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禹州人大:“五字工作法”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 通讯员 周永辉)禹州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贸易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医不经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美誉。近年来,禹州市把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基本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仓储物流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图)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璐(左二)到中药企业调研

  近年来,禹州市人大常委会秉承“担当作为、开拓创新”理念,积极探索“专、研、督、合、评”的“五字工作法”,充分发挥人大在服务中心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全过程推进中医药产业守正创新发展。

  “专”字强责,共搭平台

  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市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市委书记任专班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璐任常务副专班长、市人大常委会2位副主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高新技术开发区分管副职任副专班长,下设七个工作组,县级领导任组长,明确责任、任务,抢抓中医药振兴历史机遇,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扎实开展“大走访”专题活动,为产业转型发展把脉问诊,完善顶层设计。通过深度调研座谈,广泛听取民意,参与组织起草《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4)》,构建出禹州中医药健康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链条蓝图;督促政府出台《禹州市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配套的奖补政策,明确各方责任、资金来源和用地需求方式等硬举措。

  通过人大代表提议案建议、邀请省市专家莅禹指导等方式,积极争取省、许昌市级层面的政策扶持;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争取国家和省市中医药建设项目和扶持资金,努力把国家政策用足用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日,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书记梁慧珍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我市中药材种植、育苗、加工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提出建立产学研基地,深化合作。

  一批中医药领域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在科技研发、成果转换、投产增效上下功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为中医药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如,市人大代表、河南盛世联邦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经理王辉弛在2023年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企业发展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借助自身企业发展,大力吸引行业人才,促进禹州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研”字发力,优化举措

  新时代中医药健康产业该怎么干?带着这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会同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乡镇(街道)等部门先后赴亳州、安国、樟树等地考察取经,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调研方案,成立了由常委会班子成员、机关各委室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人大代表组成的三个调研组,对全市中医药健康产业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根据调研对象、调研重点不同,综合采用听取汇报、现场考察、问卷调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召开16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乡镇政府及15个政府部门汇报会,先后到达7个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检查,把调研延伸到田间地头、选区社区、现场一线,明察暗访,全面掌握基本情况。

  督查调研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一个个问题直面难点堵点,一条条意见建议掷地有声,通过此次督查调研,共收集、梳理、转办13项意见建议,得到市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这些问题正在着力解决中。

  “督”字为本,提质增效

  坚持把人民满不满意做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加强审议、交办、反馈、评价相衔接的“闭环式”监督,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相关事项落实不力、效果不好的部门,限期重新办理,直至问题解决;对延期办结的部门,承诺整改措施和办理期限,实行限时办结销号。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由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表决,有力助推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按照“抓中间带两头”(通过培育壮大中医药制造产业,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市相关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情况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定期到药慧园、天源药业有限公司青蒿生产研发基地、华夏药材贸易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一线督导调研、协调解决问题,不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5月15日,邀请北京同仁堂(集团)考察团莅临禹州,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合”字为要,协同推进

  禹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盯问题,寓支持于监督中、倾情督办,市政府高度重视、倾力解决,形成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同题共答、合力破题,各级人大密切联动、同步工作,各级代表广泛参与、担当作为,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宣传惠企助企政策,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面临困难,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坚定信心、寻求解难举措。去年,在走访企业中发现质量检测是我市中药行业的薄弱环节,制约着中药行业整体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重点推动,市政府迅速行动,争取上级支持,协调落实。年初,市财政资金注资成立了禹州市德济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模式,以禹州市德济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与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河南省夏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璐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该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它的成立,补齐了中药材检验检测方面存在的短板,将对全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市人大常委会在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代表视察活动中,了解到金豫迷迭香公司种植技术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随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聘请清华大学博士研究员前来业务指导,根据迷迭香的生长特性和提取需求,研究改进迷迭香繁殖栽培技术;协调上级相关部门指导禹州制定发布《禹迷迭香种植技术规范》,以及全许昌市首个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禹白芷》。当前,金豫迷迭香公司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迷迭香种植基地,面积达1.5万亩,全年销售幼苗1200万株、加工干叶3000吨。

  “多亏了市人大的倾心帮助,使我们公司能够实现质的突破,在禹州安心发展、放心投资、底气更足!”金豫迷迭香公司董事长王玉龙说。

  工作中,禹州市人大常委会既注重站准监督角度,也注意把握工作尺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甄别问题、分类督办、重点推动、协调办理,全面推动问题解决,不当甩手掌柜。同时,坚持正面推动,协调媒体介入,宣传整改成果,突出政府作为,寓支持于监督的理念得到深入执行,全市中医药产业加速发展。当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万亩,中医药企业68家,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量达8万吨、交易额近40亿元。

  “评”字着地,求真务实

  将人事任免权与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宪法精神,完善落实对人大任命干部的评议机制,对政府职能部门年度工作开展专题评议,激励相关部门人员积极履职、建功立业。

  完善落实《禹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推进代表履职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代表履职效能。推动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建设,实现代表履职“一档一册一报告”(履职档案、手册、报告),将人大代表每年履职情况作为优秀代表评选和换届是否继续提名的重要依据。完善代表述职制度,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向其选区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评议和监督。实现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增强履职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中医药健康产业已作为禹州市首位度产业,实施六大工程,积极筹办“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第十三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加快中医药基地标准化、企业龙头化、市场现代化、药材品牌化、产业链条化建设,完善“有基地、有市场、有龙头、有品牌、有标准”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体系,重振“华夏药都”雄风。禹州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中医药产业的实践证明,只要把准中心工作的动脉,找准切入工作的点,干出推动解决问题的果,人大权威就会自然树立起来,党委、人大、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就会不断完善,有为有位有威的人大工作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编辑:王紫仪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3/06-08/1814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