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云南省人大首次质询“盯”上招投标

发布时间:2022-12-23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当前,云南省招投标领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给营商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最大限度消除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近日,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召开质询会议,对云南省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等问题进行质询,云南省发展改革委领导班子成员接受质询并作出答复。这是自2007年监督法实施以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质询,以“长牙齿”的刚性监督方式推动云南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问题直击招投标领域堵点痛点

  “部分项目存在围标串标现象,请发改委进一步说明这些问题,就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一些评标场所管理混乱,代理公司、专家、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同在一个空间,难以有效监督,有什么办法解决?”“目前,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尚未与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平台对接,也未充分运用电子证照等信息,与‘智慧监管’要求差距较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如何破解?”

  在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岳修虎就质询案作出答复之后,提出质询案的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现场提问。他们开门见山、直击关键,紧盯云南省招投标领域存在的评标场所管理混乱、交易平台信息化水平不高、保证金未及时清退、协同监管推进不力等堵点、痛点问题。

  “这些问题在工作中确实存在。”“最根本的还是履职尽责不到位。”“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负有主要责任,我作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目前我们正在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升级。”……面对委员们的犀利发问,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不遮不掩、务实坦诚,简单剖析招投标领域各类问题的存在原因,简要介绍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放在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务实举措。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慧化升级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什么时候完成?”“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在听了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慧化工作的答复后,委员紧盯这项工作的关键节点继续追问,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回答心中有数、简洁明了。

  质询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质询为何聚焦招投标领域?

  “通过人大质询监督手段,可以促进云南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吴绍吉介绍,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及时制定和出台了《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切实从制度上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通过调研了解和群众反映,当前云南省招投标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部分项目存在常任评审专家、程序不透明,以及围标串标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隐性壁垒;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尚未与财政、市场监管等平台完成对接,未充分将电子证照等信息运用到招投标领域;一些行政监督部门存在不会监督和不愿监督,甚至推诿扯皮等问题。

  为此,今年11月11日,吴绍吉等1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向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提出《关于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等问题的质询案》。经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召开质询会议,由省发展改革委面对面答复。

  

  问题照单全收做到即知即改

  “省人大常委会的质询直击要害,说明我们在招投标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差距。”经历了一波尖锐问题的冲击,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绍文如是说。

  “质询人认为省发展改革委的答复对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位、态度诚恳、剖析深入,提出的整改措施切实可行,总体评价为‘满意’”……在充满“辣味”的问答和短暂休会之后,10名质询人的合议意见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出炉。

  “各位委员的质询,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对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爱、关心和提醒。”岳修虎作表态发言时说,此次质询选题精准、专业性强,提出的问题客观真实,直击痛点,在帮助省发展改革委认清问题和差距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关于如何做好本次质询提出问题整改工作,岳修虎表示,对省人大常委会质询提出的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照单全收、全盘接受,端正态度、即知即改。坚决把推进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方案,细化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全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省人大常委会,确保质询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检视。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工作专班,全面排查梳理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检视和剖析招标投标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根源,严肃对待、认真整改、弥补不足、补齐短板。特别是要注重质询成果的转化,切实履行招标投标监管法定职责,完善制度规则,建立长效机制,扎牢制度的笼子。

  针对扰乱市场、破坏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省发展改革委将扛起责任担当,查处一批、严惩一批、警示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着力破解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隐性壁垒等突出问题,加快提升招标投标工作质量和水平,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通过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尽快让市场主体感受到积极的发展变化。

  

  “长牙齿”监督更有威慑力

  “为进一步促成有关问题的解决,请省发展改革委对质询提出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整改,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3个月内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吴绍吉在宣读审议意见和满意度测评结果时,进一步对省发展改革委提出了要求,让刚性监督的威慑力进一步延续。

  质询不是故意唱“对台戏”,而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吴绍吉表示,此次质询瞄准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最终目的是要推动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督促主管部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云南省人大财经委将继续跟踪监督,确保3个月内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有一个好的结果向人民群众交代。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也多次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要求,要对工作落实不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事项开展质询。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了此次质询。

  “党中央要求监督要‘长牙齿’,质询就是最刚性的监督手段,就是人大很硬的一颗‘牙齿’。”吴绍吉说,相关部门如果刻意回避问题,整改措施力度不够,人大可以启动第二次质询,如果测评结果还不满意,就要走追责问责程序。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慧全程列席会议,对质询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质询选题非常准,准备非常到位,问答非常精彩、很有深度,作为一名法律界人士,我受益匪浅。”张慧说,《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让此次质询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她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推动质询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

  “当前,在其他一些领域也存在很多问题,监督力度不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管云鸿建议,省人大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询工作,让刚性监督成为一种常态。(作者:宋金艳 茶志福 瞿姝宁)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tszs/610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