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履职印记

发布时间:2022-02-1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原标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扛起人大责任使命——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履职印记

  时间是前行者,更是见证者。在不平凡的2021年,我们一路笃行不怠,一路落笔成章。

  这一年,在党和人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人大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立足新的起点,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有定力、添动力。

  这一年,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有疫情防控、经济结构调整的披荆斩棘,有科技创新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步伐,有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挑战,人大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大局,聚合力、提效力。

  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首次编制省人大五年工作规划,率先作出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决定,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把握新的形势,人大工作始终做到守正创新,强能力、增活力。

  提高政治站位 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

  2021年12月2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一场特别的专题辅导讲座正在进行:省委书记吴政隆亲自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机关干部作专题辅导,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并对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出殷切希望。这既是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党代会精神的一次权威性、引领性宣讲,也是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次集中性、现场性指导。一个多月前,吴政隆书记就曾到省人大机关调研走访,开展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并对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围绕人大如何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吴政隆强调,要坚持最高政治原则,完善机制、改进方式,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作用,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人大具体工作和实际成效上。省委书记在短时间内两次到省人大常委会调研、宣讲,充分体现了新一届省委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全省各级人大产生热烈反响。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年来,常委会党组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及省委召开重要会议,常委会党组都在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交流研讨,党组成员带头先学、领学、促学,把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与人大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为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年共召开28次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开展10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交流研讨,举办6次常委会专题讲座,实现常委会党组、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学习常态化。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后,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省市县三级人大负责同志共同交流研讨的方式,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把握,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在法治江苏建设中扛起责任、担当作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开启我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立足自身职能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在每次主持常委会会议时,都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要求,围绕中心大局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常委会党组严格执行向省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共向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汇报5次,向省委请示报告26次。主任会议成员围绕10个重点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成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可行方案。常委会党组坚决执行中央及省委决定,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共同意志,确保中央和省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确保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有效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筑牢信仰之基 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1年清明节后首个工作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就带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厅级以上党员干部,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剪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人大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赴赣南闽西中央苏区参观学习、前往淮安在周恩来纪念馆开展“巾帼学党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在遵义会议旧址开展党务干部培训……常委会及机关多层次、多批次组织党员干部踏访红色旧址、追忆烽火岁月,引导大家在参观历史文物、回望历史场景、聆听感人故事中,体悟党史伟力,淬炼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部署启动,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一着不让积极推进。常委会及机关党组织类型多、各项任务重、人员分布散,党史学习教育如何高质量开展?常委会秘书长、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蒙蒙介绍,一手从机制上抓统筹,突出重要阶段、重点环节、重大活动统筹协同;一手从任务上抓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机关年度重点任务有机结合。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常委会领导以上率下,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建党百年之际,李小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体会,紧贴人大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全程脱稿为常委会及机关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成员、各分党组书记以及机关各党支部(总支)书记,分别到所在部门或分管单位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会、讲党课,一场场动真碰硬的组织生活会、一堂堂精彩生动的党课不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行之有力,才能常学常新、入脑入心。学习成效是否有力,“我为群众办实事”是鲜明的体现。制定就业促进条例、督办关于完善碳排放相关政策的代表建议、围绕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工作评议、结合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一年来,常委会及机关坚持以深学促实干,助力解决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的事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走心,取得明显成效。

  擘画履职蓝图 首次编制省人大五年工作规划

  6个部分、4张项目安排表、2.6万余字、274件工作事项……这是一份紧扣全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人大履职切入点着力点的“任务书”;这是一幅守根本制度之正、创思路方法之新,凝聚各方智慧科学擘画的“路线图”;这是一张既突出前瞻引领,又彰显系统谋划,更强调现实可行的“时间表”。2021年7月4日,《江苏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省委常委会审定后正式公布。人大领域专门制定五年工作规划,系统谋划五年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在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具有开创性意义。

