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完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

发布时间:2022-03-12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人大网

  “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是原创理论与颠覆性技术的源头活水,关系到我国原创理论与颠覆性技术产生。”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建议,完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加速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占用了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科研单位项目申请书预审辅导和项目委托单位立项评审的人力和财力。项目立项评审时间过长、资源成本过高,项目成果评价周期过短、评价维度较为单一是现阶段制约我国原创理论与颠覆性技术产生的重要原因。”史浩飞表示。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持续增强对基层科研单位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保障性投入力度,探索项目自由注册与立项认证机制。如科研人员先在自然科学基金网站自由注册研究选题,自主开展研究,取得阶段研究成果后提交成果材料与资助申请,对做出实质贡献的科研团队给予立项认证,按实质贡献为主、实际工作投入为辅确定资助对象及阶段补偿资助额度。

  二是探索短中长周期相结合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价值发现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聚焦重大科学研究课题。

  三是完善以质量、贡献与实效为导向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的后期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经立项认证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成果的发布机制,促进项目成果在学术同行与应用领域范围内交流,促进项目成果的扩散和应用,经长期沉淀和实践检验后,再评判项目成果,并按等级高低给予必要的后期补偿。

  

  记者|何春阳

  编辑|朱苗 成鑫

  来源|重庆日报 https://www.cqrb.cn/html/cqrb/2022-03/11/004/content_rb_297907.htm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6541005398432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