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非常之年战三夏 重建美好家园 | 从一片汪洋到满目金黄

发布时间:2022-06-10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卫辉灾后抢种的小麦喜获丰收。牛国平 摄

  

  2021年7月25日,卫辉市孙杏村镇张武店村北耕地被淹。张锐 摄

  编者按

  去年7月,我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多地损失严重。灾害发生后,在中央和省委领导下,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特别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近一年过去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样?即日起,记者深入新乡、鹤壁、周口、郑州、开封、安阳等受灾严重地区,带您一起感受灾后重建一线的温暖故事。

  河南日报记者 李虎成 代娟 刘晓波 通讯员 李娟

  6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新乡卫辉市上乐村镇刘板桥村村头的麦田,麦浪滚滚,满目金黄。收割机穿行其间,轰鸣声里透着丰收的喜悦。

  这里是占地面积68平方公里的蓄滞洪区,涉及上乐村镇33个村的4万余人。记者清楚记得,10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泽国,平均水深达1.6米!

  “去年因为洪涝,我家小麦11月15日才播种,比常规时间晚了近一个月。晚播小麦出苗慢,苗情也不好,让人担心。”村民刘建儒笑着说,“但是,昨天现场测产时,小麦亩产达到1270斤,比去年还高了百十斤!”

  去年7月,卫辉市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多个乡镇农田积水达一米多深,刘建儒家种的68亩玉米泡在水里,全部绝收。

  “不光收入无望,光是付地租都成问题。闺女考上大学,一家人有喜有忧,想到学费直挠头。”刘建儒说,灾后,政府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和帮扶让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国家对蓄滞洪区的受灾庄稼一亩地补助1203元,其中500元付田地租金,余下的补贴收成损失;女儿考上的郑州商学院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爱心人士也纷纷捐助,女儿的上学问题不愁了……

  洪水退去,卫辉市积极组织群众全力救灾、抢排抢种,狠抓晚播小麦抗湿应变播种等关键技术落实,完成麦播50.014万亩,占上级下达当地麦播任务的102.55%,确保了麦播面积稳定。他们还大力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全程指导群众田间管理。经过初步测产,该市今年平均亩产为1029斤。

  “截至6月6日,全市已收割小麦27.4万亩。根据目前已收割小麦情况,亩产将会高于预估产量。”卫辉市农技总站站长刘广亮说。

  小麦丰收,颗粒归仓,凝结着灾后卫辉涅槃重生的希望。

  就在几天前,卫辉市水毁扶贫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已全部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了一个月。被洪水冲毁的道路通了,受损的扶贫车间、产业基地逐步恢复生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快速恢复和有效改善,昔日卫辉正在快速回归。

  自去年7月卫辉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新乡市举全市之力支援重灾区,将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捐助物资的50%以上用于卫辉灾后重建,还从各局委和市直企事业单位中派出58支工作队,分赴卫辉市受灾严重的58个村,结对帮扶灾后重建。

  近一年来,卫辉市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探索出“四方合作、县市联动”灾后重建投融资模式。同时,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共谋划实施灾后重建、“三个一批”等项目1385个,总投资1691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0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0亿元。

  今年一季度,卫辉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省前10位,实现了“开门红”。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6-08/1429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