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上 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四川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纪实
今年5月28日,英国知名考古学家、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来到三星堆。在大立人、纵目面具等国宝面前,这位足迹曾遍至全球的学者感叹:“这样的东西和文化我没见过,三星堆真的太独特了!”
同样在今年4月底,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等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苏母》登陆北京演出收获满满赞誉。至此,该剧首轮巡演已达31场。来自四川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双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独特的文化再一次被世界看见……
这是文化的魅力,也是历史的荣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系统谋划部署。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天府之国”四川底蕴深厚,文脉绵长。四川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行体系化构建、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系统化实施。
今年5月6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巴蜀大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绽放出时代光彩。
殷殷嘱托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蜀道蜿蜒、石窟密布……2024年5月30日晚,纪录片《蜀道问窟》登陆央视纪录频道,一展金牛古道上历史悠久的石窟文化。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专门前往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古蜀道,叮嘱“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意蕴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
对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关怀备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并以考古、历史文明研究等为主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全面深刻的阐述。
固本培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收获文化自信。2022年5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正确认识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尤其是系统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密不可分。“两个结合”重大理论成果,为我们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巴风蜀韵、文脉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厚望如山。四川的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牵挂于心。来川视察的文化足迹,遍布我省诸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了解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到汶川县考察“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更要传承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百亩古祠为何能够映照中华文化?皆因先贤智慧至今能启迪今人思考。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2023年7月在德阳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表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并叮嘱文物保护修复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点赞三星堆“文化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论述,成就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定力和底气;对四川的殷殷嘱托,指引了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研究阐释从历史深处汲取丰厚给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文明不断跃迁发展,总是要回溯来处,从历史与文化深处寻找奋发和前行的力量。
四川,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如何深刻认识四川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四川在顶层设计上高瞻远瞩,以政策支持保驾护航,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巴蜀大地从“人类史”到“文化史”到“文明史”历史脉络的梳理提供重要证据,也见证了“天府之国”的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的赓续绵延。
稻城皮洛遗址、资阳濛溪河遗址、遂宁桃花河遗址……近年来,四川发现的旧石器遗存点位超过200处,证明早在20多万年以前,人类就已在古代四川繁衍生存;广汉三星堆遗址、达州罗家坝遗址等遗址精美文物的发现,揭示了巴蜀文化的独特灿烂。
文物要保护好,也要不断研究和阐释,才能更深刻认识“何以四川”、理解“何为四川”、明确“四川何往”。
立足巴蜀文化核心、聚焦重大议题,四川高标准建设三星堆研究院、蜀道研究院和三苏研究院,全面构建三苏文化、蜀道文化、三星堆文化系统性研究宣传体系——
持续推动三星堆研究走向深入。2023年11月,三星堆研究院聘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担任学术院长,未来将组织全国40余家重要机构开展跨领域、多学科、系统性研究攻关,揭开三星堆遗址的更多秘密,展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蜀道研究院集纳中外多个跨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力量,致力于推动公众理解蜀道不仅是一条交通往来之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承之道,还是一条生态文明之道。
三苏研究院汇聚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人才,将解开“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秘密。
丹青著史,盛世修文。近年来,四川壮大研究主体,深化课题研究,加强开放交流,持续推进9家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和5家古文字研究中心建设,在全国首创构建弘扬中国精神、具有四川特色的中华文化研究阐发体系,寻找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如今,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天回医简》已整理出版;《巴蜀全书》完成结项,记录文脉绵延繁盛;四川正在推进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系列丰硕成果生动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提供了生动注脚,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024年5月12日,四川省川剧院再次响起苏东坡《定风波》唱段。此前,川剧《梦回东坡》在全国10座城市巡演,吸引观众近万名。
中华文脉绵延悠长,如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川剧是中华戏曲的重要瑰宝,一定要保护传承好。推动设立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名单、安排2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川川剧汇演、与重庆推进川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川剧事业再现生机与活力。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让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人们提供滋养。话剧《苏东坡》亮相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全国数十万观众齐聚线上线下;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活动全国圈粉、反响热烈。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023年盛夏,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闭幕式精彩绽放,9月首届金熊猫奖盛大举办,还有中国曲艺节、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国家级文化活动纷纷落地成都。巴蜀文化舞台熠熠生辉,四川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形成强大声势,更加激发起新时代担当文化使命、矢志赓续传承的坚定信心。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发布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各大博物馆接待观众8540余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火起来,四川不断创新创造。
展览丰富、特色鲜明。去年全省共举办常设和临时展览2000余个;“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近4个月展期吸引观众超140万人次,成为全国现象级文博特展。
科技赋能、展陈鲜活。通过裸眼3D,观众可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当年祭祀区考古发掘的情景;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穿越”到考古现场。
火起来的文物和文化,让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愈发真实可感。如今,“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下单文创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或“以非遗装点生活”,成为一种新风尚。
在传承弘扬的背后,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今年5月底,我省修订《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自贡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等;4月底,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加强石窟寺联合保护工作方案》《四川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联合保护工作方案》《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大力提升石窟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
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文化自信融入了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创”字当先巴蜀文化展现生机活力
今年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入“四川时间”。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兼具的桢楠林、预约人数爆满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场发布会,成为透视四川文化活力的窗口。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根植传统文化的沃土,四川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向外破圈,创新展示新场景。“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意大利开展,引来巨大关注。创造展览新模式,“万物有灵·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上,精美的3D打印文物复制品栩栩如生,VR视频等数字媒介展示的古蜀文明引人入胜。
文化“吸睛”的同时还在不断“吸金”。2023年,自贡彩灯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智利等19个国家71个城市点亮,全年文化出口首超5000万美元。“未来我们将在境外举办古蜀文明、大熊猫、蜀道三国等各种主题灯会,带动川菜、川戏、川茶、川酒、四川非遗同台唱戏。”四川文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世军表示。
四川文化扬帆出海擦亮名片,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转化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扩大四川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在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中,来自四川的24家企业和10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居中西部第一位。
向内深耕,传统文化展露勃勃生机。
创新传承方式,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传承手艺之余,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刻阐释,其作品频频被国际大牌相中。
创新销售模式,四川非遗在去年春节期间举办非遗传承实践暨直播购物节活动,平台投稿量居全国第二位,实现销售额1.5亿元。
创新产品业态,2023年,仅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度就超过1亿元。
以文化产业为抓手,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5月23日发布的“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深入挖掘三苏文化的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第13次登榜;“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中,以视觉科技助力文化遗址数字文旅项目建设的成都的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亮眼数据佐证产业发展良好势头:2023年四川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2724家,同比增长12.4%;实现营业收入563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全国高10.8个百分点。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9100万巴蜀儿女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华章。
原文链接:http://www.scspc.gov.cn/rdyw/202406/t20240603_465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民...
2024-11-24自治区领导在拉萨市调...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