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历史沿革 > 正文

小令长调家国情

发布时间:2023-02-04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郭敏

  宋词蕴藉、彰显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之精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之瑰宝,滋养我们性灵、促使我们前行。

  词发展成熟于宋代。毛晋在《宋名家词序》中称:“夫词至宋人而词始霸,曼衍繁昌至宋而词之名始大备。”王易在《词曲史》中更进一步说:“入宋则由令化慢,由简化繁……上之可寻圣贤之名理,大之可发忠爱之热忱……合风雅骚章之轨……可抗手三唐,希声六代,树有宋文坛之帜,绍汉魏乐府之宗。”

  宋词何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呢?夏承焘先生在《读词随笔》中说:“词体破律诗的整体而为散体……参差错落的长短句,又构成它自己特有的和谐的整体……适应乐曲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特点,唱起来美听动人,因而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其门人、当代著名词学家周笃文先生的《周笃文诗词论丛》中《宋词艺术新探》一文写道:“这同它为吟坛提供了一种与诗迥异、充满乐感的新体式、新技法、新意趣和新的美学诉求分不开。”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词从小令到长调的发展,不断扩容、升级。苏轼不仅把本来属于诗歌的“言志”内容写到词中,而且把散文句式、语词用在词里,并独立于曲。周笃文先生在《略论稼轩词的原创性》中说:“本为伶工乐师酒边花下演唱的流行小调,后经文士的加工,日趋雅化,如《金荃》……诸作,流誉至今……至苏东坡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摆脱绮罗香泽之套路……题材大为开阔。”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它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南渡后的词作者,无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以各自不同的角度与方法展现家国情怀,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李清照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词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他的人生充满英雄业绩而又宦途蹉跌,爱国壮怀构成了他620首词的底色。“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石破天惊,开千古未有之词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作沉雄豪迈。

  周笃文先生曾说:“稼轩是一个有至情与大爱的人。笔之所至,随处发露,都有奇彩。”如他晚年在镇江知府任上写的《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面对着浩浩东去的长江,他怀念起大禹拯民于水火的大爱与牺牲精神。他作下《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一词勉励友人,希望这位知州多为老百姓做好事。在一首《浣溪沙》中他还说:“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时刻挂念着百姓疾苦是辛词的一个重要内容,且语言更加自由解放,比如《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彰显了家国情怀的鲜明特色。

  宋词是一座精美辉煌的文学宝库,它凝聚着两宋词家的才华和爱国之心,我们感受文化自信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家国情怀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将在社会建设、国家统一、实现世界大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抗战时期,万千师生一路教学不止、弦歌不绝。浙大西迁贵州,不仅创造了各学科丰厚的收获之奇迹,而且还成立湄江吟社,将文化的种子产生出更多的力量,被称为“一次荡气回肠的文化长征”。据《抗战时期西南的文化事业》等著述记载: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的李青崖于1937年到贵阳,担任大夏大学国文系主任,不仅坚持名著的翻译,还和谢六逸、蹇先艾等著名作家团结贵州文艺界加强抗战宣传。1942年,叶圣陶等人路经贵阳,应花溪清华中学邀请到校作“国文之学习”的谈话。1944年,黄齐生携王若飞参加著名民主人士的晚会,作下《沁园春·和柳亚子》。艰苦岁月里老一辈家国情怀和使命责任感强烈激励着我们。

  新中国成立后,夏承焘先生作为一位饱经世乱的学者,以饱满的热情表达着家国情怀,如其《玉楼春·北京看节日焰火》云:“……欲招千载汉唐人,同俯一城歌吹海……”,还有《好事近·原子弹爆破》:“……海东回首赤旗高,扶桑满红旭……”。周笃文先生继承文脉,创作的《齐天乐·曹妃甸放歌》词云:“海疆福地曹妃甸……造地吹沙,深洋筑港,伟矣中山遗愿。百年梦醒……共齐声礼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以家国情怀凝聚起磅礴力量,让梦想不再遥远!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635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