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晋中榆次区人大:凝聚人大代表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2-03-26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率先开展代表“宣讲联系走访群众”活动,率先推出人大代表联络站“升级版”,率先打造智慧人大平台,率先建设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践行基地……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不断的先行先试、深入实践,使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履职有了场地、更接地气、更有底气,全过程人民民主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活力四射的人大工作,成为独具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连续五次在《人大工作研究》和《联络通讯》上大篇幅肯定和推广晋中市榆次区代表工作经验,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晋中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在榆次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榆次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三级体系”实践经验,让素以晋商故里闻名的榆次,再次以人大工作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榆次区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域,辖属晋中市。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过程中、在激发人大代表履职动力上谋创新、在打造适应本土实际的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平台上下功夫,努力让人大代表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小分队、特种兵,人大代表履职的身影活跃在榆次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厂矿车间,众多老百姓开始知道,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人大代表能够听民言、察民情、办实事,有需要可以直接找人大代表反映,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力量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榆次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走访群众5万余人次,收集建议3000余条,这些直接来自当地群众的建议呼声,大到优化营商环境、帮扶民营企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小到城区免费停车场设置、打工子弟就近入学等,及时迅速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做到了各项建议件件有份量、有回声、有结果,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进步的强力推进剂。

  

  唤醒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

  榆次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作为一个市辖区,过去的人大工作也曾有过辉煌,但老百姓对人大工作了解甚少,就连一位见多识广的退休老校长,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开会和选举。许多农民甚至片面地认为,选村民代表远比选人大代表重要,多数人大代表压根儿不知道闭会期间该如何去履职……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关于“全面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论述,让当年9月份换届新当选的榆次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敏锐地感到责任重大。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路子,大家深有感触:人大工作事关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人大干部绝非赋闲之职,如果基层人大工作徘徊不前,就是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那些日子,榆次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如何激发人大工作的生机活力”这一课题,潜下心来、深钻细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代表,唯有千方百计激发代表履职的活力,才能实现人大工作质量的根本性提升。闭会期间代表能否高效履职?能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起来并监督办理好?是地方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人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键一招。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充分结合榆次发展实际,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地开展了人大代表“宣讲联系走访群众”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强化代表履职能力的具体措施。一方面组织全体代表大范围、大力度开展培训,为代表们提供充足的党的政策理论和人大工作知识精神大餐,让代表们在学习充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肩负着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为人民代言的神圣使命!

  另一方面,榆次区开始全面推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收集办理群众意见的全新工作机制。从那时开始,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代表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走进城乡每一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榆次县乡两级人大在组织调研过程中,把记录代表们的意见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把落实代表的意见当作大事去干,使代表的声音有了力度、有了效果,切实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自信和实效。

  起初许多代表心里还不太踏实,但结果却让他们信心倍增。榆次区庄子乡的一位人大代表曾在乡人大组织的一次调研活动中,对乡卫生院的环境设施随口念叨了一句:“瞧这破旧的被褥,这样脏乱差的环境,啥时候才能有人管呢?”过后这位代表也没把自己的“牢骚话”当回事,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两个月后,庄子乡政府将他请到乡卫生院视察验收整改成效,崭新的被褥、崭新的医疗器具、新增添的医疗设备、新粉刷的病房墙壁,院里院外的绿化美化,这一切让他大为惊喜,乡政府分管领导还主动上前征求整改意见,人大代表的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那一年,这样的事例在榆次一次又一次发生,代表的力量不断显现,履职的激情迅速提升……

  201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副巡视员的陈荧带队深入榆次调研,榆次人大工作的巨大变化让他感慨良多,他感慨地说,一个县级人大能有如此众多的人大代表具有强烈的履职意识,其经验值得学习。回去后他立即联系《中国人大》杂志社的笔者来榆采访,在全国推广榆次人大代表闭会期间走访联系群众的工作经验。

  近年来,榆次区县乡两级人大坚持围绕地方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开展调研视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使榆次的各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2018年,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乡村振兴百日走访调研”活动,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300余人,组成14个调研小组,围绕“三农”现状、政策落实、工作举措、瓶颈短板、群众期盼,深入100余村,走访1000余户,发放1万多份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议75次,梳理汇总意见建议27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14份,区人大常委会以此出台了《关于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引进示范推广,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环境治理的决定》,此后,区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支持农业“三新”推广,全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大工作发挥了击准问题关键点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榆次区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实施。

  

  打造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升级版”

