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走进人大 > 正文

没有替补!上海这支急救车队如何实现日常救护、确诊病例转运两手抓?

发布时间:2020-04-16 作者: 来源:

  用于疫情防控的负压救护车够不够?

  专业的驾驶员、担架员人手紧缺吗?

  4日下午,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赴市医疗急救中心调研疫情防控工作。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发热转运转运应急值守点及队伍、防控防护培训中心及120调度指挥中心,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苏明参加调研。

WDCM上传图片

负压救护车,是疫情救治中的最强口罩

WDCM上传图片

为生命保驾护航

WDCM上传图片

120调度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

WDCM上传图片

齐全、专业的医用设备

  在之后的座谈会上,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汇报了院前急救防控的工作

  每年定期购入的负压救护车

  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朱勤忠介绍,2016年11月,《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正式施行,急救分站、车辆装备、信息化和人员配置等也因此走上了标准化建设的道路。

  负压救护车数量,无疑是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数字之一。与普通救护车不同,负压救护车可以通过在车内形成负压及固定方向气流,避免病毒飞沫传播扩散。同时,病毒还可以经过车内空气净化后排出。虽然在外观上,负压救护车与普通救护车相似,但对于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而言,效果却是大不相同。

  自2016年起,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尤其注重在负压救护车上的投入,平均每年增加3至5台负压救护车。在疫情尚未爆发之前,全国范围内能有意识定期增加负压救护车的急救中心并不多。一是因为利用率不高,通常只有传染病防控才会用到。二是因为后续维护费用高,若是换在平时,根本用不着如此高配的救护车。

  经过四年发展壮大,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已建立起了900多辆救护车、3300余人的救护队伍,其中负压救护车近30辆。朱勤忠坦言,疫情之下,平时意识不到的薄弱点也渐渐暴露出来。以此次负压救护车的调度为例,他们在调研中发现,郊区负压救护车数量仍然过少。为达到以最快速度转运病人的目的,他们特意从市医疗急救中心调剂了几辆负压救护车送往郊区。下一步,他们希望能继续加强郊区急救分站负压救护车数量,解决其设备资源不足的困境。

  焦虑的市民频繁拨打电话

  兜不转的急救车怎么办

  在疫情刚刚为人知晓的时候,120急救车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隔壁邻居刚刚从外地回来,一直在旁边咳嗽,你们快过来看看呀!类似的市民投诉不胜枚举。

  过多的急救呼叫,也让救护车队工作人员们人心惶惶。于是,每次出车,救护人员们都以二级防护的标准全副武装。很快,市医疗急救中心提前储备好的防护物资经不起每日这样庞大的消耗,也开始出现了紧缺。

  朱勤忠意识到,这样的应对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开始分类。市医疗急救中心向各个分站和一线急救车下发通知并指出,必须根据中心指令与流程,严格执行防护要求,在认真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确保市民日常急救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集中做好发热疑似患者的救治,将集中优化使用一级防护装备,降低一线人员感染风险,并建立起了党员先锋发热患者救治车组。同时,五个急救分中心各设置一个车组,定点在一个分站随时待命,根据调度员的指令执行发热病人救治任务。

  发热转运小组的成立,既保证了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也能确保日常救护不断档。

  设立二次洗消中心

  确保车辆和人员深度消毒

  密闭的救护车会不会造成交叉感染?这是不少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市医疗急救中心党委书记顾阿荣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落实车辆、人员深度消毒,所有救治过疑似患者或者转运过确诊病人的救护车统统经过两次洗消,他们也为此设立了专门的洗消中心。

  当转运确诊病人的救护车抵达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后,救护车将在这里进行第一遍规范洗消。随后,救护车将驶向市医疗急救中心专门设立的二次洗消中心。在这里,救护车将进行一次深度清洁。为此,他们专门配备了高性能,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全自动干雾消毒器,以确保万无一失。再次洗消后,一线车组可以直接进行防护用品的集中补充,大大提升了车辆洗消与运转的效率。

  为防止交叉感染,发热转运小组救护人员还开辟出了单独活动区域,包括吃饭等日常活动都在独立区域内解决,不与其他救护人员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