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正文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办公室关于《北京市献血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8-10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7月28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办公室主任 刘玉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制定《北京市献血条例》是本市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计划确定的审议项目。2020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制定条例的立项报告。教科文卫办公室提前介入,与常委会法制办公室、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组成立法工作组,积极开展调研和条例起草工作。先后赴市血液中心,通州、密云、延庆等区,以及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医疗机构实地调研,座谈听取了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医院、高校等单位,市人大代表、法律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学者、献血者和献血志愿服务者关于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并书面征求了16个区人大的意见。近日,收到市司法局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后,教科文卫办公室认真研究,书面反馈了修改意见,多数意见建议已被采纳吸收到条例草案中。7月15日,教科文卫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办公室立法工作情况报告进行了研究。7月19日,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了教科文卫办公室关于《北京市献血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情况的报告。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条例草案的总体评价

  教科文卫办公室认为,市政府提请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较好地贯彻了立项报告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总体要求。一是明确本市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倡导自愿无偿献血行为,加强了对献血者的服务和保障。二是确立了献血工作管理制度,明确了政府领导、卫生健康部门监督管理,以及规划和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在保障采供血机构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职责,建立了献血工作议事协调机制。三是健全了献血宣传、动员和组织机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宣传职责,细化落实了上位法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动员组织义务的规定。四是规范了采供血和临床用血行为,鼓励推行节约用血和患者血液管理医疗技术,建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和血液应急保障机制。总体上看,条例草案制度设计较为全面,措施基本可行,已经比较成熟。

  二、建议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根据调研座谈了解的情况,教科文卫办公室认为下列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议在审议中予以重点关注:

  1.进一步明确献血工作管理职责

  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献血工作管理体制是保障本市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调研了解到,血站经费保障不足、献血工作机构隶属关系复杂且职责不够清晰是本市献血工作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条例草案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献血工作机构的职责进行了规定,但在财政经费保障方面未做出明确规定,对献血工作机构的定位和职责规定得还比较笼统。同时,本市血源主要来自街头无偿献血,容易受到气候、周边环境、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血源的稳定性较差,有必要通过制定献血计划强化献血组织动员的计划性,提前做好用血需求预测和工作安排。为此,建议一是在市、区政府职责中,增加组织制定献血工作计划、保障献血工作经费等内容。二是进一步厘清献血工作机构与政府、卫生健康部门之间的关系,细化明确其工作职责。

  2.进一步加大对献血者的褒奖

  调研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奖励和优待献血者,是对献血者奉献爱心、助人为乐高尚行为的认可和尊重,对倡导社会公众自愿无偿献血行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条例草案在奖励优待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制度设计,但对献血者的褒奖,特别是精神褒奖仍显不足。建议进一步拓宽对献血者奖励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献血的积极性,构建起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具有首都特色的献血激励和保障制度。

  3.进一步加强献血宣传、动员和组织

  有代表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是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无偿献血认知,积极支持和参与无偿献血最有效的做法,特别是冬季街头人流量小,血源供应紧张,更需要加大街头宣传招募力度和团体献血宣传组织动员。建议在每年的冬季设立献血宣传周或宣传月,通过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既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又有效动员社会各界更广泛参与到献血活动中,缓解冬季供血紧张问题。同时,有较多代表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传统美德实践活动中,应当作出表率,引领社会风尚。实践中,基层红十字会等组织也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建议在单位组织动员献血规定中,增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红十字会等组织作用的相关内容。

  4.进一步规范采供血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调研中发现,本市部分采供血机构在设施建设、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与献血者的需求和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有些采血点设施陈旧,服务环境不理想,影响献血者的感受和体验。条例草案对采供血机构的规划设置和采血管理进行了规范,但对采供血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规定不够。建议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保障采供血机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职责,并对采供血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和服务标准改善献血环境和服务等做出相应规定。

  5.强化科技在献血工作中的作用

  有专家和代表提出,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资源富集、科研能力雄厚、创新主体活跃,应当在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议进一步发挥本市科技优势,将输血医学科学研究、血液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便民服务等内容补充完善到相关制度设计中。一是规定市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输血医学科学研究支持力度,鼓励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在提高血液利用效率、保障血液安全、优化献血服务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与合作。二是加强对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血液管理中应用的建设力度,推进卫生健康部门、采供血机构、医院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血液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三是加强献血者服务平台建设,将现有的采血点位置查询、服务咨询、献血预约、临床用血费用报销等网上服务功能整合归集到服务平台,为公众查询和使用提供便利。

  以上意见,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bjrd.gov.cn/zyfb/zt/bjsswjrdcwhdssechy/hywj/202107/t20210730_245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