  首战告捷,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并未满足,初见成效更让大家感到时不我待。

  由于人大代表的兼职性,各级人大组织开展的集中调研活动,有许多代表由于时间冲突无法参加,定期定点调研也难以全面把握和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闭会期间代表履职该如何全面落实呢?带着这一课题,2018年,榆次区人大常委会一班人奔赴浙江学习考察,在10天的时间里,大家的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资料收集了一摞又一摞,浙江丰富多彩、脚踏实地的人大工作经验,令人眼界变宽、茅塞顿开、深受启发。特别是浙江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经验,更成为关注学习的焦点,大家一致认为,浙江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科学构建,使代表在闭会期间有了履职阵地,有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场所,是一个广泛听取民意的科学平台,这一宝贵经验非常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浙江归来,建立榆次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议题迅速提上日程。在如何建、怎样建联络站的讨论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要进一步放大浙江经验,努力让平台建设更大程度拉近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一个独具榆次特色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升级版”建设方案脱颖而出,联络站建设拓展为打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联络站、活动室、服务岗的“三级体系”,并迅速在全区全面铺开。榆次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本地街道、乡镇行政区域划分实际,建立了20个联络站,全区800余名人大代表编组入站,坚持每月定时开展接待选民活动,成为榆次区人大常委会闭会期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又在榆次部分重点农村和社区建立了43个人大代表活动室,让百姓们在村里、在社区即可就近与代表联系,成为了一支支人大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的“小分队”;还在人大代表的工作岗位上建立了87个固定式、移动式、流动式三类型的人大代表服务岗,要求代表“亮身份、亮履职、亮承诺、亮职责”,这些群众身边的代表不仅对本单位实际有着深入了解,而且更易于倾听到群众的声音,成为人大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的“特种兵”。

  榆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三级体系”的科学建立,让代表有了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迅速成为榆次区人大常委会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坚实平台,发挥了“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作用。

  榆次区人大代表刘计娥是锦纶街道办事处的一名社区干部,她介绍,过去虽然知道代表的责任,日常工作中也能了解到社区居民的一些意见,但毕竟零零散散,很难归纳提炼成为有价值的建议,即使偶尔提出了建议,传递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自在,甚至有种“上访群众”的感觉。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之后,很快引起了社区居民的关注,代表们开始用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各种意见建议通过区人大常委会“民意速达”渠道传递给区政府,政府相关部门会快速处理,暂时无法办理的也会给百姓一个详尽的回复。刘计娥说,过去政府相关部门给代表建议的回复经常是一个电话或一纸公函,现在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来到人大代表联络站面对面进行回复,代表对相关意见处理的结果当场做出评价。

  区人大代表任荣海是一名“的哥”,自从他的出租车摆上了“人大代表服务岗”的牌子,立即吸引了众多乘客的目光。任荣海开始一次又一次向乘客解说人大代表为民说话办事的重要使命,渐渐成了榆次响当当的人大工作流动宣传员,乘客们常常会把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一股脑地说出来,倾听到大量群众的意见建议,成了他履职的信息来源。由于他的建议来自百姓、具体实在,政府相关部门处理时针对性强,办理率遥遥领先,他的关于增设出租车招手站等建议,经政府部门办理解决后,百姓连连称赞,找他说事的人更多了。

  

  让人大工作踏上信息化高速列车

  榆次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三级体系”建立后,代表们履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数迅速增加,各级人大组织日常工作量成倍上升,人民群众的赞誉持续不断。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新需求,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又在代表建议的提交增速上下足功夫。

  为推进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设,他们聘请专业团队,创新搭建了“榆次智慧人大”平台,实现了代表履职更便捷、联系群众更直接、建议办理更高效、履职管理更精准的目标。

  “榆次智慧人大”采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模块,把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收集建议意见的方式拓展到了网上;“最新动态”模块将代表履行职责的点滴记录详尽收纳;“代表之声”模块把精彩的人大故事宣传到了网上;“代表建议”模块让代表建议实现了全过程网上公开,助推了办理效率的提高;“建言献策”模块让监督和立法工作更具民意;“掌上人代会”模块为每年的人代会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服务保障和多维度、多形式的宣传途径。

  “榆次智慧人大”平台运行以来,人大代表上传履职信息1.39万余条,为民办实事好事587余件。“网上+掌上”“云联系”“云互动”的新模式帮助代表高效履职、便捷履职、透明履职,让信息化时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生动,让榆次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三级体系”如虎添翼。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遍及榆次城乡的人大代表联络体系的成功搭建,使榆次人大工作收获满满,代表日常履职频率大幅提高,每年人民代表大会的质量显著提升,分组会议发言的人多了、空话少了,对每项报告的讨论变得更加精准和结合实际,有力地推动了榆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榆次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正向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更广泛、更真实、更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方向健康发展。全区各级人大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主抓、政府支持、代表满意、群众受益”的良性运行格局,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室、服务岗“三级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智慧人大平台的广泛应用,使闭会期间的代表履职成效得到了持续巩固和提升,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点滴收获

