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织金:书写古城保护“人大答卷”

发布时间:2024-09-05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织金县平远古镇一角。

  

  2020年1月1日,《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施行,作为毕节市取得立法权以来首个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毕节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迈入新的法治轨道。

  几年来,织金县人大常委会在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职、守正创新,推动织金县人民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永续利用”的原则,把织金古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织金古城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熠熠生辉。

    依法履职 古城保护走向法治轨道

  织金古城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始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是贵州早期确定的全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织金古城内山清水秀,溪流纵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文物古迹众多,门类齐全,有财神庙、鱼山忠烈宫、东山寺、文昌阁、斗姥阁、隆兴寺等。城内文物古迹共74处,其中以财神庙为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5处。这些古建筑,造型别致,工艺精巧,雕刻秀丽,风格迥异,体现了汉文化与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为古城增添了更多的秀美和无限的意趣。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延续,很多文物保护地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风貌不统一、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逐渐显现,部分文物建筑不同程度受损等问题日益严重,古城不“古”,逐渐成为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的第一感受,如何更好保护古城、发展古城成为织金百万人民心中共同的期盼。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为推动织金古城保护纳入法治轨道,织金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驻织市人大代表对织金古城进行视察、调研,立足织金古城保护立法建议,对织金古城内不可移动文物的责任主体、保护方式、保护措施等进行深入细致摸排,并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视察反馈会,形成合理化立法建议,对拟提交市人大议案和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2016年毕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2017年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织金县代表团坚持连续两年提出关于提请启动立法程序、依法制定《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议案和建议,力争通过立法保护,推进织金古城保护与更新,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以人大力量护航织金古城保护与发展。

  立法回应 古城保护有法可依

  为积极回应人民关切,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推进织金古城保护与发展,加快织金古城立法保护,将织金古城保护立法纳入2019年立法计划。

  按照立法计划要求,织金县人大常委会全力配合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制定起草方案,做好实地调研织金古城保护立法各项工作,多次查阅织金古城文物保护情况及档案资料,与调研组走访熟悉织金古城变迁的离退休老同志、商户、居民和游客,并组织召开党政机关、社会贤达、社区群众代表等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论证会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

  《条例》历经22次修改,从初稿的5章38条5389字到一审稿的6章39条4844字,再到二审稿的7章41条5467字,这些数据的背后,诠释了取法乎上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的责任与担当。《条例》从初稿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到二审稿的“量身定做”,彰显了立法工作者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

  《条例》共七章四十一条,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保护内容与措施、传承与利用、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注重“四个突出”:突出文化保护、突出地方特色、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细管用。在重点内容上,《条例》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明确责任主体,理顺管理体制;突出规划引领,规范建设行为;坚持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文物;传承历史文化,鼓励活化利用;强化监管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条例》将构成古城元素的庙、阁、寺、塔、桥、潭、井、祠、山、水、树和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以及烹饪技艺、传统工艺、传统戏曲和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保护对象,增强法规的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

  2019年9月27日,在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条例》获全票通过。

    立施并重 古城焕发新活力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自2020年《条例》实施以来,毕节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古城保护管理作为一项经常化、持续性工作,让织金古城保护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2023年9月28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静率执法检查组到织金县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要求织金县人民政府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3年12月5日,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毕节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织金县人民政府编制公布了《织金古城保护名录》,对古城范围、种类、数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明确。

  2024年4月29日,织金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织金县人民政府关于织金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古城保护规划及“三区”划定、做好文物的修缮管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提质打造、强化传承利用等建议。

  今年是《条例》施行的第五年,在织金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县人民政府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下,按照《条例》的要求,织金古城各项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织金县已完成《织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年)》《织金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织金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新华路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设计完成。对织金古城实行分区保护,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工作,已初步框定了三个分区保护范围,正在按照程序推进。同时,结合“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低开发强度严格控制织金古城建设总量,降低建筑密度,限制建筑高度,增加了公共绿地,建成了凤凰公园、平远古镇等项目,进一步优化了空间布局,拓展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

  如今的织金古城,正焕发新的活力。(通讯员 李永昌)


原文链接:https://www.gzrd.gov.cn/xwzx/sxrd/202409/t20240903_855355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