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联动监督之“双城”效应

发布时间:2022-03-05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人大网

  去年,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就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两地人大每年将选定1至2个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联动开展监督。

  一年多来,两地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法院执行协同联动、渝西高铁建设等重大事项开展联动监督,相关合作蹄疾步稳,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永续巴蜀情谊 共建文旅走廊

  川渝文化同源、历史同脉、地理一体、人缘相亲。

  2020年1月,党中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为更好地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今年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报告。这也是今年川渝人大联动开展的重点监督工作。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武隆区调研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情况。首席记者 陈敏 摄

  

  开展联合调研

  同审文旅走廊建设情况报告

  2021年10月18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两地人大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市九龙坡区、大足区,四川省安岳县、大邑县、广汉市,了解两地在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巴蜀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统特色文旅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实现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跨区域国家级特色文旅产业带。

  实际上,在这次两省市人大联合调研之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已先后赴沙坪坝区、梁平区、武隆区实地调研,分别召开三个片区座谈会,听取13个区县(自治县)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

  调研紧紧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编制情况、巴蜀文化资源研究保护和传承利用情况、巴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情况和保障措施等进行。通过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第一手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

  今年11月召开的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报告。同时,在11月召开的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关于依法推进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报告》也提请审议。

  签订合作协议

  拉动文旅市场消费7.96亿元

  2020年4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重庆市坚持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着力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亮点和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截至2021年10月,川渝两地共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63份,成立文旅合作联盟11个,推动重点项目99项,累计向川渝两地市民和游客发放惠民消费券180.59万张,拉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7.96亿元。

  目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九龙坡区、新都区等66个毗邻地区的县(市、区)积极行动,召开联席会议,有效推进了一批项目落地实施。

  两地有关行业部门围绕“打造成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文化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签订各项合作协议,推进资源共享、线路互推、信息互通、游客互送、利益共赢。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品供给也在日益丰富,一方面联合创建文旅品牌,另一方面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巴蜀脊梁”红色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等特色旅游精品,先后发布精品线路70余条。

  面向境内外全方位宣传推介川渝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新产品、新线路,发布奖励优惠政策,吸引大量游客到重庆旅游,有力促进了旅游业复苏,提升了文旅消费。

  川渝还联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等9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共同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联合制定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动打通川渝两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场地“一键预约”、服务产品“一键采购”。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两地居民可凭社保卡替代读者证,在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享受入馆、阅览、通借通还等服务。

  此外,两地还联袂建设“智游天府”“惠游重庆”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旅游、文化、公共服务三大类16项服务,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打通平台数据壁垒,实现游客身份和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及跨平台核验认证,川渝游客可凭借“一码”游览两地660余个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

  避免同质竞争

  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一家亲’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一盘棋’的制度在不断固化,‘一体化’的行动趋于一致。”重庆市人大代表贺帅帅认为,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要紧扣“文化”这个关键词,解决好文化的“同源异现”问题。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任重道远。

  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调研报告提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政府要加强区域统筹协作。而在前期调研中,合作机制问题屡屡被提及。虽然两地已建立合作机制,并在行政审批“川渝通办”、川渝阅读“一卡通”、川渝游客“一码游”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合作机制仍有待深化。

  调研时,相关部门单位提出,应推动合作机制一体化,加强规划落地落实,加快共建政府、企业、媒体机构参与合作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广联盟,强化与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联动;探索建立由旅游市场主体参与的营销推广财政专项补贴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宣传推广的积极性。还有建议希望搭建双方区市(县)合作平台,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建立重大项目开发合作与融合发展机制。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也建议,要精准对接国家规划,与四川省共同配合国家部委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编制,及时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施方案;要加强对区县的统筹指导力度,明确实施路径和配套举措,确保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细化落实;要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两地高层磋商作用,定期研究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要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统筹协调,加大双方在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力度,打通走廊建设关键节点,促进区域合作相向而行。

  “两地文旅项目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仍然存在。”调研时,云阳县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士举例称,比如四川阆中古镇、武侯祠、渝东北张飞庙、白帝城都是三国系列文化旅游景区,在文化上同属一种类别,在开发打造上存在同质化问题,联合挖掘、联动打造的力度不够。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也建议,要促进全方位合作,积极主动搭建合作平台,培育、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走廊建设;要拓展合作深度,在资源配置、文化研究、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强深层次联合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辐射力、带动力;要推进重大合作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着力打破规划审批、资金投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制约。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川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庆市文旅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推动跨区域发展,重点创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万达开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文旅新区、文旅小镇、文旅综合体。同时,进一步加快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实现机场、车站、码头到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共交通无缝对接,加密充电桩、房车营地等旅游配套设施。成立“川渝144过境免签推广联盟”,充分利用“重庆国际文旅之窗”“天府文化旅游中心”文旅交流展示平台开展全球推介活动,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旅游企业入驻成渝地区。

