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织密、织细、织牢生态环境治理“法网”

发布时间:2022-04-04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人大网

  3月30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关于四川省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依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无言数据,直指关键

  

  数据无言,却胜有言,默默记录着一切。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受省政府委托在大会上所作工作报告,大量的数据既点明了成效,又说明了问题。全省2021年预计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无论是空气、水、土壤的保护,还是生态系统、声环境、环境风险的治理,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成效,有的重要指标甚至还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全省203个十四五国考断面中,195个水质达到III类以上,优良率96.1%,优良断面数和优良率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七位。总书记关心的成都府河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19个月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赵德武委员说:“这反映了近年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有力。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值得充分肯定。”

  同样,以数据为载体所提到的问题也很公正、客观。“全省还有805.9万户农村厕所需要改造,未来三年还要完成近5000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特别是乡镇死角、污水处理等问题,面对数据背后的问题,要确实下大力气处理,不能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这才真正是为民生服务、为人民服务,阳运逵委员表示。农村污水处理,新建污水处理厂与难以长期运营的资金压力矛盾亟待解决。黄勇同志指出,“一些乡镇的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资金保障严重不足,有的施工比较简单,有的建设也不太规范,建好以后也存在着无法使用的情况。”这导致“建”与“不建”,都成了难以抉择的问题。据了解,全省有80%以上的乡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仍有些地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供”不应“求”,甚至部分还是是“半拉子工程”,难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又面临运行成本高和运行费用资金缺乏来源渠道的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因无法运营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曹建国委员认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政策措施,“针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运营成本高不能按时运营发挥作用的问题,省上应统一将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工业用电性质变为农业用电性质,减少运营成本。”从而为污水处理厂在前期的运行中保驾护航,助力乡镇污水厂健康发展。

  

  完善政策,推进法治

  

  近年来我省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织密、织细、织牢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四川省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加快出台《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积极开展《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四川省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调研。科学立法、有效监督的工作体制机制链条不断延展、环环相扣。一系列条例的制定、出台,既更好地规范了业务的开展,也为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依据、提供了遵循。

  

  借力好风,交出答卷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一篇大文章,这项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各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不断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工作合力。抓住主要矛盾,把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赵德武委员说:“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要解决好意识不强、投入不足、力量不够的问题。比如,农村垃圾治理保洁力量不够,把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完善政策、配齐力量、资金,更好地抓实、抓好、抓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原文链接:http://www.scspc.gov.cn/hyzt/cwhhy/1334/202204/t20220401_412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