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数字赋能,“泉州制造”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2-26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中,泉州市多措并举,先后出台《数字泉州工作要点》《加快泉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数字赋能,引领泉州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劳动力红利迈向技术红利

  泉州传统制造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的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制造业大市。

  近年来,泉州海量的传统制造业开始频频遭遇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的考验,在用工难、用工贵的面前,“泉州制造”转型压力凸显。

  “在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成本压力逐年增大的背景下,过去规模庞大的产能优势,如今变成了压力,转型迫在眉睫。”泉州总商会主席周少雄对记者表示,对于泉州来说,传统制造业是家底,这一优势决不能丢,泉州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尽快从依赖劳动力红利的传统盈利模式,转变到依靠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技术红利模式。

  如何转?泉州瞄准了数字技术!

  AGV智慧小车有序穿梭于车间内。通过5G技术,成瓷下线后,由系统呼叫AGV智慧小车,AGV智慧小车自动识别路线,运输、搬运、充电,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烧成、检包区域产品的运输、入库……这是记者在泉州卫浴龙头企业九牧集团的智慧制造产业园看到的场景。

  据了解,这是我省首家5G陶瓷智慧制造产业园。产业园的技术与流程管理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由华为、中国电信、德国西门子三方联手打造,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

  “采用数字化技术后,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自动化水平,用工规模缩减一半以上,企业的用工难题得到很大缓解。”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说。

  泉州市数字办的数据显示,目前,泉州市大部分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普遍使用数字化智能装备,全市有25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成超200间数字化智能车间、超1000条智能生产线、超1万台工业机器人。这些数字化设备,平均减少劳动用工60%,极大地提高了泉州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政企互动迎来增效新动能

  数字技术在泉州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大规模运用,除了缓解用工难,还提升了“泉州制造”的环保水平和产品品质。

  石雕产业,是惠安县传统支柱产业。以往,在传统石雕车间,经常可以看见戴着墨镜和口罩,全身被石粉覆盖成灰白“石膏人”的工人。如今,用了数字化雕刻机,这样的工作场景已经看不到了。

  走进豪翔集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在雕刻机械运作时,石雕全程被水浸泡,雕刻抛磨产生的石粉都沉淀在水中,并经由专门的设备进行回收处理,不会飘浮到大气中污染生产车间环境。

  “这几年,我们对车间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不仅生产过程更环保,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更加标准化,产品附加值上升了一个台阶,单价提高了10%左右。”豪翔集团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刘国文对记者说。

  业界认为,数字技术在泉州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大规模运用,一个重要的推力,来自当地党委政府。

  近年来,泉州先后发布《数字泉州工作要点》《加快泉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在技术推广、财税补贴、人才引进、融资、高校对接等20多个领域发力,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大规模采用数字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技术在泉州传统制造业运用过程中,一品嘉、辅城网、爱陶瓷、泛家居等一批数字化企业得到孕育和发展。这些企业以工业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空天遥感、5G应用等前沿信息技术为突破口,介入泉州传统制造业领域,逐步成为驱动泉州传统制造业发展和转型的新动能。

  记者从泉州市数字办了解到,目前,泉州数字经济年产值已达4500亿元,成为泉州经济领域的“新增长极”。

  



原文链接:http://www.fjrd.gov.cn/ct/4-17446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