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全国工作 > 正文

新征程赶考路上的深圳人大答卷

发布时间:2023-03-04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人大

  原标题:新征程赶考路上的深圳人大答卷——2022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亮点回眸

  回望过去一年,一部部良法不断问世,凸显改革精神和民生情怀;一次次“法律巡视”敢于动真碰硬,护佑法之必行;越来越多人大代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一年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创新人大工作体制机制,在立法、监督、代表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过程人民民主焕发勃勃生机,在新征程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新兴领域立法屡开全国先河

  新年伊始,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坪山开启商业化试点,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根据前不久深圳发布的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圳要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到今年底全市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智能网联公交车将双双突破100辆。深圳的底气,来自立法的有力推动和保障。

  去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全链条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无法准入、无法登记、无法合法上路等关键问题。在条例实施首日,多家智能网联车企纷纷上路测试。许多车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为自动驾驶商业化提供了合法合规的路径,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法律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兴领域,亟需法律明确规范,深圳作为创新之城,这种需求更加迫切。包括《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在内,一年来,深圳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在新兴领域立法频饮“头啖汤”,受到全国广泛关注。

  《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是国内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攻关、场景应用、治理体系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性、探索性规定,允许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在深圳先行先试。《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进行制度设计,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后,深圳在大数据立法上再度发力,推动“数字引擎”释放更强劲动能。今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公布,这是国内首部细胞和基因产业专项立法,细化拓展性临床试验用药制度,为创新药上市建立便捷通道……

  深圳新兴产业实力雄厚,头部企业云集。这些屡开全国先河的立法,在保障深圳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体现深圳立法先行的姿态,为国家相关领域的立法探索经验。

  “高大上”立法走进寻常百姓家

  新的一年要立什么法,人大请你提建议!近段时间,围绕2023年立法计划,深圳市多个立法联系点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立法这种“专业事”成为群众的身边事。

  看似“高大上”的立法,其实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如何让最基层的声音直达立法机关?市人大常委会陆续建立了25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每一部法规制定过程中,通过这些立法联系点以座谈会、立法沙龙等形式征集意见建议成为“常规动作”。

  群众踊跃参与立法,提出的意见建议质量越来越高。过去一年,就有不少群众意见变成法规条文、政策措施。比如,去年7月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到大量群众、企业、医疗机构的建议,护士也能开处方、中西医可以“跨界”注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创新性规定,就吸收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金点子”。又如,去年9月1日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在基层征求意见过程中,非在编幼儿园教师收入低、流动性大是大家反映强烈的问题,困扰学前教育发展。条例吸收大家的意见,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参照中小学教师收入合理确定。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深圳市各立法联系点收到立法机关的意见建议达到1000多条,这些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尊重和认真研究,数百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生动践行、发展着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法律制度的牙齿充分“咬合”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做好立法工作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作为工作重点,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地“咬合”。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高擎“法律巡视”的利剑,对《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题询问等等。执法检查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推动这两部与深圳创新发展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规落地生威。

  一些法规执行中的问题在执法检查中得到推动解决。比如,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不少居民反映,厨余垃圾破袋过程容易脏手,还常常造成桶点周边臭味大。执法检查报告建议探索创新投放方式,通过终端设备对厨余垃圾中的垃圾袋进行破袋。这个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同。当前,市城管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进厨余垃圾末端破袋技术,提升市民分类投放体验感。待该技术成熟,市民将实现倒厨余垃圾不用自己破袋。

  如同一个人需要体检才能尽早发现身体哪方面出了毛病一样,法规也需要体检避免“带病上岗”。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这也是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立法中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立法内容是否有可操作性以及立法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等问题都是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评估,为今后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探索对政府部门“一把手”开展依法履职监督

  去年初,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6位市政府工作部门“一把手”依次走上报告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过去一年依法履职工作情况,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满意度测评。这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尚属首次。

  对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依法履职监督是市人大常委会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一次探索,以改变长期以来“重任命、轻监督”的现象。

  率先走上报告台的6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盘点”了过去一年依法行政、落实人大决定决议和审议意见、议案建议办理和支持代表工作、主动接受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不仅“晒”出工作成绩,也直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一位常委会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报告,其实也是一场法治政府建设的比拼。比的不仅是各位局长、主任的个人成绩,更是整个部门一年来依法履职的成效。

  根据计划,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将选取20%的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依法履职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确保一届之内,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市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正职都向人大报告履职情况,接受测评。这项创新之举将督促获任命干部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公仆意识,更好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使命。

  当好经济稳进提质的“助推手”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将稳经济、促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密集展开一系列调研、视察、座谈、问政等活动,发挥人大职能作为,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兴则经济兴,想要“稳增长”,先要“稳企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率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挂点企业走访调研,并召开调研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深圳市人大代表活动月将“助企兴业”作为重要内容,共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参与走访、调研、座谈等助企兴业活动100多场次,走访企业逾千家。在摸实情找痛点的基础上,人大代表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出不少“金点子”。据统计,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收到57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报送的助企意见建议1114篇,收到市各代表专业小组助企专题调研报告7篇,涉及营商环境建设、惠企政策落地、人才引进、企业融资等方方面面,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民生实事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

  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大礼包”。过去,“礼包”的内容由政府直接“拍板”,去年的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民生实事的产生过程作出创新——由400多名市人大代表从12项候选项目中差额票决确定10项民生实事项目,这也是深圳市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年度民生实事。

  民生实事票决产生后,项目是否真正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市区人大代表分成小组,通过组织视察、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截至去年底,这10项民生实事35项具体任务全部完成,多项指标更是超额完成。市人大代表纷纷点赞民生实事由过去的“政府自己定自己办”到“大家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转变。

  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鲜活深圳经验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代表履职天地更广阔。过去一年,深圳市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增至245个,街道层面代表之家增至77个,各个选区、商圈、企业、写字楼等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点增至664个,还根据行业特点,设立绿色产业、生物医药、中小微企业等专业联系点。全市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走进这些“家、站、点”接待群众,推动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代表的“好声音”更加“掷地有声”。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支持人大代表通过约见政府职能部门、专题询问等方式,“面对面”开展监督;选取部分建议答复情况组织“回头看”,推动代表建议答复和落实工作“双满意”。

  不断探索基层人大工作新路径。去年,已是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四年举办基层人大创新案例交流推进会,“晒”出创新成果,分享创新经验。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报告履职情况、代表与局长面对面解决民生难题、街道选民代表会议票选民生实事等一批创新案例由此得到推广。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专家在点评时认为,这些创新案例以改革创新“小切口”推动人大工作“大变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丰富鲜活的深圳经验。


原文链接:https://www.zjrd.gov.cn/swdt/202302/t20230223_947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