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探寻河南大市场出圈之路

发布时间:2022-05-07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品种多样的预制菜。

  

  市民在蜜雪冰城奶茶店采购。

  

  陈四楼煤矿调度指挥中心。

  

  市民在北龙湖公园休闲踏青。

  

  手工文创博览中心的手工制品。

  编者按

  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信心,比资源更稀缺的是市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明确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河南如何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助力畅通全国经济大循环?记者走访食品加工、平台餐饮、工业能源、文化创意、城市休闲等领域的市场主体,探寻河南大市场的“出圈”之路。

  预制菜掌勺“国人厨房”

  河南日报记者 曾鸣

  “加热大概10分钟就能吃,吃完还不用洗碗……”便捷、省事、味道好,在“宅经济”与“懒人经济”的催化下,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预制菜”走俏,成为“国人厨房”的“新主厨”。河南三全、思念等老牌速冻食品企业,还有九多肉多、海味尔等新生代食品企业纷纷布局,抢占下一个万亿市场。

  预制菜,是经提前预制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后期加热或料包组合后即可食用,具有食用便捷、食材新鲜的特点。“河南有丰富的食品加工原材料,开发预制菜前景广阔。厨师只要拥有好的食材,就能端出一桌美食。”九多肉多品牌创始人杨书锋坦言。

  食材好,食才好。从“精选原料”到“订单种养”多个流程,杨书锋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功课”。他说,九多肉多通过联合当地17家农业合作社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供货合同,收购种养基地、合作社优质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既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又有了生产预制菜的稳定供货渠道。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中原粮仓”,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生产大省,贡献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我省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这为大规模发展预制菜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材料,也逐渐摸索出“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新路径。

  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升级,是食品产业升级、产业兴旺的机遇。“食品加工业要抢抓‘大食物观’机遇,紧跟消费趋势,把老品牌优势和新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定制化生产结合起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便捷化、精细化的需求。”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相关领域专家宋彦峰说。

  高性价比“全民茶水间”

  河南日报记者 孔学姣

  4月29日,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吴小凡和同学们照例到校门口的蜜雪冰城来上一支冰淇淋。对于这群在郑州上大学的年轻人来说,“平价”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力。

  蜜雪冰城是河南本土起家的新茶饮品牌。在喜茶、奈雪的茶等风靡高端市场的同时,蜜雪冰城卖着平价的茶饮和冰淇淋,唱着一曲“甜蜜蜜”,在庞大的下沉市场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并成功进军一、二线城市。

  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是蜜雪冰城的经营使命。该公司公关负责人曾表示:“其实茶饮本质上就是水,我们所做的是让一杯水回归应有的价格,而不是一味增加附加值。”

  敢于做减法,背后是企业不断做加法。从目前整个国内饮品行业来看,自建核心工厂的企业并不多,但蜜雪冰城不仅建了工厂,还在全国布设了超过20个物流分仓,最快4个小时就能将原材料送达终端门店,这么一来,不仅实现了成本控制,也能将自主研发能力及时在产品上呈现出来。

  数字化则是蜜雪冰城“出圈”的又一利器。蜜雪冰城集团总裁助理、首席信息官奚沿河介绍,蜜雪冰城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生产系统、采购系统等,打通整个供应链,自建的APP等平台已拥有将近1亿会员,后台系统通过分析消费者的个人喜好、消费时间、频率等数据,可以保障产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频次提供给广大消费者。

  2021年,蜜雪冰城广告神曲意外“出圈”,“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朗朗上口,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王”也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同年传出消息,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从郑州一家街边小店做起,如今,蜜雪冰城门店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外门店超过300家,这家河南企业正在实现国际大“出圈”。

  消费大市场 上新即“出圈”

  河南日报记者 栾姗 孔学姣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所有消费品都值得“新做一遍”。

  今年一季度的两组数字值得关注: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同比提升7位;河南新设市场主体29.4万户,其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增长较快,增速均超过20%。这从不同侧面表明,我省消费市场的活跃度日益增强,上升空间不断拓展。

  近两年,在国际大环境及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经济重心内收、市场主体回撤,“内循环”作用进一步凸显。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的作用至关重要。河南拥有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拥有1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在全国大流通、大市场中的枢纽地位日益突出,具备助力全国统一市场由大变强的充沛动能。

  九多肉多、海味尔等新生代食品企业抢滩预制菜,摸索出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的新路径;蜜雪冰城贴上亲民化标签,一杯水回归应有的价格,成为全民“茶水间”;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全球首用F5G技术开采无烟喷吹煤,助力“中国碗”盛更多“绿炭粮”;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文创博览中心定义“新国潮女红”,穿针引线间展示传统文化之美。纵览这些豫企的表现可见,“上新”是解锁消费大市场潜能的密码,上新即“出圈”。

  时代在刷新,消费在升级,需求在变化。伴随着“Z世代”等消费群体的出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升级,传统企业或初创企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商业挑战。要学会因势利导,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丰富供给,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把握新趋势,将人口规模形成的内需潜力更好挖掘出来,告别“我的地盘我做主”,在小循环的圈层文化中破壁出圈。

  有了“出圈”的想法,更要有敢于上新的勇气。今天我们处于流量红利的时代,用户需求愈加个性化、碎片化,旧的市场在失灵,新的市场在生长,只有深耕自身禀赋优势,锁定精准目标人群,再造异质化企业和供应链流程,才能激活畅通内循环的消费动力源,走好河南大市场的“出圈”之路。

  “中国碗”盛更多“绿炭粮”

