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良种攻关 以“合”为贵 育种联合攻关平台打通产学研用

发布时间:2022-08-1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种子企业不懂研发,只从事价值链最末端的推广销售工作;高校、科研院所只为发论文、评职称,培育出的品种不符合市场需求。这个困局如何破?那就来一场良种联合攻关吧。

  8月7日,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高产多抗宜机收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推进会召开。这个会议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参加者除了有高校、科研院所的行业大咖,还有最能捕捉市场风向的种子企业,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届生物育种强基班的学生也跟着导师从北京赶来赴会。

  以往的育种项目,高校和科研院所凭借其强大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独领风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则要求必须有企业参与,甚至是占据主导地位。高产多抗宜机收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联合攻关项目由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鹤壁市农科院、河南永优种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

  7家单位各有各的秘密武器。“公司系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三亚、张掖、郑州等地建立5个玉米育种试验站,专职科研人员20多人,收集和鉴定玉米种质材料2万余份,在甘肃、新疆建有4万多亩制种基地。”项目总负责人、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红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在于重要性状挖掘、分子标记和优异种质创制;鹤壁市农科院在DH系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河南永优种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则主要负责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育种联合攻关平台让科研院所和企业各取所需,实现资源和收益共享。“以前的合作模式是我们负责品种培育和审定,交给河南现代种业公司推广。现在通过联合攻关平台,科研院所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我们创制出更具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种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反过来,企业也能借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人员、技术和种质资源优势,快速建立商业化的育种体系,能够自主快速培育出新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元东说。

  通过联合攻关,种子企业也能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所的合作,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科研育种水平,更快地培育出适应黄淮海地区的新品种。同时也能让更多原来以销售为主的种子企业,向科研和生物育种延伸,打通产业链条,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科研负责人王栋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高产多抗宜机收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联合攻关项目2022年3月获批立项,周期为4年。今年我省启动实施了27个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种业强省建设踏入快车道。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评价说,这次我省农业良种攻关探索构建“1个企业+1位首席科学家+N个科研单位和N个企业”的联合攻关模式,突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了优势育种团队的支撑作用,目的是改“单兵作战”为“集团攻坚”,有效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8-09/1456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