  “省人大常委会在‘十四五’时期应有什么样的担当、体现什么样的作为?”早在2020年7月,常委会组织全省人大系统开展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专题调研和人大代表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时,李小敏就将编制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的想法提了出来。常委会党组研究认为,科学编制与“十四五”发展相契合的人大工作规划,积极探索与新征程相适应的依法履职方法路径,有利于更好发挥人大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震宁牵头起草并成立工作专班,紧扣“十四五”时期重大改革发展任务,以人大职能为核心设置整体框架,形成规划初稿。之后,李小敏主持推进一系列研究论证修改工作,与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就具体项目逐一过堂把关、反复推敲修改,对规划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多次研究论证,对重点内容表述做到字斟句酌,力求通过规划引领,更好发挥人大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有力助推作用、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在深化法治江苏建设中的关键支撑作用。规划聚焦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统揽,把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贯穿全篇,围绕人大工作职能明确目标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形成了完整的人大履职新蓝图。

  规划的出台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第二十七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江苏率先制定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使地方立法更好融入发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这也是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省委书记吴政隆走访省人大机关时指出,“组织编制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专门制定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的三个意见,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实效性。”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省人大机关各部门认真抓好规划实施工作,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进度,细化责任分工。按照规划要求,在谋划2022年工作时打破惯例,专门将决定重大事项的计划单独编制,并在工作要点中单独成章,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相互衔接、有机结合,首次形成常委会“一要点四计划”,为新一年省人大常委会扎实有效履职行权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

  创新思路举措 以作出决定方式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全票通过!”2021年12月2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决定,全场响起经久而热烈的掌声。在全国范围率先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方式,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推动各级人大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省人大常委会的又一项工作创新。

  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江苏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省委书记吴政隆到省人大机关走访调研,都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如何推动学习贯彻成果转化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履职成效?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提出以作出决定的形式推动深入学习贯彻。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带领以研究室为主的起草小组,广泛征求意见、精心推敲打磨,形成决定草案,报经省委原则同意后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谋划到起草再到审议通过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高举旗帜、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决定结合我省人大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和六个方面重要任务融入其中,侧重从政治原则上、立场态度上、努力方向上提出要求、作出阐述,是一个政治性、导向性和号召性强的文件,充分体现人大决定的特点。决定明确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发出了做好新时代我省地方人大工作的“动员令”,对于动员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凝心聚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落细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心系民生冷暖 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

  “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是什么?”“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构建?”“老人病有所医的刚需怎么满足?”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的联组会议上,13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3名省人大代表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询问,9个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直面问题、坦诚应询。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挑战,省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在专题询问之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实地走访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单位听取意见建议,同时还通过各类平台公开征集相关建议。以专题询问为契机,省人大常委会有力督促有关方面采取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突出民生问题解决了没有?政府承诺履行得怎么样?”常委会坚持把督促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工作监督重点任务抓实抓好,对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进行评议已成为常态化安排。去年组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工作评议后,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抓好评议意见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完善,评议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今年1月再次上下联动听取审议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促进政府各相关部门以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实举措解决“一老一小”、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安全的需求,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推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精神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先后带队深入无锡、苏州等地开展精神卫生法执法检查,不仅查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等单位,还随机抽查文档材料,紧扣法律规定,突出法律责任,逐条对照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显。与此同时,常委会对精神卫生条例进行初审,以法治力量推动提升我省精神卫生保障水平。为更好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常委会充分发挥小切口立法“小快灵”的优势,加快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立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急救需要。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省连续4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年度民生实事予以强力推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秋林带队调研时发现,受疫情影响,老旧小区改造进展缓慢,同时还存在缺乏系统谋划、缺少资金支持等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民有所盼、我有所应,人大及时行动起来。在2021年5月底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报告,之后将审议意见“清单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办理,督促认真整改、积极推进。2021年下半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幅提速,全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02个,惠及居民53万户,进展和成效明显超过往年。

  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所愿,都是省人大常委会关注的大事要事。心系人民群众冷暖,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省人大常委会用实际行动不断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护航经济发展 找准着力点打出系列“组合拳”