  河南日报记者 栾姗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被称为“绿炭”的无烟煤更是其中佳品。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与华为技术公司合作的全国首个F5G矿山——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坐落于全国五大无烟煤生产地之一的永城矿区,产品除了满足本省需求外,还销往华东、华中。

  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是冶铁炼钢的好原料。“绿炭的开采过程也是绿色低碳的。”4月28日,陈四楼煤矿调度室副主任景旭东说。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厅,通过5G井下4K高清摄像头可以看到“地下世界”。显示屏上,采煤机朝机头方向前进,无烟煤汇聚成滚滚煤流。而“地下世界”的一切,无需人工操作,全靠百米之上的调度员坐在办公室里“一键采煤”。

  F5G是指第五代固定网络,如果说5G是天上一张网,那F5G就是地上一张网。“我们相当于在陈四楼煤矿里修了一条5G网络高速路,绿炭智能化各种生产场景相当于跑在路上的车。”华为公司项目经理刘彦勋说。在F5G高带宽、低延时、传输稳定和抗干扰等特性加持下,陈四楼煤矿设备具有人工智能的模拟感知功能,可以自主定位、记忆截割、纠偏巷道,保证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绿炭出矿。

  我国并不是无烟煤高储量的国家,无烟煤仅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是不折不扣的稀缺原材料。“无烟煤中的‘金钻绿炭’——无烟喷吹煤全国年产量近6000万吨,其中河南能源占13%。同时,河南能源还拥有全国最好的镍铁行业用粒煤,约占全国资源量的80%,可生产食品级不锈钢用镍铁。”河南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蔡翔说。在他背后的大幕上,河南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电子屏幕上,不断跳动更新着当天的交易数字。永城矿区开采的无烟喷吹煤被上海宝武钢铁、安徽马钢、江苏中天钢铁购入,用于炼制高强度精钢,助力中国工业挺起钢铁脊梁。

  当手工遇见“国风国潮”

  河南日报记者 胡舒彤 实习生 魏尚冉

  假期不出游,还能怎么玩?除了购物、看电影,做手工文创制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月29日,走进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祥盛街的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手工文创博览中心,拼布、蹴鞠球等手工制品自带浓浓的文艺风。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结合,瑰丽的想象和绚丽的色彩交融,不禁让人感叹:“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

  正在做蹴鞠球的阮晓是这里的常客,经常跟闺蜜来编织个茶杯垫、插个花,学习传统手艺的同时,把握国风国潮趋势,让自己成为“潮人”。

  阮晓是一名90后的金融从业者,她的这种爱好代表着当下受年轻人追捧的一种流行消费趋势,即喜欢情感代入感强的产品,愿意为兴趣买单,注重精神消费。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个性化消费体验的需求,成为我们发展文创产业的最强动力。”博览中心总经理张海燕说,河南厚实的文化“家底”,为发展文创产业奠定了基础。

  依托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手工美学和劳动教育方面丰富的课程和教材优势,博览中心不断向手工课程研发与教育培训、相关文创产品研发与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全链条式发展。

  以扎染读本为例,书本里讲的是各种颜色工艺的制作过程,书本外是销售制作材料包、各种扎染成品的产业链条。从读物到实物,助力传统工艺的传承,实现了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目前博览中心已研发推出包括手工培训课程专用材料包、手工缝制女士包、手工制作蜡染等7大系列文创产品生产线,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下一步,博览中心结合竹制品加工、旗袍制作等传统工艺走进乡间,从民间捕获灵感,创作出有时代范儿的传统文化产品,逐渐将文创产品品牌化、系列化,助力河南文创产业“出圈”闯全国。

  “无验票口”的景区城市

  河南日报记者 孔学姣

  在瓦库37号喝杯咖啡,吹吹“海风”,在“伦敦桥”“小中环路”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如今,郑州像北龙湖这样的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在小红书上一搜,郑州市内游玩攻略不计其数。

  “明显感觉这两年郑州城市更精致了,公园多了,绿化也多了。”4月29日,市民郭先生正带着孩子在北龙湖湿地公园玩耍。他告诉记者,郑州现在就像一个大景区,虽然出不了远门,也能带孩子欣赏别样景致。

  受疫情影响,短途游、近郊游、公园游等“无门票旅游”成为热门。每逢节假日,一顶顶帐篷就出现在公园的草地上。

  城市景区不收门票,也能拉动消费增长。记者在郑州迪卡侬等门店看到,不少户外装备处于缺货状态,装备租赁也十分火爆。“我们代理的户外装备一直处于缺货状态,目前只发到半个月前的订单。”郑州JustGo露营体验中心主理人郑杰告诉记者。

  除了户外装备走俏,一些新业态也悄然兴起。郑州银基云岩湖森林露营地、沙窝森林公园等试水以精致露营地为基调的运营模式,目前不少营地已被预订。郑杰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公司也会选择精致露营、野餐作为团建项目,自己的店一天接一场活动已成近两三个月的常态。

  市内游、近郊游也利好餐饮商铺。郑州朱迪小铺负责人表示,由于疫情,很多顾客不愿意堂食,店内根据需求推出了“春游套餐”,一方面能丰富产品品类,另一方面也拉动了销量。

  将城市打造成景区,构筑“产+城+人+景+文”有机融合发展共同体,实现产居游一体化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回流。近年来,不少原来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打拼的高端人才看重郑州发展前景,纷纷选择在此工作、定居。

  未来,郑州将凭借优质的城市环境和招才引智集聚的“最强大脑”,在国内不断“出圈”。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4-30/1413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