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丁奎岭:以“基础”筑“基础” 以“拔尖”育“拔尖”

发布时间:2023-03-2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认为大学要争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与先行者。”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围绕以“基础”筑“基础”,以“拔尖”育“拔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丁奎岭代表认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当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要成为集中区、自由区、融合区。”

  丁奎岭代表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做好“集中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助力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最有效、最急迫的切入点与着力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据悉,上海交通大学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制定实施了“大海洋”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了“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全力推进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研究基地和“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落地,构建了从科学到工程、产业全链条系统化科研体系。

  丁奎岭代表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做好“自由区”: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是揭示自然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重要途径,要打造新型的科技创新平台,“深挖”与“交叉”双管齐下,致力于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性成果。据悉,上海交大在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的支持下,对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张江高等研究院、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等,汇聚了一批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青年科技人才,已经产出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做好“融合区”:要探索实践企业“悬榜”、高校“揭榜”,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产学研融合的基础研究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共同设立产学研前沿探索基金等方式,面向未来推动中长期前沿科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基础科研攻关。

  丁奎岭代表指出,对于大学来说,博士后是人才的“蓄水池”,要加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为他们到国内外最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创造机会。

  “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源头’。要持续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层次,以拔尖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师范教育,有我国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仍需不断强化。”丁奎岭代表说,“发挥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可以为探索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带动区域教师素质提升的拔尖教师走出一条新路。上海交大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两年前率先成立了教育学院。”丁奎岭代表建议,选拔来自综合性大学、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毕业生,由教育专业导师、学科导师和教学实践基地导师组成联合导师队伍,改变传统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探索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303/e47ad0d3192e461d8a2c00ad7f2807a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