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上海为中国第一个新片区立法

发布时间:2022-02-26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试想这样一幅场景,人们用手机叫车,叫来的是一辆辆自带“数据库”的无人出租车。它们不仅能更快抵达叫车地点,还能帮你精准规划“最佳路线”。未来,这一幕有望在临港新片区全域实现。

  2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自此,中国第一个新片区迎来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制定这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将对临港新片区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等具有重要意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这样注解。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外,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还将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人工智能产业、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先导产业遭遇的种种“卡脖子”难题都将在临港新片区这一“创新苗圃”先行先试,由此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氢能产业等前沿产业法制保障,打造与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新高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洪林表示。

  

  率先“开口子”,抢占新赛道新优势

  今年上海两会,“终端带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发挥终端带动的重要承载之一,智能网联汽车备受瞩目。

  与传统汽车竞争逻辑不同,智能网联汽车对“智慧大脑”的依存度很高。数据越丰富、模拟场景越详实,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此前公开征询环节,就有不少业界人士敏锐捕捉到法条中的“硬核条款”。《条例》明确,“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在临港新片区全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其中关键,就在“全域”二字。这意味着,从浦东国际机场的部分区域到小洋山岛,临港新片区百余平方公里统统被纳入试点区域。

  “这样一来,许多创新团队就能在更复杂的真实道路场景中持续积累数据,”市人大财经委立法监督处处长张震认为,这一产业政策上的“开口子”意义重大。此前,虽然不少车企已陆续推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但仅能在封闭路段测试。车少、人少,场景积累不够丰富,软件迭代更新速度也很有限。

  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已在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共开放测试道路近400条,测试场景上万条。其中,在临港新片区,开放了一条快速测试道路。这也打破了此前仅有低速测试道路的局面。

  未来,一旦临港新片区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快速测试,就有更多企业有望在新赛道占据新优势,并率先探索商业运营。

  

  聚焦“攻坚啃难”,打造全球跨境综合数据枢纽

  新一代先导产业发展,其发展路径、轨迹,都与传统产业截然不同。更多时候,瓶颈难题的解决,不仅要调动全市资源,更需擅用全球力量,这就需要新手势新方法。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其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中心”。但庞大数据,不仅对运能算力是种考验,更时常遭遇能耗“天花板”。对此,《条例》明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可以在全市能效指标框架下自主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平台。

  不仅服务企业,借由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便利流动,临港新片区还有望成为“全球大数据中心”。在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条例》提出探索制定低风险跨境流动数据目录。这被不少人通俗理解为“白名单”。

  譬如,在此前调研座谈中,不少深耕工业互联网的业界人士呼吁,希望机床数据能实现跨境流动。这样一来,一旦工厂车间需海外设备商协助时,就能在最短时间内高效解决工业生产中遭遇的卡点、堵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能。

  在民生领域,民航发动机数据跨境流动也成了不少人的关切。以马航失联班机为例,人们最终搜索到其位置坐标,靠的正是发动机数据。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外,临港新片区还可探索发展数字贸易,”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认为,上海可依托临港新片区为主体,打造辐射全球的跨境综合数据枢纽。这涉及到安全、效率、国际协同等方方面面,需更多制度规范的创设。

  

  “人才推荐权”,吸纳更多“国际智脑”

  跨境贸易活动丰富,难免发生各类纠纷。在不少人看来,一旦走诉讼耗时耗力,如果选择调解约束力又十分有限。因此,仲裁成了最受人们青睐的方式。在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这一目标中,临港新片区被上海寄予厚望。

  一方面,人们期待,能引进斯德哥尔摩仲裁院等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当事人选择在上海仲裁。

  对此,《条例》明确,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机构,经相关程序后,可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业务机构。“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体仲裁的国际化水平,”张震认为,这恰好能起到“鲶鱼效应”,助力本土仲裁机构加快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上海还在积极吸纳更多“国际智脑”,在这一方面,临港新片区也有望作出更大贡献。根据《条例》,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获得了一项“推荐权”——可推荐在临港新片区内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及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申请永久居留。“这是一项力度非常大的政策,”张震补充说,这将有助吸引更多国际高端行业人才“落地”临港,助推新片区、助推上海、助推中国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tszs/524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