  “全省工作中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为推动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紧盯数字经济这一关键增量,启动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并已进行初审,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代表建议作为首项重点处理建议由常委会主任牵头督办、省长领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审议我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10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3名省人大代表围绕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数字高精尖人才培养、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当面提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结合委员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督促有关部门要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一体建设,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现场表态,要加大力度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有效实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紧扣省委中心工作,把促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等作为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立法、监督、督办代表建议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尤其在监督方面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手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些年来,江苏做得如何,各方都很关注。省人大常委会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今年1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樊金龙带队,赴省人大机关牵头帮促的泗洪县调研乡村振兴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与镇村干部、帮扶队员、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广泛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对当地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和帮促工作进行了有力指导。围绕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开展工作评议,是去年常委会工作的一个“重头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担任评议工作组组长,多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组干部、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从去年4月初到8月下旬,评议工作组各专题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考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形成8篇专题调研报告;13个设区市和承担农村综合改革的26个县(市、区)组织调研699次,基层人大代表近9000人次参与,报送65篇专题调研报告。此外,常委会还重点督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现代种业发展代表建议,对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财政性涉农资金使用绩效开展专题调研,及时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汇聚各方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一套套“组合拳”协同发力,精准落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处,产生了良好效果。

  完善立法机制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去年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协商办法》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施行,这是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该办法明确了立法协商的适用范围和组织主体,并要求在协商对象的选择上突出代表性、专业性,兼顾广泛性,为制度化、规范化开展立法协商提供了依据。

  实际上,该办法也是对人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展立法协商。在审查修改《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规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专门组织召开立法协商座谈会,听取来自工商联界、经济界等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力求兼顾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凝聚立法共识。

  健全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机制,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一项有力支撑。除了出台立法协商办法,省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立法后评估办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协调配合的若干意见等,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立法各环节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形成立法工作整体合力。在《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修改过程中,专门赴北京邀请有关专家对11个重点问题进行咨询论证。常委会还进一步强化自主起草法规草案工作,去年以来自主起草了信访条例、反家庭暴力条例、红十字会条例等一批重要法规,人大自主起草的法规数量达到5部,创历年新高。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和《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这是本届省人大首次在人代会上审议重要法规,既是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立法职能的具体行动,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起草和修改法规中的作用、提高立法质量。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汇集民情民意、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专题召开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推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能力建设。一年来,全省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参与常委会立法调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呼声更加顺畅地直达立法机关,越来越多“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常委会还专门设立民意征集办公室,围绕就业促进条例共征集意见38条,使立法工作更贴近基层、更好服务群众。

  弘扬法治精神 全力推动法治江苏建设显成效

  2021年5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省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省监委专项工作报告,也为市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对监委的监督提供了示范。至2021年年底,江苏省市两级监委已全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省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按照“自上而下、审慎稳妥、依法依规”工作方针,继续深入推进报告专项工作,实现省、市、县监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的全覆盖,不断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大不遗余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确保我省如期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常委会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并围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初审行政程序条例,推动行政机关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据了解,该条例通过后将是全国首部关于行政程序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司法工作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是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委会听取审议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报告,督促审判机关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更好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听取审议全省检察机关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报告,督促检察机关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办案质效,更好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有机统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常委会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将“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全面开展主动审查,完善审查建议受理反馈机制,及时督促纠正发现的问题,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委会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七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支持和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压实普法主体责任,提升普法宣传质效,让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光大,法治的春风在江苏大地上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化融合协作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看!是江豚!”中国渔政037号执法船上,由长三角地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正在巡视马鞍山长江段禁捕情况,江豚欢跃嬉闹的场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这场联合调研中,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滨江生态湿地、芦苇江湾并乘船一路巡视,实地感受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变。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这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围绕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应该怎样担当作为?积极迅速的协同行动就是最好的回答。3月底,我省人大常委会与其他三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并于4月1日起施行。四地在关键条款上完全一致,提出建立健全三省一市协同的闭环监管长效机制,探索建设覆盖三省一市的船舶登记信息共享平台、渔船动态监管平台、水产品市场流通追溯监管平台和执法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共同打击破坏禁捕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一决定的出台是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的生动实践,让保护长江的承诺落地有声,为长江十年禁渔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有关部门表示,决定出台后,禁捕成效愈发明显,长江非法捕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沿江沿岸涉渔问题线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人大联动监督在长三角地区再起宏图。为有效推动苏沪浙人大首次同步作出的关于促进和保障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决定的贯彻实施,三地人大首次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三地人大共商执法检查方案、同开视频启动会、联合实地检查、同步开展审议,并在整个执法检查中实时共享信息、密切联系。这场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执法检查,在高效协同中形成监督整体合力。检查显示,两年多来示范区执委会与苏沪浙共同探索形成两批八大类7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不少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并推广。从示范区的探索到实践的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联手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关注重点问题。一年来,三省一市人大专工委主动作为、密切合作。法制委法工委聚焦铁路安全管理协同立法;监察司法委聚焦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财经委、预算工委聚焦数字经济立法监督、地方人大加强政府债务监督;社会建设委聚焦推进长三角区域应急救援一体化、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农委聚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思路举措;环资城建委聚焦推进水环境协同治理、饮用水协同保护和固废危废联防联控……各专工委围绕主题沟通对接、协同配合,建立定期交流、信息共享机制,人大协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互动融合协作中,各地各级人大积极护航助力,不断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向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发展。

