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21%、提高0.1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59.5%、提高0.9个百分点,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重庆市聚焦‘科创+产业’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营造创新生态有新变化
(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事项化、清单化分解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决定》127项任务,修订《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编制《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深化部门协同、市区协商机制和季度调度会、片区工作会制度,每季度发布“创新活跃指数”,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站位更高、视野更宽、信心更足、举措更实、成效更大。
(二)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制定高水平创新平台人才发展措施,实施博士“直通车”、博士后定额资助科研项目,在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康佳光电研究院、市中药研究院实行“一企一策”人才政策,开展科研人员“减负行动2.0”,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两院”院士累计18名,遴选重庆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418人、团队93个,新增外国高端人才(A类)344人、累计1310人。
(三)科技创业更加活跃。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10个,入孵企业团队3275个。新增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累计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99家,集聚“双创”团队2万余个。重组科技投资平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3.52亿元、增长53.4%,创投基金投资项目1436个、金额180.6亿元。出台成果转化“24条”,遴选20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设“易智网”等“线上+线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举办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170余场,技术合同交易额310.8亿元、增长103.6%。
(四)开放合作积极有效。新增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累计6个,联合实施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项目35项,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4090台套,实现“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8项服务互认。与新加坡、匈牙利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中国—瑞士科技创新精准合作“云对接”成渝专场活动,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我市首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快响小组(重庆)作用,23个科研项目纳入中央军委科技委立项。
二、构建创新平台有新气象
(一)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提速,制定《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化落实“五个科学”“五个科技”部署五区联动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加快推进,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等建成投用,累计引进建设新型高端研发机构26个、科技创新基地184个,实施“金凤凰”人才政策,重庆英才卡持卡人数增至527人,建成博士后工作站33个。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引进建设开放式国际化研发机构10家、累计40家,西北工大重庆科创中心等研发机构建成投用,汇聚全链条全要素创新服务的融合创新中心投入运行,支撑引领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发展。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构建以重庆5G产业园、智慧广阳湾数字孪生平台等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承载地。
(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加快落地。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长江模拟器、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无线能量传输及环境影响科学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编制形成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建设方案。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市畜科院获批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获批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4个、累计32个。“一室一策”优化重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新引进中科院软件所、机械研究总院等知名创新机构16家、累计104家,落地建设研发机构64家,汇聚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实施研发项目547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13个,加快与本地产业融合发展。
三、支撑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
(一)高新区发展态势良好。新增梁平、垫江、黔江、秀山4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高新区引进萨博电动车产业园、吉利科技等一批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近万亿元。
(二)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新增科技型企业10568家、累计36939家,增长40.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86家、累计5108家,增长21%。遴选100家培育企业、10家重点企业清单化推进科创板上市,山外山科技公司上市申请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
(三)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编制基础研究行动计划,修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我市用于基础研究的财政经费增长14.9%,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项、资助经费4.78亿元,国家杰青项目4项、国家优青项目12项,增长45.5%,在肿瘤免疫、干细胞移植、镁塑性变形、金属强化、低能电子显微镜开发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理论突破。编制科技进步路线图,快速响应、揭榜挂帅方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国内首个130纳米硅基光电子全流程工艺服务平台、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
(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深。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8.2%。突破远程无人泊车、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关键技术,开发C385全新纯电动汽车、CS75燃料电池SUV,开展智能新能源汽车、C385F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破车规级芯片设计、5G通信射频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电控汽车芯片等产品,着力推进超高速高端模数转换器IC技术等研究,掌握一批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十大新基建”“十大应用场景”,累计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722个,突破光电混合人工智能芯片、视频定位等核心技术,形成山地城市道路场景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技术隐私保护两套社会实验方案,推动智能产业自主可控。8个Ⅰ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2个Ⅰ类新药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智飞生物、中元汇吉等生物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落地科技创新政策,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8922293587155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民...
2024-11-24自治区领导在拉萨市调...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