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历史沿革 > 正文

农学博士龙友华: 与猕猴桃的长跑

发布时间:2022-05-21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龙友华在猕猴桃基地工作。

  (受访者供图)

  “不是在教室,就在地里。”这是龙友华学生对他的评价。一头顾教学,一头顾猕猴桃技术研究,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龙友华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脚步,忙碌成了他向前迈进的推动力。

  与猕猴桃的“不期而遇”

  龙友华与猕猴桃的缘分始于2004年。当年,修文县猕猴桃由于受市场管理及溃疡病影响,种植面积骤减,果农们损失严重,当地猕猴桃产业停滞不前。修文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焦急地找到龙友华,请他帮助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龙友华与同系两位老师前往“把脉问诊”。他发现,修文县种植猕猴桃面积虽广,但都是个体种植,没有成片规模,加上管理不当与缺乏科学技术种植,修文猕猴桃个头小不说,产量也很低。

  溃疡病堪称猕猴桃“癌症”,且传染性极强,至今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治愈,只能在栽种培育时做好防护工作。面对眼前的难题,龙友华团队分工合作,检查发病情况、请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多举措多方法终于让溃疡病在树群中停止传染,也因此救回许多正在生长的树苗。自此,当地果农们开始转变看法,也越来越信服科学种植的方法。龙友华也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下决心调整方向,专攻猕猴桃种植的研究。

  光解决溃疡病的问题是不够的,怎样能让这个产业发展壮大是龙友华一直思索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龙友华向修文县相关单位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当地根据这份报告开始着手改造老果园。2008年,改造成效显著,猕猴桃产业扶贫的效果也日渐凸显。修文猕猴桃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这样的变化使得修文县开始集中精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龙友华团队也因此在当地设立了扶贫示范点和实验室,开启了与猕猴桃产业的“长跑”。

  2009年,龙友华无偿给修文县做了《“十二五”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省扶贫办下发400万资金用于修文猕猴桃老果园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其他工作。此后,龙友华团队不断升级技术,成了果农们的“智囊团”,龙友华也被农户们起了个外号,叫“猕猴桃大王”。

  边追边跑的求教之路

  成为农学博士,一边教书一边回到农村和土地打交道,这是龙友华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

  龙友华从小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警察或者军人,但因高考发挥失利,被调剂到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根本不知道植物保护是什么意思。

  20世纪80年代,农村存在的“固化思维”让农学专业并不那么受欢迎。龙友华就是被“固化思维”围困住的那一个,“学植物保护出来之后能干点啥,可以做哪些工作呢?”上大学机会难得,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复读,龙友华硬着头皮来到学校。但因对专业提不起兴趣,导致龙友华期末考试排名倒数,成为老师“格外关注”的那个。为了“挽救”自己的面子,从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开始,龙友华把时间都花在钻研专业知识上,成绩大幅提升。

  大学毕业时,龙友华凭借优异的成绩而留校。1993年,龙友华因专业优势被调去学校下属的农药科技生产企业负责管理工作。尽管在新岗位上收获了新经验,但龙友华没忘记初心,仍然想回归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上来。1997年,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新的环境带来了新机遇,为了回归教学,龙友华决定读研,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经过努力,1999年,29岁的龙友华重返课堂,回到贵州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走向教学岗位时,龙友华已经30岁,对比同龄、同班的同学,不少人已经在专业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而自己才从新的起点上刚刚出发,龙友华感到些许焦虑,但是面临新的岗位,首先要做的是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方法和内容。直到2004年,龙友华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依旧“空白”,与猕猴桃的“不期而遇”让龙友华找到了新的目标和攻克方向。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攻读博士是在龙友华获得在职研究生学历后的第13年。

  2013年,因想在科研方面获得更大提升,42岁的龙友华考上贵州大学农学院的博士。从抗拒专业到博士学位的攻读,龙友华花了20多年的时间去寻找农学专业的现实意义。丰富的农村实践经验,让他的课堂也十分“接地气”。

  “上龙教授的课真的非常辛苦,但是收获也很大。”说这话的是龙友华的学生莫飞旭。莫飞旭记得他们刚入学时,龙友华便带着大家到基地里观察、学习,积累实战经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背着20多公斤的喷雾器走进果园基地。“当时我们班有几个个子比较小的女生,背着重重的工具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但是回校后做汇报,她们的报告是非常不错的。”面对学生的“诉苦”,龙友华表示很无奈:“我很心疼学生,但是坐在教室里对于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以后他们出去面对的是千百个农村家庭的生计和心血,大意不得。”

  2017年11月,贵州大学启动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得知消息,龙友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走出去,咱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该派上用场了。”在老师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学生们积极响应,莫飞旭便是“博士村长”计划中的一员。

  在田地里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除了教好书本知识,龙友华提倡把课堂搬到野外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在大地上。同时,龙友华认为自己也是不断向大地请教的人,在不断和农户打交道过程中,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这是农学院助农团队的口号,龙友华作为其中一员,当然也不能掉队。成就这一切的最大动力,都来自于农户对于好日子的渴望。

  现在,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势头正旺,产品远销国外,品牌也越做越强。但龙友华觉得还要继续追赶、继续奔跑,如何助力全省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如何在科研上取得突破,都是当下龙友华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55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