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会”聚好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王承哲:构建双河道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发布时间:2024-03-10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 王紫仪)“发展满意不满意,到俺村里问一问”“中原医学科学城跑出‘河南速度’”“聚焦河南重点领域,加快成果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人代会上河南代表团的“好声音”一个接一个,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也带来了自己“构建双河道,着力解决黄河‘地上悬河’,永保黄河安澜”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

  什么是双河道?该如何建?

  “新建河道主要依托黄河历史故道,综合运用冲、挖、淤、排等自然和工程措施,采用先进、生态、绿色建筑材料再修一个河道,与现有黄河河道形成‘双河道’,是现有黄河河道的重要补充和有力协同。”

  王承哲说,在中下游地区构建双河道,一方面在平时蓄水开展交通运输、跨流域跨区域调水,汛期开展河道冲淤,极端气象和水文条件下能够保证双河道同时分洪,为黄河中下游安全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建河道的分流空间,让黄河从新建河道入海,再利用人工方式对现有黄河河道进行深挖、清淤、排沙、疏通,进而降低“地上悬河”的河床高度,不仅能够保持正常发挥现有河道输沙、行洪、蓄洪的主通道功能,还能够根治“地上悬河”问题。

  构建双河道将面临哪些问题?

  王承哲分析总结为水源、资金、土地资源以及移民安置等问题。

  水源补水——统筹解决新建河道的水源补水问题。按照“黄河及原有水系洪水资源为主、东线调水为辅、中线调水补充”总体思路,统筹好当地水与外调水。

  投资资金——统筹解决新建河道的投资资金问题。新建河道作为融分洪、通航、输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河道工程,前期调查、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及沿线改造涉及大量工程建设和正常运营投入,需要统筹解决相关资金问题。

  土地资源——统筹解决新建河道的土地资源问题。综合考虑河道占用、配套工程和生态防护,相关项目大量土地占用对保耕地、保粮食有明显影响,需通过综合利用、提质挖潜、城乡整治,统筹加以解决。

  移民安置——统筹解决新建河道的移民安置问题。新开河道沿线经过乡村、人口稠密地区,应结合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地方实际,实施积极的住房安置、就业安置、资产安置政策。

  为什么要建议构建双河道?代表算了六笔账

  第一笔账是“政治账”。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需要根治‘地上悬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王承哲说,治黄从来不是简单的治河文化,而是反映中华民族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文化。3000多年的历史洪流,黄河流域始终是我国政治中心,黄河治理始终是安邦定国的重要政治任务。

  第二笔账是“历史账”。

  一部治黄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艰辛奋斗史。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余次,改道26次,重大改道6次。

  王承哲说,历史上,类似于“瓠子决口”“铜瓦厢决堤”事件屡见不鲜。构建“双河道”,探索新路径,是新时期根本改观“屡治屡决”问题的重要课题。

  第三笔账是“经济账”。

  “构建双河道,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好黄河泥沙资源和肥沃耕地资源,而且还可以节约每年巨额财政投入。”

  王承哲表示,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综合效益下,沿线城乡和经济布局在水资源均衡配置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过程中得到更好优化,成为推进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第四笔账是“科技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代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我们新建黄河河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王承哲认为,规划建设“双河道”,围绕“新河规划建设”“双河道协同治理”“国家水网系统完善”,加快水沙调节、洪水利用、航道管理、生态治理等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及技术装备研发,有利于打造韧性、绿色、智慧国家水网。

  第五笔账是“生态账”。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从东向西逐渐减小,新建黄河河道,创造条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流量,将为沿线工业生产、城镇生活和农业灌溉以及干支流生态用水提供水源支撑。

  另一方面,通过新建河道的输水排沙功能,使沿线水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黄河流域沿线局地气候改善,也可以有效补充北方地下水“漏斗”,进而优化当地水资源条件。

  第六笔账是“枢纽账”。

  水运能耗仅为公路的1/6、铁路1/3,水运的碳排放量仅为铁路的33%、公路的7%。

  王承哲说,新建黄河河道,依靠黄河通江达海、河湖联动的独特优势,不断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的高效衔接,有助于加快建立以枢纽经济为引导、以稳定水源为支撑的重大生产力布局,进而为国家战略腹地和国防纵深腹地建设提供新空间。

  建议:将构建双河道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

  “由水利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科学审慎论证方案,既要算好‘六笔账’,又要算好‘长远账’。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王承哲建议,将构建双河道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大盘子,提早开展“十五五”前期研究准备,及时谋划和储备一批新建黄河河道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可实施、可操作、可落地的重大载体。

  同时,由科技部设立“实施黄河河道再造工程、永保黄河安澜”重大专项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将“着力解决黄河‘地上悬河’问题”列为重大课题,委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单位开展战略性、储备性、前瞻性研究,为构建双河道、推动党和国家黄河长治久安千年大计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4/03-10/193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