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建议里的“四新”期许 | 109件建议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2-05-07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编者按: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要求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四新”认真履职、深入调研。《人大论坛》推出“建议里的‘四新’期许”专栏,集中反映代表们的真知灼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贵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2022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省人代会上,乡村振兴也成为省人大代表们热议的关键词,大家围绕乡村振兴集中提出了109件建议,占代表建议总数(718件)的15.1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怎样继续前行?这是人大代表思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省人大代表刘天琴、徐浩峰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出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政策的建议”,希望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尽快出台有关政策,给予广大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与原建档立卡人口同等政策扶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业和创业是最有力的举措。省人大代表徐鸿雁提出“关于加大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创业和培训力度的建议”,希望从省级层面研究制定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和创业培训行动方案,在5年过渡期内继续安排培训资金,市县两级负责抓好具体培训工作,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免试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引导解决稳定就业岗位。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如何做好资金的衔接?鉴于目前我省省级还没有出台衔接资金使用相关规定,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不契合,省人大代表龙斌提出“关于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建议”,认为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省级层面应该尽快出台关于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省人大代表龙明举认为,目前很多乡村产业发展没有规划或规划的指导性不强,为此提出“关于做好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希望各地结合实际科学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多规合一”,让产业发展布局更合理、项目谋划更高效、土地利用更集约。

  发展乡村产业,龙头企业是关键。省人大代表吴凝在调研中注意到,目前我省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000余家,门类比较齐全,覆盖了大部分农业产业链,加工能力和经营水平稳步提高。但也存在整体实力偏弱、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吴凝在“关于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的建议”中希望,成立专班加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做大做强精深加工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

  贵州是茶产业大省,全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位列全国第一。茶产业是贵州重点打造的12个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有30余年茶产业从业经验的省人大代表晁忠琼提出“关于健全产业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引导支持企业健全产业链;二是加强贵州茶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三是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四是鼓励支持茶叶企业开展配套服务。

  中药材产业也是贵州重点打造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是省人大代表沈芹履职中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省人大代表,沈芹对贵州农业产业发展十分熟悉,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以‘强两头,优中间,铸品牌’模式推进中药材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建议”,认为贵州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发展趋势良好、品牌基础初步夯实,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知名品牌少、药食同源品种亟待政策突破等困难和问题。她建议:一是做强“品种研发”前端基础产业;二是做优重点品种链条式发展中端;三是做强中药材衍生链条后端产业。

  

  建设文明乡风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贵州省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省人大代表罗素兰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她以锦屏县为例对农村厕所及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农村配套污水处理终端设施设备欠缺、生活污水与粪污治理不一致、生活污水处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配套措施、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投入、基层政府统筹实施“三改”项目。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省人大代表兰定芬认为,目前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力度很大,但还存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等问题,她提出“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牵头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厕”的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同时研究制定“治厕”技术体系。

  农村污水处理的效果是省人大代表刘志坚持续关注的问题,为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刘志坚针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展开了调研,发现乡镇污水配套管网不足、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专项资金保障难,他提出“关于加强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保障的建议”, 要求政府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资金上给予保障,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省人大代表杨华认为,贵州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保护传承上存在建设管理不规范、民族特色挖掘不够、文化保护修复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乡风文明底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杨华提出“关于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文化挖掘保护的建议”,希望因地制宜做好乡村特色文化保护开发规划,特别是要加大民族村寨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充分凸显地方民族特色,同时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的软硬件环境。

  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是省人大代表柳光线关注的一个重点,她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关于支持群众文化艺术馆建设的建议”,希望能够将群众文化艺术馆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同步统筹推进,以切实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提升全民艺术素质。

  

  加强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省人大代表杨英针对目前基层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难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关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难题与路径的建议”,杨英认为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很多短板和不足逐渐凸显,建议: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积极搭建基层治理的协商平台载体;三是推进基层治理技术创新。

  社会诚信体系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措施,省人大代表吴玲针对全省正在推动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进行了调研,她在“关于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的建议”中要求:一是创建信用联户,培育诚信环境;二是推行道德积分,建立良好基层自治机制;三是成立村级纠纷调解室,建立纠纷调解机制。

  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如何解决村干部待遇问题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省人大代表覃克信提出“关于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激励和保障机制的建议”,希望省级层面研究出台适合我省新型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激励和保障机制,并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人大代表邹贤杰在“关于将村干部(村脱产干部)在村任职年限计入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工龄认定的建议”中,要求将村干部(村脱产干部)在村任职年限计入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工龄认定。省人大代表柳光线提出“关于做强村级监督力量护航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做强村级监督力量,护航乡村振兴,从省级层面给予政策支持、招录村级纪检监督员,进一步做强村级监督队伍。(作者:省人大选任联委 田松林)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xwzx/rdjj/551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