  如今,在榆次城乡到处都会听到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人大故事。

  ——锦纶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宁艳琴告诉笔者,代表联络站建成后,人大代表履职热情高涨,收集到了诸多百姓关心的热点建议,协助街道解决了诸多问题,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器、百姓呼声的直通车,促进了街道社区工作的开展。人大代表发挥法院宿舍设立在文源社区的优势,针对百姓渴求法律服务的实际,联系多名法官建立了全市首家法官联络站,邀请法官们来到群众身边普及法律知识,参与解决涉法涉诉具体问题。在法庭之外,有效化解了宠物饲养争议、老旧社区加装电梯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促进了街道社区的和谐发展。

  ——庄子乡人大主席翟秀国告诉笔者,该乡地处偏远丘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后,各级人大代表经过调研,提出了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加餐捐资助学建议,赢得了众多人大代表的支持,平均每年约20余万元的捐款,为山里孩子们的午餐每周添加两次肉蛋奶食品;为守护全乡原生态环境,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人大代表联合提出的不引进开发污染企业建议,成为该乡政府严格遵守的铁律;乡人大代表提出的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让11个村的百姓喝上了甘甜的井水;同样是代表们的建议,促成了电信部门在该乡增设了5G基站,让全乡各村手机信号实现了畅通无阻;庄子乡是果业大乡,数十年来累积的果树剪枝堆积如山,影响了交通,占用了果园,又是代表们的建议,促成乡政府与生物发电企业合作,将昔日令人头疼的果树枝,变成了生物发电的原料;代表们围绕农民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建议乡政府利用发电厂余热,让全乡5000余户农民家庭实现了集中供热,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洁净生活。

  ——路西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吕殿枝介绍,2021年8月,代表走访时发现一个建在居民小区内的废品收购站,废品露天堆放,严重污染环境,周边居民意见很大。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引起了榆次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建议传递给区政府后,区政府立即着手组织多部门联手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了10个废品收购站,居民拍手称赞。

  ——安宁街道龙湖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严学慧介绍,人大代表在百姓接待日了解到,华都公园里小区和新晋世家小区毗邻而居,两个小区间隔的土路长期无人维修和管护,成了垃圾堆放地,影响了小区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街道多次协商未果。人大代表了解到这一问题后,马上协调组织两个小区物业联手清理垃圾,将建议提交到市政部门,促成了将该条街巷道路改造纳入城建规划。

  ——西南街道社区人大代表李爱兰介绍,现在代表们日常工作生活时,都养成了随时发现获取百姓建议意见的习惯,并立即用手机拍成照片或视频,传到“榆次智慧人大”平台,使相关部门处理问题时更加直观、更加便捷。她在上班途中,观察到一处路口左转弯红绿灯时间短、设置不合理、行人意见多的情况后,将小视频发到了“榆次智慧人大”平台,交警部门接到区人大常委会传递的问题建议后,立即派人处理调整,长期困扰司机的信号灯变换频度不合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同时,李爱兰代表提出,她居住的小区因路边未施划停车位,造成了居民乱停车、停车难的现象,交警队实地勘察后迅速规划车位,该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也促成了榆次城区小街巷全面利用空闲区域规划车位行动的实施,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了人大代表建议带来的便利。

  ——区人大代表韩俊明发起成立了晋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吸引了全区12万余名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护、防洪抗灾等重要关口,发挥了守护一方平安的志愿者力量,更成为众多困难家庭和老人心目中的时代雷锋。

  榆次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三级体系”和“智慧人大”信息平台建设,区政府办主任常竹青告诉笔者,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意见办理落实工作,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查,逐一对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狠抓整改落实。代表们提出的高质量建议和意见,通过政府部门的针对性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大大提升了全区民生事业的质量和效果,充分显示了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的巨大进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永远在路上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推进新时期人大工作指明了科学方向。一石激起千重浪,榆次区各级人大常委会迅速组织学习贯彻,成为推进榆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动力。

  2021年12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践行基地”揭幕,标志着榆次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天,榆次区人大、区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起拳头庄严宣誓,再一次向全区人民郑重表达了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誓言。

  榆次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践行基地”充分发挥锦纶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础优势,深入挖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立足研习、实践、展示、辐射“四大功能”,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施,积极增进人民群众的民主观念、民主意识,努力把该基地建设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学习、研究传播的阵地,人民群众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窗口,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载体,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平台,努力把该基地建设成为民意的通道、民主的窗口、法治的课堂,使榆次民主政治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持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大代表迸发出强烈的履职意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开花结果,让榆次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收获和喜悦!(作者:刘红英 高庆春 周莹莹 梁静)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tszs/541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