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发布时间:2021-09-1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在今年7月举行的一场关于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上,七宝镇人大主席钱国平说道:“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责任,我们正努力跑出‘民意直通车’加速度。”

  钱国平说的加速度,指向“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人大指导下,在市委领导下,上海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内涵在延伸深化

  6月17日,40多国驻华使节参访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等地。

  “72条建议被写入全国性法律,这很好。”智利驻华大使施密特感慨,此前从来没有在其他国家看到这样一个社区,所有人都可以进来发表他们的意见,并以这种方式参与立法过程,“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设立的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6年来,共有55部法律草案在这里征询意见,上报1001条建议,其中72条被全国性法律采纳。

  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胡煜昂说,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联系点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民主”重要理念。在建党百年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使我们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这一年,虹桥街道还专门成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将联系点与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家站点”、人民建议征集点、小区议事厅等合并建站,延伸了倾听民意的触角,做到群众关切在哪里,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实践到哪里。

  这辆民意“直通车”也增加了更多班次,从街道、乡镇拓展到园区、企业和协会。目前,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至25个,覆盖16个区。据最新统计,5年来,各联系点参与20件国家法律和64件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工作,提交立法建议6530条,获得采纳533条。

  七宝镇人大是市人大首批设立的联系点之一。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意见征询中,联系点征询了不少建议。代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七宝商城菜场设立了便于监督的台账箱,台账上记录了垃圾来源、倾倒时间和去向。联系点随即推动这一举措在全镇范围内复制推广,助力七宝成为上海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

  “这些年,联系点的功能和内涵在不断延伸深化。”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告诉记者,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指引》《关于征询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的若干意见》,推动25家联系点从立法征求意见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成为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立法工作、向社会全方位展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

  开门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盘点今年上海人大的几部重大立法,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立法是其中一环。

  初夏的兴业路,梧桐繁茂,位于76号的一幢旧式石库门小楼正在做最后的内部细节修缮。

  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历经数月打磨,《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5月21日表决通过,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了解到,在这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立法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门纳谏,听取和采纳了各方意见。大家认为,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在百年征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在建党百年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制定和出台一部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地方性法规,正当其时。

  如果说,红色资源立法是赓续百年红色文化,那么浦东新区法规,则是面向未来。6月10日,全国人大授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两周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就全票表决通过《关于加强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法治保障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目前,首批浦东新区法规草案正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仅仅几天,市人大就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建议。

  《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是开门立法的另一个样本。对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城市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即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为主。向存量要效益,以更新促发展,需要更高层面的制度创新。8月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

  “上海城市更新工作自此有了更加权威、更高阶位的法律依据。”拿到新法规后,几位代表深有感触,“早在这部法提交审议前,我们就参与了立法调研和意见征询工作,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这就是!”

  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7月,烈日当头。吴淞路海宁路路口,72岁的宋老伯欣喜发现,这里的天桥新装了一部无障碍垂直电梯。“以前一上一下要爬近一百个台阶,现在只要几分钟!”

  宋老伯的这份舒心便利,与虹口区人大代表章雷坚持多年呼吁大有关系。早在2017年,他就建议为天桥加梯。数据显示,本市既有道路人行天桥264座,已设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133座,按照规划还将加设电梯38座。

  为回应代表的建议,全市合力推动人行天桥无障碍化建设。上海人大是其中的力推者,将这项工作列入了今年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动政府“一桥一策”推进天桥“加梯”,力争解决更多困难人群的“过街难”。

  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也要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各方面。人行天桥的“加梯”,背后映射的正是这种理念。

  为了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上海已建成近6000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全市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有效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6000座代表“连心桥”还连到了“云端”。近日,市人大将全市1.3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家站点”,将全市近6000个“家站点”信息在上海人大网上公开,同步开展运行情况绩效评价,让人民群众找得到人大代表,反映得了情况。市民们兴奋地说:“我们和代表架起了一座空中连廊。”(王海燕)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9/2e22c50b9d6c4e8fb28ef73bdccbe86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