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见证中华文明
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河南博物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数据表明,河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可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世界文化遗产5项(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河南博物院成立于1927年,是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现有藏品17万余件(套),上溯远古,下及近现代,尤以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石刻造像最具特色。
实证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深厚基础,是世界上少数有重大影响的原生文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从距今一万年新密李家沟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到距今9000—7000年裴李岗文化的陶鼎、石磨盘、石磨棒、骨笛等,再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类陶、玉、石、骨器等,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
贾湖骨笛,出土于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吹管乐器。这支骨笛全长23.6厘米,笛身钻有7个音孔,在制作时对骨笛的长度、口径及音孔的距离都经过精密计算。依据近年来对骨笛复原件的研究发现,骨笛的音色优美、音阶完备,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七声音阶来源于西方,贾湖骨笛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早在8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是七声具备。
彩陶双连壶,出土于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高20.1厘米,为泥质红陶,胎质细腻光洁,红衣黑彩。两壶并列相连,壶的腹部满饰古朴流畅的平行粗线条,点缀在平行线条间一竖一斜的短线,使整个器物在规整中不乏生动活泼。壶的腹部相连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使两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据专家考证,这件彩陶双连壶是一种饮酒器皿,原始社会时期,部落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会选择结盟,用双连壶共饮盟誓,象征着和平友好、平等团结,表达了远古先民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平等和谐的思想观念。以彩陶双连壶为代表的精美彩陶的出土,以及郑州大河村、巩义双槐树、荥阳青台和汪沟遗址等大型聚落的发现,表明距今5300年前后,在河南中部地区已形成早期文明。
这些珍贵的远古文物表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并且得到丰富的地下实物遗存的确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成果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到新石器时代,我国逐渐形成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若干文化区为主体,再联系周围多个区域性文化的格局。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展现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商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多样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古代文明在这个时期开始了从多元向一统转化的进程,从而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的中原青铜文化系统,周边文化的中原化进程也从此拉开序幕。1974年出土于郑州张寨南街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是商王室的祭祀重器,其年代之早、体量之大、铸造之完善、保存之完整,堪称中国古代青铜器之典范。该鼎为多范分铸而成,四壁错落有致装饰着饕餮纹和乳钉纹,器物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宗庙威仪。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用途,随着国家在中原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权力的象征。《左传》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以“天下之中”的洛阳作为东都成周,继承了夏商王朝的政治遗产和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青铜礼器为载体的完备的礼乐制度。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通高117厘米,重64.28千克。壶身为椭方形,颈部两侧装饰了两条回首观望的龙形怪兽构成双耳,腹部四周四条翼龙仿佛正在缓缓向上爬行,底部两只张口吐舌、侧首回望的卷尾兽承托器身。上层盖顶装饰有怒放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被郭沫若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春秋时期,旧的礼制迅速崩坏,新的观念逐步形成,作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由浸润浓厚的宗教色彩转而追求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风格,器型由厚重变得轻灵、造型由威严转向奇巧、纹饰也趋于写实生动,冲破了商代以来青铜器皿神秘威严的造型风格,莲鹤方壶生动体现了这一变化。
夏、商、周三代政治中心长期位居中原,由于夏、商、周王朝的强大政治、军事和文化影响力,中原地区的文化要素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生活在这个文化圈的人们,逐渐完成了心理上和文化上自我认同的过程,“夏”“华夏”“中国”的观念逐步形成。
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器身为扁平长方体,上部中间为一长方形平面,中空无底,粗细不一的铜梗,如编织中国结一般,筑成铜禁禁体的朵朵“云彩”。禁身四周,攀附的12只龙形怪兽有序排列,它们曲腰卷尾,探首吐舌,把嘴巴伸向禁体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艺术造型。禁体之下,有序蹲伏着12只虎形异兽,张口吐舌,托起禁身,构筑起铜禁的庄严、神圣。河南博物院供图牛爱红摄
先秦文献中常常以三代指称夏、商、周,我国这一时期的文明不论在物质方面、制度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有开创性成就和相当发展,中华文明迎来了第一个高峰,为后来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先民在培育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寻医问药、观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创立文字、发现和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都市、建构和治理国家、创造和发展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广泛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高约15厘米,细长的窄流与微微上翘的尖尾,形成了均衡的对峙;腹部一面横列五枚乳钉作为装饰,一侧还有把手;器身下部有三条细长的锥足。整件铜爵棱角分明,身材修长,是时代最早、器型优美的青铜器典范。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掘以来,发现大型宫殿遗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以及多座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和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从出土的铜渣、坩埚碎片和陶范残片来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青铜铸造业。逮至商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始终在中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西周洛邑、东周王城成为我国都城文明的代表,中华元典文化主要从这里诞生,礼乐文化主要在这里完备。
见证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主题。《周易·系辞上传》中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认为宇宙间最大的原理就是,一切都在发展变化着,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日化日新的过程,新陈代谢永不停息。《礼记·大学》引述古代经典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说,无论对民族还是个人,都不能不尽心竭力地创造新的,改革旧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中华先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创新进取的精神气质。
北宋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1987年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通体施天蓝釉,足端露胎,腹部刻有花叶纹,整器布满开片。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它是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而且是极为少见的刻花作品。“天下宋瓷,汝窑为魁。”在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汝窑位居魁首。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瓷)者,难称尽善尽美也”。目前所知道的汝官窑瓷器传世数量不足百件,且多为历代以来的收藏品,发掘器物极少。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夏晚期的二里头遗址已经发现有原始瓷器,郑州商城出土的商早期原始青瓷以高岭土为胎,用人工配制的石灰釉施在器表及口沿内,光亮透明,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质地坚硬,已经具备瓷器的基本特质。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练泥、制胎、施釉技术,完善窑炉结构,发明新的装烧工具,扩大产量、提高质量,使得中国的瓷器制造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北宋晚期的汝窑瓷器,创造性地以玛瑙为原料入釉,在烧制时采用满釉支钉烧,尽可能用釉将瓷胎完全包裹,胎骨为灰白色,深浅不一,也被称为“香灰胎”。汝窑瓷器造型大气简约、优雅端庄,胎质细腻,釉色如春水般柔静典雅,釉汁莹润若堆脂,有“似玉非玉”之美誉,体现了宋代大道至简、温润宁静的审美情趣。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绵延不断、接续推进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文明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显示出旺盛的创造力、极强的凝聚力和博大的胸怀。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总书记强调,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落实总书记要求,河南博物院要始终根植中华文明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做好历史文物的研究阐释,提升展览服务水平,多角度、多视角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成果,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让更多的文物说话,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教育引导广大参观者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原载于2022年第14期《求是》)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7-19/1449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2024-11-28中卫市:多举措强化财...
2024-11-27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开展...
2024-11-27金凤区: 调研国有自...
2024-11-27石嘴山市:调研贺兰山...
2024-11-27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2024-11-27青铜峡市:视察“两县...
2024-11-27强化人大监督质效 助...
2024-11-27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
2024-11-27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