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历史沿革 > 正文

生态贵州 徜徉青山绿水间

发布时间:2022-07-01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位于鸭甸河边的阿曼达半岛营地。 (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贵州省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梵净山,其区域内拥有典型的武陵山系森林生态系统及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古老孑遗植物,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集中分布区,也是野生珙桐和水青冈的重要保存地。事实上,从2007年到2018年,在短短11年时间里,贵州以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4处申遗成功的亮眼“成绩”,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如果说世界自然遗产如同皇冠上璀璨的宝石,那么散落在贵州山水间的724个中国传统村落、312个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同样是人类返璞归真之地。1997年,中国与挪威建立合作,开启了生态博物馆“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此后涌现出梭戛、堂安、隆里、镇山四个生态博物馆。在“山地公园省”贵州,通过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正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而与之相适的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也成为贵州独特的吸引力。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绝美风光

  “对于荔波的绿水青山神往已久,听说最近推出门票免费活动,所以带着孩子特意来看看。”日前,来自湖南的夏女士一家四口在小七孔桥前“咔嚓”拍照打卡。数据显示,5月以来小七孔景区游客入园人数相比今年1月至4月的平均入园人数增长了327%。

  这是疫情之下,荔波旅游凭借生态优势的一次成功营销,从中可窥见人们对于生态、自然、健康之旅的新需求。

  在荔波,形状优美的典型锥状喀斯特峰丛地貌,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喀斯特原始森林,4000多种地方特有、全球全国濒危物种栖息在内的小生境,波澜跌宕又兼具精妙优美的瀑布及地下河景观……使得荔波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脱颖而出,成功荣列“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地的好生态同样带动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变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的荔波瑶山古寨,因与5公里外的大小七孔景区的自然风光相互补充,现已成为游客心中的“桃花源”。而2021年10月,荔波洪江艺旅融合探索乡村扶贫新路径成功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站在古老的丹霞崖壁和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面前,仿佛窥见地球亿万年前的样貌,举手投足都好似与时间的长河有了某种特殊的连接。”这是一位地理系学生初次造访赤水丹霞的感受。

  发育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赤水丹霞,是中国丹霞最大的连片分布区。在这里,“丹山”颜色鲜明而热烈,如西天云霞般绚烂;“碧水、翠林”活力而富有生机。红绿之间所形成的巨大视觉反差,正是大自然的色彩杰作。这里是“中国丹霞”唯一的高峡幽谷丹霞景观,从峰顶到谷地落差巨大,也正因如此,赤水丹霞成为贵州继荔波喀斯特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还有因“山四面削成,独立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而得名的施秉云台山,以展现“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白云岩喀斯特演化历史”,而跻身“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遗产名录。傲居武陵之巅,历经14亿年的沧海桑田,从一片深海泽国中浮出水面,继而演变成矗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生态绿岛的梵净山,作为全球范围内杰出且独特的生物基因库,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日渐成型的生态博物馆群

  “在风景这么靓的地方吃住,你们贵阳人很会玩。”端午假期,来自广东的张阳一家抵达贵阳,大学同学谢青青接待了他们,早早预定下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的农家乐。

  当日,汽车先是穿过了一个古旧的牌坊,然后在一片石板房环绕的空地里停了下来。农家乐老板骑着电瓶车早早等候,热心帮助大家把自带的食材运送到目的地。走进镇山村,一路上的石巷、屯墙、武庙让张阳颇感新鲜;时不时路过的几间艺术家工作室,也让张阳颇为好奇。但更让他惊讶的是,原来整个村寨建在花溪水库中部的一个半岛上,举目望去,碧波荡漾、点点游船与身后古朴村寨里的烟火气相映成趣。

  “刚才好像在牌坊上看到了博物馆几个字?”张阳一问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石头寨子来头不小。从1998年到2005年,在中国与挪威于贵州合作建成的四座生态博物馆里,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据悉,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1998年10月31日,在中挪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开馆。随后,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2年7月)、隆里汉族生态博物馆(2004年10月)、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2005年6月)相继建成。与此同时,2005年1月民间投资的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建成,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日渐成型。

  其中,以梭戛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设开启了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起来,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空间局限,同时确立了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成为“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

  “六枝原则”具体包括: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经过20多年的实践,在贵州,今天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旅游绝不仅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目的地旅游,在旅游的同时保护自然遗产、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当地社区的社会文化,也是非常必要的。

  

  亲近自然的山地户外之旅

  节假日的贵州人朋友圈,哪儿哪儿都在露营。这是疫情下,年轻人希望享受大自然、追求舒适户外生活的产物,精致露营的装备的颜值很重要,更个性化的露营配件也深受市场欢迎。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迪卡侬贵阳门店户外露营装备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7.8%。

  随着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的精致露营,正日益成为假日微旅行的“顶流”。6月17日,贵阳市发布《贵阳市户外露营地高质量建设与服务指南》和《贵阳市“无痕露营”倡议书》,倡导市民游客关注、践行“无痕露营”这一理念,把相应的环保理念带到日常生活中,在走向户外的同时,也要主动作为,守护好生态环境。据悉,贵阳周边目前已涌现出包括清镇鸭甸河村阿曼达半岛营地,水田镇山屿·驻地、原色山河露营基地以及天河潭、醉美偏坡、羊昌花画小镇、车田村等一批露营基地。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之上的贵州被视为“户外运动的天堂”。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原国家旅游局批复,支持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除了在户外营地里与山水共眠,如今,走进贵州,还可以挂上滑翔翼飞掠大地,或垂下绳索开启地心之旅,玩法可谓多种多样。

  近日,来自贵阳的贺阿姨与自行车车友们来到从江县刚边乡,用一场生态骑行开启假日好时光。大家骑行在乡村绿道上,品尝农家特色饭菜,体验纯朴的民族风情,感受清新的田园美景,不亦乐乎。

  2021年,贵州将绥阳县十二背后体育旅游基地、安龙县笃山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荔波县三层洞酷玩森林极限运动基地以及平塘县、安龙县、惠水县等可利用洞穴资源串珠成线,推出的洞穴探秘5天4夜的体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据悉,通过整合资源,贵州已建成104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评选出106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95项(次),并举办了“多彩贵州”“奔跑贵州”“翱翔贵州”等自主IP赛事。

  “贵州的体旅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发生裂变。”据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王园园介绍,“在铜仁,一条全长43公里的智慧赛道,将铜仁市区与江口县城相连接,沿途经过20多个村寨,吃住行、体旅娱深度沉浸式体验,涉及体育制造、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体育运营等业态。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业,发挥着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63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