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3-07-10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原标题: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打好助力科技创新“组合拳”纪实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专章进行论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为推动襄阳科学技术发展,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主动作为、依法履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我市资源向创新平台聚集、人才向科技一线集中、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充分彰显,法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推动系统谋划,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再攀新高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全面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相关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抓手,大力强化科技创新法治保障。聚焦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围绕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每年年初将科技创新领域相关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进行安排,采取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有力措施,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襄阳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22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59.5亿元,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4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5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300.1亿元,均稳居全省第二位。

  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提能升级,创新平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平台是吸引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组织市人大代表围绕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交办人大代表建议18件,以高能级创新平台赋能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招校引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10多家高校院所先后落户,引进组建了湖北隆中实验室、襄阳华中大研究院、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工大襄阳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湖北隆中实验室作为湖北省组建的10家湖北实验室之一,襄阳市从组织领导、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设立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在全省率先引入“赛马制”科研攻关机制,采取“先平行立项、后重点聚焦、优中选优”的动态淘汰竞争机制,支持湖北隆中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目前,湖北隆中实验室已发表高水平论文64篇,获批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24项。汽车高强轻质构件高性能精确成形技术等标志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台基半导体、回天新材料等企业推广应用。

  办理专项议案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深入企业现场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企业了解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最新的科技政策,及时掌握企业对科技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襄阳科技发展的现状。针对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创新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议案”列为2022年人大议案,督促政府部门聚焦企业创新难题,切实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22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745家,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38家,均实现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超卓航科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全省第九家、襄阳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昆仑号”千吨级高铁箱梁运架一体机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代表中国高铁建设“超级装备”的最高水平;航宇嘉泰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飞机座椅随全球首架C919一起交付东航。

  强化监督检查推进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速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必须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扎实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法全面实施,多次深入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实验基地、重点企业等开展监督检查,详细了解各地履行科技进步责任、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人员培养激励等情况。加强同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联、相配套的制度制定,推动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通知》《襄阳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重磅文件。聚焦全市先进制造业13条产业链及现代农业10条产业链,实施市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研发生产的“神舟”逃逸系统发动机动力源、飞船舱体密封件及消氢点火装置,成功护航神舟十四号和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


原文链接:http://www.bjrd.gov.cn/xwzx/rdgzyj/202306/t20230629_31500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