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小站点”撬动“大民生” | 昔日“空心村”走出“黄金”致富路 吉首市马颈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赋能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人大网

  图片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遍布湖南全省城乡的10425个代表联络站已深深扎根、蓬勃生长。《湖南法治报》联合省人大常委会联工委推出系列报道《“小站点”撬动“大民生”》,记者将走进省内部分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各级人大积极探索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办法和途径,用人大代表联络站撬动民生大幸福,倾听人大代表零距离听民声、解难题、促治理、助发展的生动故事。

  图片

  隘口村万亩茶园。

  12月25日,湘西州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确定吉首市隘口苗疆茶谷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隘口苗疆茶谷景区位于马颈坳镇隘口村,藏于武陵山脉深处,距吉首市区15公里。12月19日,记者一行人来到这里,虽是隆冬,但一眼望去,山峦层叠,茶树成林,满是清新翠绿风景,恍若世外桃源。

  隘口村是湘西黄金茶发源地,全村共发展黄金茶2万多亩,年产值接近2亿元。大山里沉寂多年的“空心村”何以蝶变成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这背后离不开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助力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接续奋斗。

  近年来,湘西州人大积极发挥“联络站+”纽带作用,全州1044个代表联络站,8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围绕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茶旅融合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马颈坳镇结合当地实际,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赋能产业发展”特色模式,深化和拓展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图片

  驻站代表下沉接访。

  小茶叶成就“金饭碗”

  “我们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做起来了,现今我们要提升茶旅产业的品质,把隘口这张湘西的名片打响。建设一个标准化茶园是可行之举。”今年9月中旬,一场关于在隘口村建设一个标准化茶园示范点的讨论会上,村党支部书记、“省、市(州)、县(市)、乡(镇)”四级人大代表向天顺信心满满地说。

  说干就干。10月,马颈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争取吉首市相关单位的支持,扶持该村启动数字化茶园建设。目前,该村已经安装46个自动监控摄像头,建设1万亩绿色防控基地,完善茶叶质量溯源追踪体系。向天顺还将全村2万亩茶园划分为18个网格,配齐网格长,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长每天对茶园进行巡视,负责茶园质量管理。

  “湘西黄金茶品质优异,氨基酸含量高达7.8%,是其他茶品的两倍之上,茶多酚含量20%左右,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可达50%。”谈及黄金茶,向天顺异常兴奋。

  10多年前,隘口村曾是一个“空心村”。2009年,向天顺回村创办了吉首市第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2012年,向天顺首次当选镇人大代表,意味着身上的责任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学习的机会更多、接触面更广、获取各方面信息也更丰富。在履职的过程中,向天顺发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为实现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互促共进。2012年,向天顺首次在隘口探索出“红色股份”概念。依托湘西黄金茶产业发展,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结模式,村集体整合资金30万元注入苗疆茶叶合作社加工厂参股,合作社根据茶叶加工量进行分红。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全村茶叶种植面积从不足100亩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亩,曾经的小茶园成为今天的大茶海,也带动该村的研学、党建和特色民宿等多业态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3万元。

  从一家茶企到一片茶海、从一片茶叶到一个茶品牌、从一个茶文化体验中心再到主题游……不断被挖掘出的湘西黄金茶文化的丰富外延与深层内涵,见证了向天顺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铿锵脚步,并给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之前靠外出打工的收入养活全家,现在在家手工炒茶、茶叶酿酒就可以保障生活,日子更有盼头了!”村民张绍红办起了以体验炒茶为主的城门口家庭农场,成功销售干茶上千斤,酿制的茶酒广受欢迎,成为村里脱贫致富能人。

  “自从有了‘金饭碗’,外出的村民一个不落,全都回来了。”张绍红欣慰地说。

  图片

  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收集民情。

  助推乡村振兴结硕果

  迎着朝阳,步行在一条宽7.5米的茶旅公路上,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像一条银光闪耀的绸带从身旁蜿蜒而过。“这条河叫司马河,是我们马颈坳镇的母亲河。”同行的镇人大主席彭帅给采访组讲述了人大代表推动司马河河道综合整治纳入吉首市2024年民生实事的生动故事。

  司马河流经该镇3个村(社区),辐射5个村,是该镇3.1万亩茶园的灌溉水源地。今年5月初,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致河水泛滥,损毁了河道附近的茶园和蔬菜基地等产业及设施,群众在代表联络站表达了“对河道进行整治”的意愿。

  图片

  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

  群众有呼声,人大代表见行动。今年8月,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调研任务落在了隘口村人大代表向天顺、新湾村两级人大代表黄素萍、谭为等产业服务组的人大代表的肩上。

  “河道需要清淤吗?”“防护堤要修多高?”“河渠取水点要设在哪里合适?”为了找准症结所在,确保直达病灶根源。调研活动中,人大代表利用“赶场日”,把接待点搬到圩场、村(社区),直奔主题、直击问题,积极从“民声”中寻方向、找办法。

  “以前对河道整治只注重防护堤的修建,忽视了河道的清淤。这次我们充分采纳群众意见,在修建防护堤的同时,将河道清淤写进方案。”黄素萍说,在这次调研活动中,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度认同,都认为对司马河进行综合治理是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茶旅融合”品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目前,该镇高标准建有镇本级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分设村(社区)代表联络站21个,按照代表所属行业、结构、选区等因素,将69名代表分类全部编入镇、村(社区)联络站,真正架起了代表群众连心桥,解决了一批痛点难点问题。

  毛坪村俄里坳组路段完成路基抬高扩面改造,彻底解决雨天通行难问题。阳田村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路灯照明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5个村接通城市供水。农村公交覆盖全镇,极大补齐了乡村振兴发展短板,着力推动马颈坳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和煦的冬阳里,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绝美画卷。全镇湘西黄金茶提质增效,稳产面积6.5万亩,辐射带动全镇“茶、稻、蔬、果、林、养”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与茶旅、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卓有成效。湘西黄金茶博览园、司马茶居、东方红、武陵山区食药仓储冷链配送中心等一批州、市重点项目落地。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60万元。


原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646756/63/134023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