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从田头到餐桌 全链条守护“舌尖安全”

发布时间:2023-07-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三夏时节”,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任店镇陈门店村的村民正在抢种新一轮的秋粮。一垄垄土地在旋耕机的高速运转下被翻起,追赶农时的农民正忙着播种、施肥,为夺取秋粮丰收做足功课。

  农技专家梁雪杰走在田间,热情地同村民打着招呼,不时拿起田间地头的种子、农药、化肥仔细检查。这是今年4月份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活动以来,他第7次深入乡村进行普法。梁雪杰不仅是农技专家,还是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曾参与驻马店基层立法联系点对该部法律的修改意见征询,提出的1条立法建议被立法机关采纳。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施行,意味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立法层面实现了全新升级,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质量安全在更高层次实现有法可依。

  作为农业大市,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超两千亿级的城市,驻马店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凝聚“农专家”智慧助新法修改,发挥“农力量”优势促普法宣传,擦亮“农字号”品牌保质量安全,强化“农部门”联动全链条监管,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贡献了“驻马店经验”、提供了“驻马店模式”。

  接地气冒热气

  把“驻马店智慧”融入新法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现代化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旧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越来越不适应监管执法形势需要,亟待修订出台能够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护航人民健康的新法律。

  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两次征求驻马店基层立法联系点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意见建议。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两层级、双咨询”立法工作机制作用,按照意见建议征询“七步工作法”流程,将来自田间地头冒着热气的25条立法建议“原汁原味”反馈到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终有4条意见建议被写入具体法条,以“国际农都”的农业实践优势为新法注入了更多“含金量”,展现了驻马店服务国家立法的责任和担当。

  “建议第四十九条增加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新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的检测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监督抽查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进行复检。驻马店从执法监管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建议,进一步堵塞了环节漏洞,助推新法更加成熟周密、执法过程更加严格科学。

  “建议第七十五条增加对未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行为的处罚。”新法创新建立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对农产品生产者开具、收购者收取保存和再次开具、批发市场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作出了具体规定,更好促进产地与市场有效衔接。驻马店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对该条法律加以修改完善,提出了明确未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执法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一条条“接地气”“冒热气”的立法建议直通全国人大,写入国家法律。“驻马店智慧”能够不断丰富国家法律体系的“血肉”,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立法“直通车”开到群众家门口的工作体系。

  自2021年7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建成“30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35名立法专家+63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50个立法信息采集点+25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立法工作架构,建设了一支由93名立法联络员和500名立法信息员组成的立法工作队伍,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基层立法联系网络,实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络员信息员市域全覆盖,架起了人民群众同最高立法机关的“连心桥”。

  机制活了,动力就足。基层群众、一线工作者、农技专家、法律顾问等纷纷献计献策,来自农业一线的鲜活声音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赋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农力量”齐上阵

  以“驻马店速度”宣传普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法实施后,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立即组织市县乡三级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新法集中宣传贯彻活动,推动普法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市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

  “新法把农户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并对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等提出明确要求。咱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一定要注意新规定新要求,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陈门店村普法现场,梁雪杰正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讲解新法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推动普法宣传更加入脑入心。

  就着一粒小麦、一篮青菜、一串葡萄……全市各普法小分队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现身说法、送法上门,为群众详细讲解新法亮点。这支队伍中有农技专家、法律顾问、一线执法工作者、基层农业服务人员、青年志愿者等,可以一站式解决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农技指导等多种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普法宣传员350人,开展新法宣传80余场次,指导培训100余场次,普法对象10000余人次。志愿者现场指导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向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3000余份,在全市营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

  提品质增效能

  用“驻马店标准”保障安全

  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源头治理,金标准方能管出金质量。

  自1998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已连续在驻马店市成功举办了24届。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旺,驻马店“国际农都”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名优特农产品琳琅满目,为农产品标准化提升提供了硬核支撑。

  走进泌阳县夏南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宽敞整洁,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夏南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夏南牛从育种育肥到繁育屠宰再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均实行标准化生产,就是要让消费者吃上肉质细嫩、口感鲜美的上好牛肉。”泌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春瑞介绍,该县正在推进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肉牛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叫响叫亮“中国第一肉牛”品牌,示范带动小农户按标生产。

  西平小麦、平舆白芝麻、正阳花生、泌阳花菇、确山黑猪……驻马店市深挖农业资源优势,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全面推进优质小麦、花生、白芝麻、草畜、中药材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快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市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1个、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9个,全市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65个,位列全省第二。

  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驻马店市大力实施“标准河南”战略,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以开展农药兽药减量化行动为具体抓手,以推广绿色健康种植养殖方式为根本举措,以“四个最严”要求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中原粮油库”到“粮食安全保障”,从“猪肥牛羊壮”到“乡村全面振兴”。一张张“农字号”底牌,在勤劳朴实的驻马店人手中,打成了“金字招牌”。

  强联动聚合力

  创“驻马店模式”监管执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农产品和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水平,不仅是人民群众对“舌尖上幸福”的热切期盼,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今年3月,驻马店市上蔡县农业农村局接到县市场监管局违法线索移送函,该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某百货市场抽样检测的生姜存在噻虫胺超标问题。根据承诺达标合格证,很快溯源到当地种植大户王某某。“我们接到县市场监管局的案件违法线索移送函,立即着手调查。”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办案人员赵超锋介绍说,“据调查,该批生姜噻虫胺超标是因为种植过程中不规范使用农药造成的,我们及时依据新法对该农户进行了行政处罚。”

  该案的有效办结,反映了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调联动开展执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驻马店在压实种植养殖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种植养殖者常态化、规范化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方面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会商机制,构建了以承诺达标合格证为载体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实施亮证行动,全市试行主体覆盖率达到70%。

  硬措施管出硬质量。近年来,驻马店市聚焦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陆续开展“利剑”行动专项整治、“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行动,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零容忍”,全市年均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0余起,县区均值达到2起以上,确保人民群众“舌尖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幸福”至关重要。驻马店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探索完善社会共治体系,不断拓展广大群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供稿)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307/1808ffdc0a4b49c18c0dd1db26220b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