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张兆安:上海经济仍然会回归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发布时间:2022-06-17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人大

  进入6月,上海着力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落地落实。疫情影响之下,企业如何打造自身新的竞争力?未来上海经济发展会有何变化?就此,人民网上海频道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研究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研究员

  

  企业复工复产会面临哪些挑战?

  主要面临四方面困难: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业务链

  “两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行动方案》,提出了八个方面、50条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为6月1日开始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张兆安表示。

  张兆安认为,当前来看,企业的复工复产还面临着一些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链发生困难。由于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基本停止,企业还需要支付员工工资等一系列成本,因此,尽快给企业注入资金和减轻各种负担,显得刻不容缓。二是产业链遭到阻碍。由于疫情的冲击,使得在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一个企业能否复工复产,还取决于整个产业链能否做到同步的复工复产,因此,目前要特别强调全产业链复工复产。三是供应链的不稳定。由于物流不畅,再加上物流成本因疫情而高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企业复工复产的成效。四是业务链受到损失。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有的企业流失了订单、减少了客户,复工复产之后能否全部追回也有一定困难。

  张兆安表示,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这次助企纾困50条政策,就是要通过“缓免减退补”的抓手,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即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多管齐下,帮助企业攻坚克难。

  企业如何打造自身新的竞争力?

  五个“把握”五个“抓好”练好企业内功

  张兆安认为,这次疫情,确实对上海的各类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推动了各种线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催生出了一些新产业、新行业、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

  “对一家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尽快实施复工复产,尽可能减少因疫情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去打造新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新发展。”张兆安建议。

  怎么打造新的竞争力?张兆安认为,不同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做法,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不断练好企业内功。

  “从战略上讲,要把握好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科技进步特征,把握好产业发展趋势,把握好市场发展变化,把握好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张兆安看来,这五个“把握”做到了,企业就不容易迷失方向,就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点。

  “从战术上讲,要抓好技术创新,要抓好品牌建设,要抓好经营管理,要抓好市场开拓,要抓好竞争力提升。”张兆安表示,这五个“抓好”做到了,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上海经济发展会有何变化?

  “上海经济仍然会回归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疫情反复影响之下,各方如何助力提振上海经济发展的信心,经济发展会有何变化?张兆安认为,这次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但是,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大上海保卫战,终于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上海开始进入了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因此,有理由相信,上海经济仍然会回归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主要体现在:对政府来讲,正在全力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和市民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对企业来讲,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50条措施已经出台,助企纾困的各项举措正在陆续实施,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广大市民来讲,为民解忧各项举措正在实施,各项公共服务正在恢复正常。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提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疫情反复影响之下,上海经济发展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张兆安认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疫情因素,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必须“两手抓”和“两手硬”。下一步,上海要在严守不出现规模性反弹底线,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既要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又要全面恢复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由于这次恢复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可以设想,在疫情过去之后,应该可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进入到相对稳定状态。三是由于到年底还剩下不到七个月的时间,因此,保持上海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四是由于疫情影响,上海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产业链供应链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但疫情之后,也会形成一些新的产业链供应链。

  如何把人才吸引到上海?

  “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参与到上海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来”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此轮疫情之后,如何把人才吸引到上海?张兆安认为,在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不论是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还是品牌培育和竞争力提升,说到底,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全力支撑,而这一切,又是与一个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密切相关。

  “从这个高度出发,在这次疫情之后,上海可以把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与更多地吸引人才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参与到上海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来。”张兆安建议。

  为此,张兆安建议从四方面入手:一是要继续推动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形成强大的“全国人才高地”和“国际人才高地”。二是要继续完善好“上海人才发展主要指标”,通过与国际国内的对比,找出上海的不足,推出完善的对策。三是制定优惠的政策、营造良好的事业平台、给予特定的生活待遇、推出“安居”工程,改善城市软环境,使得上海能够广纳天下人才。四是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不断地完善上海人才引进的落户政策,让各路人才能够近悦远来,人尽其才。


原文链接:http://www.spcsc.sh.cn/n8347/n8378/u1ai2468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