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三夏”生产咋开展,河南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2-05-2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5月22日,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我省正式进入“三夏”时间。这次会议有哪些“干货”,记者进行了梳理。

  “小麦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省气象部门预测,5月下旬我省北中部可能出现干热风,6月初全省有降雨过程。各地要抓好小麦后期管理,做到“小麦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

  目前,我省豫南部分地市靠近山区地块已“开镰”收割,豫南大部即将进入收割期,豫北小麦还有10天左右生长时间。豫北、豫中要围绕防倒伏、防干热风,继续组织喷洒磷酸二氢钾,尤其是豫北地区能多喷一点是一点,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各地要强化气象预警预报,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渠道和发布方式,及时将气象信息提供给农民群众。针对“干热风”、“烂场雨”、冰雹等气象灾害,各地要提前制定防灾预案,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小麦收割线推进到哪里,检测服务就跟随到哪里

  小麦从种到收240天,现在即将迎来收获季。我省小麦机收率在99%左右,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农机将发挥关键作用。今年“三夏”期间,全省将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左右。

  前期,我省已开展机具调试、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帮助合作社、农机大户尽快完成机具检修、保养和调试,确保以最佳状态投入作业。

  疫情防控状态下,农机如何调度备受关注。

  “两码两证两优先”。各地要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对持有“两码两证”(健康码绿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跨区作业证)的农机和转运车辆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各地不得设卡拦截、限制通行,对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由作业所在地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措施。

  检测服务要紧跟小麦收割线。各地要配足核酸检测力量,在高速收费路口、交通要道、县域交界加油站等地设立固定核酸采样点,在乡村设立流动核酸采样点,为跨区作业人员、油料物资保障人员和农民群众提供免费及时的抗原加核酸检测服务。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调配40辆流动检测车,为机收、整地、播种等一线人员提供便捷灵活的检测服务,做到小麦收割线推进到哪里,检测服务就跟随到哪里。

  不漏一块地,不漏一户人。各地要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必要时为无法返乡的农民和没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提供农机作业和抢收服务,特别是辖区有封控区的地方,要抓紧制定抢收措施,确保不漏一块地,不漏一户人。

  各地要以村为单位,设立临时留观点,对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的作业人员,要立即暂停作业,临时留观。不能排除风险的,由乡镇卫生院派救护车运转至定点医院。要对跨区作业人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一旦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就地管控,对承运农机装备的车辆驾驶人员实行同等管理。

  做好夏粮收购种足种好秋粮

  夏粮要收好,更要储好,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让老百姓200多天劳动成果物有所值。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粮食和储备部门已提前准备仓容530亿斤,省农发行已筹集500亿元信贷资金,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

  要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入市收购。采取措施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多收粮多储粮,掌握尽可能多的粮源;省农发行已授信粮食企业275家,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发挥好引领带动和主渠道作用;中储粮和地方储备企业要按照市场化方式做好储备轮换,结合市场形势把握好轮换时机、节奏,避免在粮源紧张时与市场“抢粮”,充分发挥吞吐调节作用,合理调控市场。

  “夏抓粮,秋抓钱。”种足种好秋粮,不仅关乎我省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更与老百姓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秋粮种植面积尽快落实到乡到村。要落实好一次性农资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推动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要调整优化结构。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县,要尽快与经营主体签订协议,把面积落实到地块,完成全省100万亩任务。今年油料紧张,要引导农民稳定花生面积,确保种植面积19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高油酸花生,推进规模化种植,实现优质优价;要抓好沿黄稻区优质粳稻发展,在豫南稻区积极发展再生稻生产、适当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提高综合效益。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5-23/1422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