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勇攀高峰,为科创河南再添新彩 |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发布时间:2024-01-1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尹江勇 师喆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郑州隆重举行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干劲更足,纷纷表示要在“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已成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劲动能、鲜明标识”的今天,尽己所能多出成果多作贡献。

  攻坚克难,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不是我第一次获奖,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这么隆重的奖励大会。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自豪。”参加大会的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陈辉胸戴大红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陈辉和团队专注于高效功能有机膦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

  “谈到化学化工,很多人会想到污染排放。我们开发的催化剂,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能耗和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三废’排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他说。

  国外技术壁垒、生产工艺条件苛刻、长期依赖进口……工作10年来,陈辉和团队帮助不少面临“卡脖子”难题的企业摆脱困境。他所在的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传承了三代科研人,创始人提出的“做人做事,宁静致远”,时至今日还深深影响着青年科研工作者。

  “做科研就是要求真务实,服务人民。”陈辉说,新的一年,他要做的依然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瞄准国家所需、企业所需去创新。

  敢为人先,勇闯科研“无人区”

  7年前,张万民完成了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从原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退役,二是创业成立河南省猎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以前工作太忙,退役后终于有时间去专心解决难题了。”猎鹰消防董事长张万民说,百米以上高层建筑灭火难是消防救援中的痛点,相关技术手段当时在国内外消防救援领域均属空白。

  近乎从“0”到“1”搞研发,他全身心投入,有段时间甚至每天边输液边工作,气得老伴直数落他:“别人退休养生,你退役了玩命。”

  勇闯科研“无人区”,让猎鹰消防收获了“开拓者红利”。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灭火救援综合装备”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于2021年拿到了该类装备产品的首张“准生证”。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无人机救援装备在应急救援一线的广泛应用,为世界提供“河南技术方案”。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讲话中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勇于探索科学前沿”,深深引发了张万民的共鸣。

  “能通过科技创新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种幸福,这条路我要一直走下去。”他说。

  多育人才,科研“接力棒”不断传承

  “获奖不仅仅是荣誉,更是鞭策。”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晨阳说,严谨治学、潜心科研,多出成果、多育人才是他毕生的追求。

  “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量质协同机制与调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王晨阳参加完大会,感到肩上责任更重了。

  “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是优质小麦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王晨阳说,团队潜心攻关10多年,终于建立了“优粮基地引领区域发展+订单生产链接产业提升”的全链条发展模式与“教科推企社户”联合的全方位技术服务机制,有力推动了河南及全国优质小麦产量、品质和效益提升。

  作为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学科研之外,王晨阳打交道最多的是农民和麦田。从麦播到收获,尤其是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倒春寒等防控的关键节点,他总是忙得马不停蹄。

  “老师们十年磨一剑的静气和定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河南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康娟说,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接好接力棒。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4/01-12/1904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