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黄帝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发布时间:2022-04-04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没有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文明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内生动力,也不可能有如此美好的发展成果。那么,作为中国创世英雄、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振兴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他首先在2014年5月召开的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命题。接着,又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然后,他又在党的十九大上进一步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旨、主调、主线。

  在2021年中央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问题又发表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意见,创造性地、系统地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特别是建设和发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站位、新境界、新思想、新谋略、新理念,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有了新的理论、新的战略、新的遵循。他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他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讲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形成、发展、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还特别强调说:“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对炎黄华夏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强调和高度的评价。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民族”的称谓,在清朝末年一些学者的著作中开始出现。而实际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就已经存在,是由散到聚、由分到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形成的。从远古时期起,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开始人们大都生活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两大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因此,黄河、长江被中华民族称之为“母亲河”。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其在中国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有历史文化、特别自然环境、特出价值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个根和魂主要指在黄河中下游形成的中原文化、黄帝。

  五千多年前,处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无数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民族、部落,在长期的交往、冲突中,不断地生存、消亡、发展、演变、分化、融合。其中有几个大的部落集团势力最强,如中原地区的炎帝集团、黄帝集团,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东夷集团,长江中游的南蛮集团等。根据《史记》记载,黄帝集团与炎帝集团在阪泉大战中,黄帝战胜炎帝,结成黄炎联盟,形成势力更强的黄炎集团。又经过涿鹿大战,黄帝擒杀蚩尤,于是黄炎集团与东夷集团的余部融合,使黄炎集团进一步壮大。接着黄炎集团南下,再与南蛮集团融合。在这个基础上,黄帝“合符釜山”,与古中国人气最旺、经济最活跃地区的各大小部落结成广泛的部落大联盟,统一了中原及周边地区。随后,黄帝及其后继者采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措施,推动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过渡、演变,使这个庞大的部落联盟初步显现出多元一体的民族架构的社会雏形。就这样经过黄帝及黄帝家族的后继者颛顼、帝喾、帝尧、虞舜、大禹近千年的兼并、融合、开拓、发展,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原先的部落联盟即邦国联盟结束,多元一体的王朝国家在中国大地上正式诞生。此时,具有共同语言、文化、习俗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开始形成,与华夏族同时存在的还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夷”族群。其中,由于华夏族文明发展程度比较早比较快,族群规模大、影响广,与周边各族群在经济、政治、文化上交流融合频繁,所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架构的社会形态开始明朗起来。经商、周并春秋战国,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推进,开创新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车同轨”;统一全国度量衡;“书同文”,把原有列国的文字统一起来;“废封建,立郡县”,废止原有的割地分封,建立起中央集团的政治体制。这样,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国多元一体民族结构的社会形态稳步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汉承继秦制,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政体,在长达400多年的历程中,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朝各族经济、政治、文化较之秦朝更加发展,更加进步。在同一个政体内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交往、交融十分密切,即使政体外,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交流、交往也不间断。在这相识、相通、相融的过程中,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人的影响得到不断扩大。汉人在其他各族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开始具体化,于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先民被周边各族民众称之为汉人、汉族,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先民也自称汉人、汉族。这样,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称谓在汉朝以后,慢慢形成。于是,华夏民族发展成为汉族,使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民族架构的社会体系这一基本形态开始确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群体的自在实体已基本形成。在以后中国社会近二千年的发展变化中,不管战争还是和平,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架构的社会形态始终不变,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群体的实体存在始终不变。经过中国社会五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和进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黄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壮大中的伟大作用

  黄帝,出生在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史学界把这一时代称为“文明曙光时代”和“英雄创世时代”。黄帝是这一时代的创造者和主导者,被世代中华民族尊为“创世英雄”和“人文始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一系列无人可以替代的伟大作用。他继承了前人的文明成果,又大力推进新的文明成果的创造,中华文明曙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出现在地球东方,中华民族的婴儿在他的怀里哇哇啼叫。他的伟大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开创作用。中华文明开创的起点,在五千多年前。黄帝作为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的主要执政者、中华各族群众主要领导者,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生等多方面进行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这些开创性的工作都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在一张白纸上绘画的,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有效地推动远古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曙光,开创了中国社会文明发展开始起步、中华民族开始聚集、融合的新时代。

  二是基础作用。黄帝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努力聚集、融合各族群众,应该说既是开创性的,又是基础性的。古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黄帝带领族民们所作的开创性的事情,为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事实证明这些基础性工作是扎实的、牢固的、永恒的。如发展生产的一系列办法,建立政体的一系列举措,发展文化的一系列创造,加强民族联合的一系列行动,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引领作用。中华文明曙光的出现,中华民族开始融合,经历了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大约有近千年。这近千年的历史,主要是以黄帝为首的“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即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虞舜执政历史的总称。经过一代又一代黄帝子孙们的努力,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文化丰富、民生改善,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不断加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黄帝作为五帝之首发挥了正确而有力的引领作用。他出主意、想办法,立规矩、提要求,谋战略、抓实施,发号令、亲自干,从思想上、行动上引领历代黄帝子孙和广大族民向着文明发展进发,向着民族团结进步使劲,取得耀眼史册的光辉业绩。