  加强指导协调 切实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

  2021年12月1日,金陵大地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这一天是南京市投票选举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统一选举日,也是全省最早的投票日。学校、企业、大街小巷、乡村广场,各投票站点人头攒动,选举氛围愈加浓厚。排队、验证、发票、写票,从青春洋溢的“00后”新选民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大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沉甸甸的选票和大红色的票箱,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承载着满满的责任与使命。

  这是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的一个镜头。这次换届选举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交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节点进行的,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省人大常委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贯穿始终,认真完成好指导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市县乡三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地方各级人大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班上,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春宁强调此次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对做好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作出具体安排。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做好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对省选举实施细则做了相应修订;同时,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专门作出决定,重新确定县级人大代表名额,确保“两个倾斜”要求落到实处,巩固扩大基层民主基础。省人大常委会会同省有关单位、部门设立省选举工作办公室,具体指导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沟通协调,研究问题、提出建议,为全省各地依法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南通以专题片形式指导规范选举工作》《南京市鼓楼区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一个都不能少”》《无锡市把握换届选举宣传“时度效”》……省选举工作办公室编发换届选举工作简报,总结交流各地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情况。一份份简报,记录下各环节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推进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参考。

  “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如何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对于部分困难地区是否有选举经费补助?”“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代表资格?”……面对一个个疑难问题的咨询,省市选举工作办公室以及时权威的答复意见为各地推进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指导。不止如此,在换届选举工作准备期间,常委会精心编发的300多页工作手册已成为各地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手边最实用的“工具书”;在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选民登记、推荐确定和介绍代表候选人、组织投票选举的各个阶段,省选举工作办公室组织进行多次调研,充分了解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在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指导下,我省选民积极参加投票选举。据统计,2021年12月上中旬,广大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产生县乡人大代表91022名。至今年1月中旬,各县级人大间接选举产生设区市人大代表4949名。选举过程人民广泛参与,选举结果彰显人民意愿,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坚持效果导向 代表建议办成率创历史新高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养老服务、就业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698件和闭会后提出的10件在内一共708件代表建议,关涉百姓生活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经过110家承办单位办理,已全部按时办结,办成率达70%,为历年最高,体现了“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两个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和实效,建议办理是其中一项重点。随着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数量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深化建议办理工作,2021年扩大了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的督办范围,由常委会所有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省政府有关领导领办。12月20日,省直常州组、淮安组、镇江组部分省人大代表联组赴淮安开展会前集中视察活动。代表们围绕洪泽湖禁捕退捕工作、淮河流域防洪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听取渔民代表及所在镇、村负责人的意见建议。“要把关心渔民生活的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大力促进转产就业,并做好‘兜底’工作。”“要制定好省洪泽湖保护条例,明确系统治理保护措施,加强产业布局管控,兼顾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代表们积极献言,一条条真知灼见正不断体现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办理工作成效上。

  据了解,2021年人大督办项目为历年来最多,主要涉及11个方面27件建议。省人大各专工委对重点督办工作部署周密,措施有力,做到督办前有方案、督办中有协调、督办会议有纪要、督办过程有报道、督办后有跟踪。省人大财经委聚焦推动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社会建设委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农委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发展现代种业,教科文卫委发力科技创新和文物保护,环资城建委扣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外事委助推青年海归人才发展……通过重点处理建议督办活动,切实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有效推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部分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还通过《代表之声》这一“直通车”,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方面反映,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有力推动了建议办理,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

  波澜壮岁欣回首,不负韶华再出发。展望2022年,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目标在前更应昂首阔步。省人大常委会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描绘新时代人大工作壮美画卷增颜添色,在续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精彩故事中展现人大担当,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01/23833afb75774790b882929aa4f36e9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