、参加活动,更是要结合本职工作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将社情民意传递到决策层,也将政策法规宣传到田间地头。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他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从县城街道到田间地头,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走遍了门源县的四镇八乡,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群众开展深入交流。通过走访调查,他先后提出“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维护县域信用环境、减轻群众融资负担”等多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为更加方便广大群众办理业务,积极推动浩门支行网点迁址、惠农驿站和羚动驿站建设等工作,极大的方便了北山乡、阴田乡等周边群众,惠及众多环卫工人、执勤人员等。

  发挥桥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桑永芳时刻不忘人大代表身份,秉承“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理念,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融合推动。他先后牵头与县农牧局、就业局、供销联社等单位,签订“‘党建+政银联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不断促进信用建设、金融服务、政府政策与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政银优势互补、难题共解、发展共进的良好态势。同时,为更好发挥地方金融机构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作用,他还持续推动与全县12个乡镇人民政府和109个行政村签订了“党建+政银联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了“农牧民+银行+政府”的金融服务联动机制。

  

  桑永芳代表(左二)牵头与青石嘴镇人民政府签订政银“乡村振兴”合作协议

  截至2023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为21.7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2.40%;累计发放脱贫小额贷款4.48亿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22亿元,带动249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累计发放“拉面贷”337笔,金额达1888万元;累计发放“三位一体”暖企贷19笔,金额达3238万元;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5亿元,增幅46.76%,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倾听群众呼声,坚定支农富民

  桑永芳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特长,不断增强依法行使代表权利和履行代表义务的自觉性,用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此期间,围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民生热点,他经常走村入户、深入基础,收集群众意见,理清问题问题症结,找出解决办法。每下乡到一个营业网点,他总是喜欢与现场办理贷款业务的群众深入交流,“阿巴,授信额度够用吗?今年家里牛羊、庄稼情况阿门个?有啥困难没?对银行工作有没有撒意见或建议……”他经常用最接地气的方言与广大群众深入交流,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倾听到了一线“民声”。

  

  桑永芳代表(右二)与营业网点等候办理业务的群众深入交流,宣讲最新国家政策

  通过调研走访,为使农牧户享受到更为便捷、更低利率的信贷产品,他推动完善门源农商银行农牧户信用户评定管理办法,在提高额度的同时简化了各项流程,并通过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为全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工作目标积极贡献力量。截至2023年末,该行共评定信用户2.95万户,较年初新增510户,其中农牧户信用户2.71万户,农牧户评定覆盖面达85.98%,授信金额17.79亿元,用信金额12.07亿元,用信率达85.23%;评定小微企业信用户132户,授信金额达3859万元。他牢记一名来自农村金融战线的人大代表所肩负的责任,始终关心关注农牧民群众生活改善和县域信用环境优化,真正做到了做好本职工作与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深度融合。

  桑永芳说:“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是群众的信任和期盼赋予他的无形荣誉,但更是重任在肩、无怨无悔的付出,身为人大代表一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真真切切为老百姓考虑,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利益,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热情和光芒。”

  他认真调查研究,如实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履职尽责,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把老百姓当亲人”的服务理念,坚定“要想农商银行发展好,必先让老百姓过得好”的工作信念,用脚踩泥土、紧接地气的足迹,一步步拉近了农商行和老百姓的距离,增进了与广大农牧户群众的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策划、审核: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s://www.qhrd.gov.cn/gzdt/dbgz/202404/t20240422_2181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