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十堰以高质量人大工作推动“守水护水节水”

发布时间:2024-09-01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人大

  “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8月13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一言一句都饱含深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十堰最大政治责任和最光荣历史使命。10年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作用,为守护好水源地绿水青山作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先行,“六大行动”守水护水

  8月17日清晨,金风送爽,碧空如洗。在汉江上游的郧阳区牛头岭码头,十堰市人大代表、郧阳区汉江清漂队队长肖安山站在船头,大声招呼着队员开始一天的工作。“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我们的工作受到总书记高度肯定,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这一库碧水。”

  “来,大家一起把这棵枯树抬下来!”在下游的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库区岸边,丹江口市人大代表陈诚正在参加守水护水活动。陈诚话音刚落,几名人大代表便应声赶来。“一、二、三!”大家一起发力,很快这棵枯树便被卸到岸上。

  这天上午,位于汉江边的中华水园里,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环保志愿者正在岸边分区域清理废弃垃圾和枯枝烂木等,这是十堰市人大、郧阳区人大联合开展的代表守水护水节水志愿服务活动。市人大代表王成表示,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后,受到莫大鼓舞。“这是对我们倾力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十年如一日守水护水的充分肯定,是对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护好这一库碧水的殷殷嘱托。”

  ……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库区人民,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多次深入库区及相关省市考察,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叮嘱“护好这一库碧水”。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十堰市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普通群众,320万人民都是忠诚的“守井人。“人大代表人数多、力量大,在这场守水护水的全民行动中,理应走在前列、发挥作用。”十堰市人大常委会谋定后动、谋定快动。

  2023年,全市各级人大聚焦农厕改造、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开展“代表六查”活动,提出书面建议970件、解决落实938件,推动完成农厕改造14450户,排查整改污水处理设置故障464个;今年3月29日,全市人大代表守水护水“六大行动”正式启动,8300多名个人大代表聚焦“一泓清水入库、一库碧水北送”重大政治任务,全覆盖开展清源、洁厕、净河等活动,共交办守水护水相关建议1069件,已落实835件,一大批水源区生态环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月20日至22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终点和起点的北京市海淀区、十堰丹江口市,联合开展了“守护水源地·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项活动。短短3天,两地20多名人大代表巡库、走访、视察、增殖放流、慰问最美守井人......“我们成立了守水护水代表联盟,建立了跨区域守水护水协同监督新机制。”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宝华说,“两地人大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共同为保护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献计出力。”

  法治护航,多部《条例》守护青绿

  “当初收到《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时,我以为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被罚1500元,现已全面整改到位。”近日,郧西县黄家河村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某谈起自己的愚昧行为,后悔不迭。

  今年3月18日,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胡某的养猪专业合作社一处沼液还田输送管道发生泄露,造成河沟污染,遂根据《十堰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对该合作社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不料,4月22日执法人员现场核查时,发现该合作社未完成整改。于是,执法人员再次援引该条例相关规定,对胡某处以罚款1500元的行政处罚。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说。近年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的重要讲话要求,切实加强生态环保立法,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核心水源地。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日,依法确定为十堰市生态文明日。2016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出台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从山体到地表、从大气到水源,十堰市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十堰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首部专门规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以源头防控、强化监管为主线,将十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等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填补了制度空白,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的一些突出问题,为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动4部条例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多次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相关部门督办整改扬尘问题98个、面源污染隐患20多个,治理裸露山体71.5万平方米,防治松材线虫病97万亩,法院、检察院依据4部条例起诉、审判生态环保违法犯罪15件29人,使地方性法规真正成为“长牙带电”的硬规矩。

  依法监督,擦亮绿水青山名片

  夏日傍晚的十堰城区茅塔河边,碧波潋滟,候鸟和鸣,就连路边公厕也自成一景。茅塔河是全省五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一,这条曾经饱受诟病的“穿城之河”,如今已旧貌换新颜,相关治理经验全省推广。市人大代表、茅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金菊介绍:“为治好这条河,市人大常委会3次实地视察调研,区人大机关干部、人大代表全员出动,查问题、提建议,督项目、催进度,整整忙了一年。”

  从牛头山森林公园的峰峦叠翠,到茅塔河、马家河等河流的碧波如画;从西沟乡的生态公路,到柏林镇白马山的曲径通幽;从城区随处可见的生态游园,到汉江河畔的诗意田园……在十堰,抬头见蓝,低头见绿,生态美景比比皆是。这背后,蕴藏着功不可没的人大力量。

  连续10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将丹江口库区4468平方公里面积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对10个三级流域片区、23个四级单元实施分级分类治理管控,开展湿地资源巡护4万余次,防范化解湿地生态风险167个,经验成效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充分肯定。

  近5年,先后对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10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企业560家,清理网箱18.2万只,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34家;推动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污水处理系统和河长体系,1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2811名河湖长常态巡河,2077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10万多吨危废物安全处置,水源安全隐患全面消除。

  综合运用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闭环监督手段,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强化监督刚性和实效,推动丹江口库区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水环境质量今年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10年来已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超过660多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6个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1.08亿。

  澄澄绿水,澹澹其波。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护好水源区、当好“守井人”中彰显更大作为,以法治之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韩俊、李明泉、韩玉砚)

  责任编辑:李靖


原文链接:http://www.hppc.gov.cn/p/348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