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一份漂亮“履职答卷”

发布时间:2024-09-1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连续7年开展五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活动,汇聚13万多名五级代表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建好用好23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56个联络单位,让基层“金点子”成为立法“金钥匙”;打造12621个线下代表联络站、2056个网上代表联络站,打通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广东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力军作用、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进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深入推进实施民生微实事立办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篇章。

  连续七年开展代表主题活动

  擦亮代表工作“广东品牌”

  7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在广州召开“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动员部署会,号召全省五级人大代表参加7月集中履职活动,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把群众呼声愿望转化为高质量代表建议……自2018年起,广东已连续7年开展五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活动,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尽责提供了重要平台,不仅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成为新时代广东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品牌。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融入人大代表全年活动。3月以来,全省10多万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认种、认养、认捐”等渠道,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示范带动周边群众扩绿兴绿护绿,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4月8日,全省共植树约103万株,总面积约1.6万亩,建成“人大代表林”2038个、在建466个。同时,各地人大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组织代表进联络站接待群众、专题调研、代表小组活动等工作,持续打好立法、监督等组合拳,全力推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进一步擦亮这一广东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品牌。

  心系群众“急难愁盼”

  多措并举办出履职实效

  推动广州城中村租房电费由过去的1.5元/度降至0.66元/度,削去叠加电费,离不开省人大代表蓝小环的努力。去年7月12日,省人大代表、天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蓝小环到代表联络站参加接待群众活动时,租住在石牌城中村的大学毕业生小陈就向其反映房东超标准电价加收电费的情况。由于历史原因,广州市各区城中村内的出租屋往往一栋楼只有一个房产证,供电部门不能直接终端抄表到各出租房内。房东以楼道照明、门禁监控等理由向租户加收电费,大大增加了租户生活成本。

  面对群众的诉求,蓝小环代表直面热点难点,敢于啃“硬骨头”,约见天河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深入天河21条街道逐一走访调研、大力推动《广州市供用电条例》贯彻实施……在蓝小环等代表的推动下,天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街道、区供电局等职能部门自觉扛起执法监管责任,天河区219个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的转供电收费基本规范,25个城中村违法收费行为得到有力纠正。

  心系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基层解民忧,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将目光放在了老年居民出行安全上。广州市荔湾区作为人口老龄化突出的典型老城区,辖区内存在大量基础设施较差的老旧楼宇,很多楼宇既无电梯设施,又没有安全扶手,给老年人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扎根社区20多年,有着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荔湾区金花街道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区燕明及时察觉到群众身边的这一“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无法加装电梯的实际情况,积极奔走,实现在旧楼道装扶手1520米,让老年居民上下楼更加安全、便利。

  他们的履职事例充分体现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担当,被选为2023年度10例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代表履职优秀案例涵盖了五级人大代表,除了上述事迹,还有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先后围绕外来工权益、外来工子女读书等问题提出21件建议;省人大代表刘涛推动解决南国学校(小学部)安装空调;广州市人大代表罗瑞声等推动完善广州蛇伤救治体系建设;深圳市人大代表唐芳通过率先在全市创办街道级立法意见征集沙龙,让立法工作更加接地气……他们立足“自身岗位着力、汇聚多方合力、锲而不舍发力”,交出了一份漂亮“履职答卷”,并以生动案例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的最新实践。

  代表建议一督到底

  群众诉求落地有声

  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是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和“代言人”的职责所在。建设省级产业转移主平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加装电梯……今年初,省人大常委会评选出10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1年年初,居住在广州东山口农林上路、农林东路的多位残疾人反映,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使用轮椅出行的残疾人无法通过广州地铁一号线东山口D出口出入地铁。实地调研后,省人大代表张永安在闭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完善广州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D出口无障碍设施的建议》。建议提出后,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此代表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并首次启用了“省、市、区、企”多方联动机制推进建议办理,推动广州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D出口的77级台阶变成“扶梯+直梯”方便行人出行。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全程跟踪督办,经过两年的督办、建设,在2023年5月,东山口站D出口新加装的两台自动扶梯正式启用,困扰多年的“爬梯难”问题终于解决。

