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记者会 | 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云”记者会
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助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水平。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首场专题云记者会举行,邀请3名代表、委员,就如何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奎
“五个一体化”共建科学城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资料图)
“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行动,是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表示,未来九龙坡将致力“五个一体化”,齐心共建科学城。
李春奎介绍,九龙坡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带、重庆主城西扩“主阵地”和科学城建设“主战场”,有近350平方公里区域纳入科学城范围,战略地位突出。
“九龙坡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全力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勇挑重担、多作贡献。”李春奎说。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为更好融入科学城、共建科学城,九龙坡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科学城九龙坡片区领导小组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统筹谋划和推进共建科学城工作。”李春奎说,九龙坡区组建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在科学城管委会统筹指挥下具体实施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产业发展。
九龙坡区还将进一步探索九龙坡与科学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协同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深化落实“五区联动”机制,着力打造西彭—双福创新产业片区和陶家—双福片区副中心,加快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步伐。
●深入推进区域规划一体化。李春奎说,九龙坡将加强与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和重庆高新区“十四五”规划对接衔接,优化智能制造产业承接区、科学城南部中心功能,深化完善科学城九龙坡片区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形成与科学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开放、一体发展的新局面。
●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九龙坡区积极承接科学城产业辐射和溢出效应,加强与科学城关联产业、关联企业、关联项目衔接配套。”李春奎介绍,该区大力发展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特种铝合金熔铸等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产业,着力打造以铝加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博世庆铃、国鸿氢能为引领,加快建设博世氢能全球研发总部,集聚发展氢能制备、氢能储运、氢燃料电池等氢能产业,着力打造以氢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鼓励煤科院、兵科院西南分院等科研院所打造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启迪科技园、清研理工、山城设计中心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提档提质,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互联等产业,加快建设重庆数字大厦,着力打造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软件服务等为重点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形成平台共筑、生态共建、要素共用、成果共享格局。”李春奎说,九龙坡加强与科学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合作,推动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和要素交易中心升级,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人才“金凤计划”,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人才。持续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近悦远来的科技创新环境。
●深入推进城市建设一体化。九龙坡区按照公园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理念,加强与科学城在交通、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衔接,以园区城市化为重点,以西彭、陶家、铜罐驿场镇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步伐,与江津双福新区统筹规划、联动建设,高标准建造10平方公里、辐射100万人口、服务科学城的陶家城市中心。
九龙坡区还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努力塑造“人产城景”和谐统一的公园化城市形态。规划打造以渝昆高铁陶家综合枢纽和3条轨道线交汇枢纽为支撑的智慧交通体系。挖掘利用“汉韵”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加快推进育才中学、谢家湾学校科学城校区建设,为高标准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作出九龙坡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
筑巢引凤,人才引领科学城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介绍,近年来,长安汽车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也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贡献了长安力量。
他表示,长安汽车坚持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市场竞争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12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5.59%;突破智能低碳核心技术58项,行业首发量产APA6.0远程智能泊车、三离合集成等5项领先技术。
“正是多项核心技术的掌握,长安汽车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认知,整体经济效益表现良好。”朱华荣说。
同时,长安汽车加快重点领域人才引进,2021年引进智能化、造型、数字化等关键领域成熟人才1489人,高级人才39人;成立技术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等,进行领先技术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等,从而快速改变长安汽车的技术结构和产品技术水平,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与汽车行业智能化产业革命时机刚好形成深度的战略机遇契合,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加快产业布局,对推动技术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朱华荣提出了六点建议。
●推动汽车智造创新中心建设。整合汽车、交通、通信等企业、研究院所等各方资源,组建汽车智造创新中心,开展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进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协调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和布局优化,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智能交通新基建及新技术示范。加快重庆市智能网联新基建,出台政策鼓励打造新型智慧停车场,推动全市停车场将场端数据逐步接入市级平台,实现全市停车数据资产的共享、交换、开放,培育停车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核心商圈电网功率资源进行升级,支持超级充电站布局;加快换电站布局,满足换电车型推广运营需求;加快布局氢能供应基础设施,满足氢能示范运行需求。
●注重高端创新资源引进。建议按照汽车产业园,如重庆两江汽车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吸引产业链上的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端企业进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整机和零部件产业集群。
●支持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在电动化方面,形成完整的技术和产业链,抢占零污染汽车的战略和产业高地。在智能化方面,研究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支持高性能传感器、电控系统、专用芯片等“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企业极限生存能力。
●加大复合型高精人才的引进培育。“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汽车产品创新的重要趋势,人工智能、软件、大数据人才成为汽车行业人才引进培养的重点,“懂车、懂软件、懂数据”的跨界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建议政府持续优化高精人才招引环境,为企业引进更多高级人才。
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抓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集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持续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贡献长安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
为科学城建设贡献重医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资料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在引育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庆医科大学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绿色通道;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梯队和蓄水池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学校培养出国家级人才26人次,省部级人才230余人次,近几年已引进近100名医学相关人才。
●在评价导向方面,破立并举,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鼓励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加大放管服力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加快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与政府、知名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比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焦超声系列设备出口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首台设备于2020年12月获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功研发了重庆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及适合大规模现场应急检测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等。
●在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重庆医科大学严格对标科学城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高点定位、精心谋划、突出特色、科学论证,凝练提出了8个重大项目。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国家儿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模式动物公共创新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已纳入科学城建设项目库,正在加快推动建设;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打造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医智慧。
同时,高度重视金凤实验室建设,不遗余力地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把最具竞争力的科技团队和最具创造力的科技人才以及优质资源投入到金凤实验室的建设中,为共同打造重庆实验室“新样板”产出更多“金凤凰”贡献重医力量。重庆医科大学拟打造智慧病理、脑科学与脑疾病、医学检验三大研究集群,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攻克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着力提升重庆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
“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生态链的打造。”黄爱龙表示,重庆医科大学作为重庆市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生力军,为重庆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条件保障;高规格建设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打造集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园及第三方实验室的产业生态,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到销售的周期,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以自主研发新冠抗原检测产品为突破,积极入驻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现已成功建成标准化的GMP车间近万方,可实现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日产能最高达1000万人份,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
记者|宋婷婷
编辑|朱苗 成鑫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6435122837101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4年商丘区域蓝...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