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全国工作 > 正文

人大代表罗应和:扶贫搬迁5年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

发布时间:2021-10-09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人大

  南都讯发自北京 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贵州启动了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应和是家乡易地扶贫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履行代表职责使命专题》集体采访,罗应和在采访中介绍,搬迁5年多来,他所在社区全部消除“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率达到2人以上,群众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00多元,是搬迁前的3倍。

  第一个签下搬迁协议,做“编外”队员宣传搬迁政策

  2015年底,涉及192万搬迁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黔中大地拉开帷幕。

  当时,罗应和创业失败后回家务农。他的老家——惠水县摆金镇斗底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不通自来水、不通硬化路,驻村工作队登门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闯荡多年的罗应和意识到:这是快速改变生活的好政策!

  脱贫攻坚工作队员去宣传动员,罗应和毫不犹豫,第一个签下了搬迁协议。当时不少群众对搬迁工作不理解,对搬离故土满怀焦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应和主动当起了驻村工作队员宣传政策动员群众搬离大山的“编外”队员,走家串户,用通俗的语言给村民们讲政策、算细账,并带头拆除了自己的旧房子。终于,乡亲们坚定了搬新家的信心,岩下一组这个自然村70余名搬迁群众全部签下协议,首批搬出大山,开启了新的生活。

  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陆续兴建,罗应和闲不下来,主动写了申请书当了“义工”。2016年11月,安置点设立新民社区,成立党支部。由于大家对他的工作认可,罗应和被推选为社区的党支部书记。

  人住下,如何让心留得下?

  新民社区共安置搬迁群众1410户5935人。人住下,如何让心留得下?这是罗应和上任后首个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易地扶贫搬迁要将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罗应和带领社区“两委”,积极推进各项后续扶持政策落地,盘活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进行入股,让群众享受搬迁以后土地能够入股分红,每年享受到分红的股份,也把生态补偿和宅基地复地复垦以后,增加了收入来源。

  他还推荐群众到周边企业进行务工,社区逐步建立了社区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陆续配套建设了惠民小学、惠民幼儿园,让搬迁群众的子女就近就学。

  罗应和清楚,只要有“零就业”家庭和“半劳力”“弱劳力”就业难的问题,搬迁群众“稳得住”就难以实现。

  他将开办移民培训夜校作为突破口:对接县就业局、职业学校等机构把就业技能培训办到社区,每年组织搬迁群众培训30余期,涉及家政、计算机、厨师、基础扫盲班和就业岗前培训等多项实用技能。2020年,通过培训成功就业达308人。

  其次,他还用好身处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岗位需求和求职意向精准向社区周边企业推荐群众就业。2020年,依托平台推荐成功就业685人;他推动开设省外务工“点对点”交通站点,积极引导社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目前社区劳动力在省内和县内务工就业2269人,省外务工就业589人。

  为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罗应和组织引进制衣公司入驻社区,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同时创办社区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解决劳动力不强的搬迁妇女就业70余人。建设新民社区农贸市场,提供200余个摊位解决“微创业”需求。

  搬迁5年多来,新民社区全部消除“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率达到2人以上,群众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00多元,是搬迁前的3倍。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认真履职过程中,我更感到责任重大,将搬迁群众生活变化和殷切期盼传递上来,把党的政策第一时间到村到社区进行宣讲。”罗应和称。


原文链接:http://www.spcsc.sh.cn/n8347/n8350/u1ai2389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