  四是激励作用。在五千多年前,形成文明曙光,实现民族融合的伟大实践中,黄帝不仅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言论,而且亲力亲为,用《史记》的话来说,黄帝为此“劳勤心力耳目”,他为中华文明曙光的出现,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付出了大量心血、智慧和力量。后人把黄帝的这种思想和实践,提炼、概括为“黄帝文化”,这一文化涵盖黄帝时期的思想、政治、军事、文化、道德、法治、信念、宗教、科技、教育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是精神、实践财富的总和。“黄帝文化”不仅有力地激励远古时代人们的进取精神,也激励当代中国人民去不断开拓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是推动作用。黄帝主政时期,有着鲜明的执政理念和明确的执政目的,这集中体现在黄帝要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强国富民、民族融合的思想和实践中。为此,他“播百谷、驯鸟兽”,发明新式农具,发展农业生产;他“合符釜山”,“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修德振兵”,努力建军强军;他“畏天爱地亲民”,“惠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他造文字、绘图画、定音律、做乐器,创建中华文化;他立国家、建城邑、任官员,创立政体。黄帝的这些思想和行动,有力地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六是凝聚作用。五千多年前的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之所以能在中国的文明史和民族发展史上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很重要的原因是黄帝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这句话充分地、明确地肯定了炎黄在中华民族交融发展中的凝聚作用。从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来看,这一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黄帝身上,黄帝的作用要远大于炎帝。炎帝和黄帝是同时代人,各自主政炎帝部落集团和黄帝部落集团,这是当时势力最强的两个部落集团。据《史记》记载,黄帝部落集团慢慢强大起来时,原先强大的炎帝部落集团开始衰落,各诸侯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炎帝对此无力出征平息。于是黄帝操练兵马,出征平乱,惩治恶行诸侯,各地诸侯纷纷遵从黄帝,听从他的领导和指挥。在那些恶行诸侯中,最为残暴的是蚩尤,但蚩尤和蚩尤部落集团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时惩罚不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帝修德振兵,下功夫培养一支德勇双全的军队;黄帝治五气,艺五种,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基础;黄帝还抚万民,度四方,优抚各族民众,安定四方民心。做了这些有利于凝聚人心的事情后,为了未来的发展和大局的稳定,黄帝与炎帝进行“阪泉大战”,经三战,炎帝战败,与黄帝结成炎黄联盟,黄帝主掌联盟。针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黄帝率炎黄联盟并联合各地诸侯,与蚩尤在涿鹿之野战而擒杀蚩尤。就这样,各地诸侯都尊轩辕为天子,取代炎帝。接着黄帝合符釜山,大小部落结盟,黄帝成为部落大联盟的首领,一统天下。正是黄帝在各民族、部落诸侯和民众中的巨大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才使中华文明发展和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伟业彪炳史册。在这个过程中,炎帝发挥了作用,但他作为战败者不是那段历史的主导者,其地位和作用应在黄帝之下。

  七是核心作用。中华文明的开创,中华民族的融合,涉及当时各个大小部落、各路大小诸侯,事关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教育、民生等各领域的工作和各方面的利益,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斗争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是做不到的,黄帝就是这个核心。黄帝经阪泉大战、涿鹿大战后,先后战胜炎帝,擒杀蚩尤,并合符釜山,被推为部落大联盟的盟主。此时黄帝拥有的疆域已大大拓展,东至大海,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南至长江,这就是当时中国领土的版图。所以,这时候的黄帝客观上已处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地位。加上黄帝思想和实践在中国广大地区和各族民众中的强大凝聚力、广泛影响力、深远感召力,使黄帝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更加突显出来。在“炎黄华夏的凝聚核心”中,真正的实际的凝聚核心是黄帝。炎帝战败后就归顺黄帝,成为黄帝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炎帝部落也加入黄帝部落联盟。这样,黄帝原有部落的华族与炎帝部落原有的夏族,联合成为华夏族,这是中华民族融合的雏形,炎黄华夏就成为各民族的凝聚核心。为什么说这个凝聚核心中的真正的实际的核心是黄帝呢?因为合符釜山后,各大小部落结成联盟,包括炎帝部落在内,而黄帝是这个联盟的盟主,直接主导联盟的建立、发展和进步,主导各地各大小民族的团结融合。炎帝在联盟建立、民族融合方面作为当时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也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华夏族中有其夏族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功不可没。“炎黄华夏”是个政体组织,是个民族群体的称谓,而在这个政体组织、这个民族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的是黄帝,而不是炎帝,这也是黄帝在中华文明创建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具有开创地位、发挥伟大作用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标志。(作者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

  编辑:谢岚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2/04-03/140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