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成都市锦江区:“三护融合”精准发力 守护老城区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4-07-21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人大网

  

  锦江区,系成都市的老牌核心城区,自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贸易川流不息,有千年古寺大慈寺、也有中国白 酒“第一坊”,但囿于区域面积较小,发展瓶颈日益凸显,“如何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成为了锦江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的重点关切。履职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立足辖区发展实际、群众诉求,在产业发展护航、“一老一小”呵护、“漂泊”群体爱护三方面精准发力、高效履职,有效助力区域品质提升、民生福祉增进,老城区的幸福生活变得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用心护航产业发展助力焕发老城区“新活力”

  

  助力国际一流商圈打造。享有“中国商业第三街”美誉的春熙路既是外地人了解成都的第一名片,也是本地人感受潮流变迁的首要地标。锦江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老牌商圈发展,相关专委会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翔实报告,为锦江区构建春熙路时尚商圈产城规划新蓝图、大步发展首店经济、打造国际一流商圈提供有益思考。集代表之智,链接金融、法律等各类资源,为商圈楼宇配备“楼小助”服务队,坚持为楼宇企业解痛点、通堵点、破难点。针对商圈内部分楼宇企业员工“吃饭难”问题,所在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促成辖区社区食堂与需求楼宇打通“送餐通道”,为企业消除后顾之忧。全力维护商圈秩序、构建和谐消费环境,人大代表陈朝珍带领“孃孃”志愿者们走街进店、奔走一线,配合街道、社区开展文明劝导、义务巡查等志愿服务,持续擦亮“春熙孃孃”志愿服务品牌名片,让“来成都、游春熙、买全球、享幸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

  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锦江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立足人大职能优势,弘扬法治精神、保障法治供给、强化法治监督,全力助推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前哨站”作用,引导公众参与立法,先后为10余部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建议,实现立法民意征求直抵基层、直达一线。围绕锦江区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国际一流软件园发展目标,组织代表开展人工智能专题调研,代表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力度,听取区法院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品牌创建、强化诉源治理”的工作建议,2023年区法院在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挂牌成立“锦知·添翼”知产法律服务中心,常态化为园区企业提供问诊咨询、法律帮助,激活新质生产力“法治引擎”,护航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知产纠纷调撤率高达78.9%。

  

  

  

  聚力呵护“一老一小”助力提升老城区“幸福感”

  

  “一老一小”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锦江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整合代表资源、贯通监督力量,在监督相关部门完成9个老旧院落改造的基础上,助力打造“适老助幼”服务场景,近两年“一老一小”民生实事项目占比20%以上,“全龄友好”幸福图景在辖区徐徐展开。

  代表联动送温暖。近五年来,锦江区户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达3%以上,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立足锦江区老龄化问题实际,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调动各类行业代表资源,精准为老年人提供包括文化娱乐、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生活难题解决等多种贴心服务230余次。多次组织代表围绕养老服务、老年助餐网络建设、嵌入式养老示范点建设开展走访调研,“零距离”发现问题,“面对面”征求意见,为政府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截至2023年底,在人大监督、多方共同努力下,全区已建成50个老年人助餐点、8个包含了助娱、助医等多方位服务的养老服务综合体,辖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协同监督护未来。强化部门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研判全区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等多维发力、齐抓共管。加强“扶贫助残行动项目”民生监督,2023年该项目共为340名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36.95万元。持续围绕未成年人教育及相关衍生问题,各专委会根据各自职责,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听取审议工作报告等多种手段,对学位问题、“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空间优质均衡、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学生近视及常见病监测干预、法治安全进校园等实施协同监督,经过多方努力,锦江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品牌验收,有效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用情爱护“漂泊”群体助力留住老城区“人情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锦江区人大常委会紧扣民生工作主线,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助力政府多措并举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不仅关注解决量上的“有没有”,更加关注质上的“优不优”。聚焦待就业、新就业群体民生诉求,创新机制、链接资源、提供服务,让两类群体充分感受到政府、社会的温情和关切。

  点燃就业希望。“锦江就业超市”是锦江区人大代表票决而出的2023年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旨在为群众搭建就业需求即时收集、用工岗位精准推送、劳动权益实时保障、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就业服务平台。为推动该项目有效实施,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人大监督、代表监督、全程跟踪督办三大项目实施监督机制,积极推动相关承办部门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协调化解推进中存在问题,助力党委、人大、政府、代表、群众和社会各界在辖区稳就业方面实现良性互动。最终,项目交出满意答卷:累计服务群众2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全区登记失业率低于3%,困难群众就业率提升至93.58%,获评“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区”,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分享,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民生项目真正地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筑起幸福之“家”。为畅通民意诉求反映渠道、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人大工委在建立代表“家站点”履职平台基础上,配合人大常委会迭代升级的代表履职系统,全面运行“解民忧、码上应”线上履职平台,完善“主动收集、马上处理、跟踪问效”的建议办理闭环机制,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动代表群众联系日益紧密,让“有事找代表”成为群众共识。代表张艺文了解到辖区外卖员“热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困难后,向所在街道人大工委提出了“打造职工驿站”的建议,建议一经反馈便得到快速响应——春熙路街道人大工委整合多方资源,在人流量大、户外劳动者集聚的商业楼宇打造了提供饮水、热饭、充电、休憩等多种服务的24小时关怀驿站,让每位走进驿站的外卖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因工作亮点突出,春熙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接待了来自摩洛哥众议长、印度尼西亚国会议长的考察交流,得到全国、省、市人大的多次调研肯定。代表之“家”、驿站之“家”既成为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载体,又成为了群众的幸福之“家”,在锦江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全区106个代表“家站点”一体推进、多维发力,共同守护辖区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原文链接:http://www.scspc.gov.cn/jcrd/202407/t20240718_468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