  

  渝西高铁

  北上再添大通道

  今年11月召开的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渝西高铁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渝西高铁(重庆至西安)力争于2022年底前全线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重庆将实现3小时联通西安、6小时抵达北京。

  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渝西高铁横跨重庆、四川、陕西三地,是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项目,是“八纵八横”高铁通道网中京昆、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重要高铁通道。

  今年6月,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开工建设渝西高铁。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四川、重庆加快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逐步形成多向出川出渝大通道。目前,渝西高铁西安至安康段已先期开工建设,安康至重庆段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报告》显示,渝西高铁分东、西两条路线,西线为西康—城口—达州—广安—重庆,东线为樊哙—开州—万州(衔接渝万高铁连接重庆)。项目全长约537公里,其中西线长约447公里、东线长约90公里,总投资约1210亿元。重庆境内长约170公里,投资额约440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6年。

  两地共推渝西高铁建设

   其实,川渝两地对渝西高铁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四川代表团就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关于支持西渝高速铁路线路经达州、广安方案的建议》。同时,重庆代表团在全团建议中提出将重庆至西安高铁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随后,渝西高铁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为加快推进渝西高铁建设,重庆市持续加大向国家部委汇报力度,市长唐良智多次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铁集团沟通协调重庆市铁路规划建设事宜,协调渝西高铁东路径出资比例。

  《报告》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开辟了“绿色通道”,在项目可研报告尚未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情况下,今年提前完成项目可研咨询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表示,项目可研正式上报后将以最快速度,完成项目可研审批。

  在加强向上衔接争取的同时,重庆市还加强与陕西省、四川省的横向联系沟通,推动项目可研审批涉及的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要件办理。目前,三省市土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可研审批要件已全部齐备。

  《报告》提出,重庆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支持,力争今年12月批复项目可研,力争2022年底前全线开工建设。

  

  法院执行一体化协同发展

  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对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维护司法的公信和权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川渝两地进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时期,深化两地法院执行协作,有利于提升区域一体化司法水平,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年以来,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合作,通过开展此项监督,推动人民法院加强执行工作,建立法院执行协同联动机制,多管齐下切实解决法院“执行难”。

  深入调研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今年6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赴市一中法院和渝中区、忠县、石柱自治县法院实地调研,察看了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事务中心、部分执行联动单位等,调阅了部分执行案卷;组织召开7场座谈会,听取了市高法院、4家中级法院和6家基层法院的工作汇报,听取了市(区)检察院、发展改革委、公安局等联动单位的补充汇报,听取了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律师、学者、专业社会力量以及一线执行法官的意见建议。

  此外,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加强联系沟通,就监督重点、监督形式交换了意见;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落实两地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作协议,组织市一中法院、合川区法院与四川省广安市中院、安岳县和武胜县法院召开川渝中基层法院执行联动协作座谈会,推动建立健全川渝执行一体化机制。

  联动对接 促进执行工作协同

  7月底,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高法院关于全市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以及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关于全市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据了解,重庆市高法院主动对接双城经济圈建设司法需求,积极推动与四川省高法院签订《川渝地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作协议》。两地法院建立同城化办案机制,跨区域协作办理文书送达、财产查封等执行事务,两地高法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实现两地公积金执行一体化;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定期会商跨区域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建立查控系统协同中心,实现车辆、不动产、工商登记等信息共享。

  这项工作有成效,也有困难。如:对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深,执行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执行发展不平衡,执行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加强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规范行政非诉讼案件执行,重视对公益诉讼、互联网金融借款等新类型案件的执行;要推进网络化查人找物和失信惩戒,促进执行联动实体化,强化打击拒执犯罪协作;要完善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退出和风险分担机制。

  签署协议 推进执行同城化

  今年8月,重庆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会同市高法院对两地三级法院签订执行联动协议情况进行了梳理。

  从协议数量上来看,重庆全市三级法院与四川省三级法院共签订相关执行工作协议28项。从协议的性质来看,执行工作专项协议7项,综合性司法协作框架协议21项,这些协议均聚焦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信息共享、委托执行、协助执行、人员交流等作出了相关规定,着力推进执行同城化。

  下一步,重庆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将跟踪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对市高法院执行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督促重庆法院加强与四川法院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川渝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作机制,促进执行工作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首席记者|陈敏

  记者|宋婷婷 曾珠

  编辑|朱苗 常畅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3320947246291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