  在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为解决好沿海渔民“出海难”的问题,省人大代表高立瑜在去年省两会提交了《关于解决角尾乡沿海渔民出海难问题的建议》,建议加快建设角尾乡港门中桥,打通群众出海作业难的“最后一公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建设,惠及9个自然村渔民,也辐射带动了角尾乡的旅游产业。

  解民惑、纾民忧、顺民意,《方案》明确,今年要持续开展人大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工作,继续开展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和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让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广州市南沙区挂牌成立,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广东省设立的第二个、广州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南沙为点,携手深圳福田和珠海香洲两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以“一点两办”的合作共建模式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工作,打造高水平的国家立法“直通车”,同时将与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携手并肩、共同擦亮广东“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金字招牌”。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自2015年开始,广东积极探索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及其联络单位,如今,全省设有23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56个联络单位,并有江门市江海区、广州市南沙区两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使大量来自基层声音的声音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直通车”抵达国家立法机关。去年9月1日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就采纳了江门江海区礼乐街道威东村的残疾群众吴腾信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优化农村无障碍设施的建议。目前,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经成为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的重要渠道。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群众关于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1900多条,近200条被采纳。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方案》的要求,开展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创先争优 提升效能”活动,上半年重点抓规范化建设,下半年重点抓示范化引领,全力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12621个代表联络站遍布全省

  架好服务群众“连心桥”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广东首批1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在发挥“民意窗、连心桥、宣传站、大课堂、监督岗”五大功能方面表现突出。设置代表联系卡,开设“网上联络站”,做到代表联络站“24小时不打烊”……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东晖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联络站创设代表“随手拍”暗访监督机制,建立起“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人大持续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解决电动自行车管理、市政道路破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两年来,“随手拍”共推动106宗问题得到立行立改。

  此外,广东首批1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更是各具特色、成果斐然。例如,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实行挂街道、驻社区、包村居“1+4+25”的“家—站—点”网格履职,并建立了“任务清单”绩效考核机制,接受民众监督;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重视线上线下相融合,通过开展“相约周二”“代表直播间”等举措,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政策宣讲、调研座谈、民意收集等活动,架起代表与群众“连心桥”……

  值得关注的是,省人大常委会更是大力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百千万工程”的一线,推动“头号工程”走深走实。去年,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创建荔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60名驻站代表在产业一线倾听群众呼声,针对群众反馈的物流费用过高问题,联络站通过督促政府建立“荔枝电商寄递资源白名单制度”等方式,为荔农、荔商、荔企降低成本。

  如今,12621个线下代表联络站遍布全省,2056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在群众身边深深扎根,全省各地都结合实际先后出台工作职责流程、信息公示、接待群众、走访选民、视察调研、学习培训、履职台账管理、进站活动考核等制度,覆盖了联络站工作各个环节,切实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办好民生“微实事”

  赢得群众“大民心”

  村口路灯坏了、路边自来水管漏水了……人大代表们时常会收到一些工程量不大但贴近生活痛点难点的群众建议,而这些“小事”往往受地方财力、规划或政策的限制,被长时间“搁置”。为快速解决这些群众的烦心事,近年来,广东县乡人大自主创新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采取“群众点题、政府立办、人大参与”或“群众点题、代表提议、政府立办、人大监督”的模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在佛山三水,群众关心的路灯、水管等“民生小事”被列为“民生微实事”一一解决。佛山市三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的“民生微实事”快速办理机制,简化事前的繁琐程序,从收集意见到具体实施不超过10个工作日,快速有效地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注重“选”和“督”,在项目的“精挑细选”上,明确民生“微实事”项目原则上不与政府在建、拟建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部门专项工作重复。普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上码说 立马办”工作, 目前在试点阶段,将五级人大代表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全部录入系统,为每个村配备一个专属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形象窗直接向代表反映问题和建议。

  全省各地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立办制解决“小问题”,赢得了“大民心”。《方案》提出要深入推进实施民生微实事立办,将支持和指导各地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落实快办快结,更好回应群众关切,形成闭环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的广东经验。省人大常委会表示,接下来将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定位、真抓实干,推动“六个一”举措走深走实,以实际成效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09/t20240910_4392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