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求《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见
《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次审议。现予以公布,欢迎于2月5日前提出修改意见。
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原始创新
第三章 技术创新
第四章 产业创新
第五章 区域创新
第六章 人才支撑
第七章 体制机制创新
第八章 创新环境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的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环境等创新型省份建设活动。
第三条创新型省份建设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做好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组织、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创新型省份建设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投入创新型省份建设活动,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章 原始创新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支持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战略性前沿基础研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第七条 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省人民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支持国家实验室聚焦国家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管理新体制,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省人民政府应当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区,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
省人民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应当共同推进滨湖科学城建设,加强规划设计,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和有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进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支持大科学装置接续升级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等研究院建设,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运行,推动与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群等的深度融合。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和有条件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和高峰学科。支持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学科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支持跨校跨院整合提升优势特色学科,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共建高峰学科。
省人民政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出资、捐资等方式独立举办或者共同举办非营利性的高水平研究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科技人员开展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独立研究和创新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比例不低于立项总数的二分之一。
鼓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有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等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基金,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第三章 技术创新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取得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创新完善公开竞争、择优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方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高效性。
鼓励、支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聚焦本地产业发展重点和需求,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制。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单独或者合作在省外建立研发机构、离岸实验室和技术合作平台,参加国家重大科研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第十五条 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技术开发和转让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
逐步提高科技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科技研发、收购创新资源、业态创新转型等相关费用,经认定可以视同考核利润。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在承担政府项目、职称评审、引进和培养人才、申请建设用地、投资融资服务等方面,可以参照适用科研事业单位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七条 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或者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相关技术标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卫生健康、生物安全、医疗技术装备等领域科技创新,布局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预防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资源与环境、文化创意、节能减排、公共安全、防震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应用先进创新技术及成果。
第四章 产业创新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安徽创新馆建设,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和省市县三级覆盖、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技转化服务体系。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牵头组建省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成果转化等。
鼓励、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育成中心、初创产业园等科技成果熟化、工程化载体。
鼓励、支持各类投资基金参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前期研发,企业科技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项目研发,企业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以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第五章 区域创新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围绕创新资源统筹布局,加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普惠共享。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和有条件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和各具特色的开发园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全省产业创新发展。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为民惠民。
第六章 人才支撑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鼓励、支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市场化方式引进人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依托省内外引才引智机构,集聚海内外科技人才,并依据为本省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择优给予激励。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集聚省外优秀人才。
省外人才来皖短期研究或者工作、带班指导或咨询等,引进单位可以按照约定支付劳务报酬。支付的劳务报酬不列入单位绩效工资和工资总额基数。
对柔性引进来皖工作并作出贡献的人才,可以参与申报本省各类人才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推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长期稳定支持和接力培养机制。特别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可以主持或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破格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评聘。
第二十九条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研人员兼职。
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创新、在职或者离岗创办企业,推动创新人才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创业。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完善人才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优惠政策。
细化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依法提供永久居留和证件签证便利服务,对外籍人才依法给予国民待遇。支持有条件的市人民政府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
第七章 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科技、产业、投资、法律等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委员会,在编制实施重大战略规划、制定重要科技创新政策、作出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决策前听取其意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高端智库、咨询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本级财政性科技资金,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后补助、稳定支持等方式,通过资助、贷款贴息、奖励、基金等多种形式,支持科技人员、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活动。
鼓励探索实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扩大财政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负责人预算调剂权、经费使用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拓宽项目直接费用列支范围,科研项目劳务费预算不设比例限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可以依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社会保险补助可以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
第三十三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时,应当依法采用综合评分,不以价格作为唯一评审指标,不得采用抽签、摇号等方式预选、确定中标人。
对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非招标方式。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化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程序和内容。科研项目评估、检查、审计结果的信息应当实现互通共享。
第三十五条 对于财政性资金资助的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创新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经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可以允许该项目结题。承担该项目的单位或者个人继续申请利用财政性资金的创新项目不受影响。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科研伦理审查制度和信息公开、举报投诉、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
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科研诚信档案。诚信档案记载事项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科研成果奖励的依据。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依法保护企业家拓展创新空间,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第八章 创新环境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探索建立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发起设立或者参与设立创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引导基金和科技担保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扶持初创期和中小微企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公益性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方式,开展融资。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设立专门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科技保险、成果转化和科技担保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和运用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学普及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科学普及理念和模式,支持科学普及作品创作和产品研发,提升科学普及服务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根据自身特点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者展览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建设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鼓励、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面向社会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的,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并及时向所在地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第四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贯彻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念,增强创新自信,营造鼓励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科技人员应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科技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增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科技风险的能力。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科技部门建立健全创新型省份统计制度,监测、分析和评价创新型省份建设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考核制度,推动、激励创新型省份建设。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原文链接:http://www.ahrd.gov.cn/article.jsp?strId=2e33910aba844ddfa7b0cbd5e8558ab9&strColId=f69d3407bf0b4333a78d8252f4d24261&strWebSiteId=1448865560847002&
最新加入
2024年商丘区域蓝...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