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石光银:沙海里筑牢“绿色长城”

发布时间:2024-08-2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导读:

  2021年6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颁授勋章,握着他粗糙的手感叹:“这几十年你们太不容易了。”2024年7月26日,赵乐际委员长到《中国人大》杂志社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专门提到了石光银代表的事迹。一生扎根基层与风沙斗争,在沙海里筑起“绿色长城”,72岁的石光银代表有着怎样不凡的动人故事?沿着一份珍贵的惦念,《中国人大》记者赴陕西榆林定边县寻找答案。

  防沙治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提出“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的改革举措,为科学防沙治沙工作指明方向。

  绿色,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沙海中最动人的色彩。今天,从高空俯瞰,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我国北方横跨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筑起了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牢牢阻挡着风沙侵袭,成为守护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人大代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潇

  在“三北”工程的重点建设地区——陕西榆林,今年72岁的榆林市人大代表石光银,40多年来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凭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韧劲,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地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让曾经枯黄苍凉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春意盎然的塞上绿洲。

  “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这里曾是西北有名的“沙窝窝”。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人总是被风沙撵着跑。

  “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大风过后,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沙子掩埋……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和贫困,刻在每个人的肌肤里。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下,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带着他搬了九次家。

  

  面对风沙给群众带来的严重影响,石光银下定决心治沙。(代表供图)

  8岁那年,石光银和5岁的伙伴赵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昏天暗地中,放羊娃、牧羊犬连同几只羊,瞬间就被沙暴吞没了。

  昏过去的石光银被大风刮到了三十多里外的内蒙古黄海子,倒在羊圈栅栏边,被好心的牧民一家所救,三天后被父亲找到带回家。然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有找回来。

  “从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石光银说,“治沙,就是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受荒沙的苦太多了,不能让孩子们再受这个罪。”

  1968年,16岁的石光银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在“不毛之地”种活了1.4万亩树木,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20世纪八十年代,石光银(左三)头戴羊肚头巾,带着乡亲们治沙。(代表供图)

  1984年,党和国家出台了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让石光银看到了机遇。“那会儿我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钱。但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干的事情来了——治沙就是我想干、要干的事。”

  石光银毅然辞去农场场长职务,把家搬到了沙区,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第一人。

  扔了“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石光银是“石灰锤”(方言:姓石的傻子),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不相信沙子能被人给治住。但石光银认为“不治沙,就会一直穷下去”,只有治好沙造好林,改善生态环境,才能解决致贫的根源。

  在风刮沙动的荒沙梁上栽树,就像向沙窝里撒钱,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石光银只有一个心思:“治沙不光为个人,冒些风险也值,只要沙治住了,树栽活了,就是最大的贡献!”

  为筹措初始资金,石光银走家串户动员联合了6户农民,并咬牙把家里用来维持生计的84只羊、一头骡子卖了。在他的带动下,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大家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首批13万元的种苗款。

  就这样,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经过一年的艰辛劳作,再加上这一年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这无疑让石光银坚定了信心。

  “人生是短暂的,我觉得,我这辈子,只要能把沙治住,就没白活一趟。也算是为人民、为党做了点事。”石光银说。

  “做人只要有目标,下决心,什么事都能干成!”

  人与沙的角力,是一场漫漫征途,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定边县石光银治沙展馆,一张“招贤榜”让不少参观者驻足,上面这样写道:“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我已经联络了七户,现在我贴出招贤榜,榜告四方父老,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1985年,石光银一鼓作气与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请人写出“招贤榜”。这一下打出了名气,联合到了来自周边各地127户482人一同治沙,队伍迅速壮大。

  然而,眼前的挑战是严峻的。5.8万亩荒沙中,有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难度最大的特大沙梁——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地表温度夏季最高60多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这里常年处于风口,大风一刮,飞沙遮天蔽日是常态。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石光银和乡亲们携手治理狼窝沙。(代表供图)

  黄沙与绿荫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也是精神的对垒。

  石光银带着大家白天开沟引水,挖坑栽树,夜里裹上破棉袄,找个沙坑倒头就睡,好一点的能用柳条和塑料布搭个小草棚。沙地走不了驴车,树苗是人用肩膀从十多里外一捆一捆地背进来的。遇上沙尘暴,大家就往一起凑,免得谁被沙子埋了。吃住全在沙窝里,吃的是又干又硬的青稞面饼,渴了就是把沙挖开,用芦草筒筒拧一下,趴在沙坑边喝沙糊子水,一干就是好几十天。高温、暴晒、大风,人累得精瘦,皮晒得干硬,一碰就破,鲜血直流。脸晒得黢黑,一层层蜕皮,回家把妻子、孩子都给吓一跳。

  可是就是吃了这么多苦,费了这么大劲,大家第一年种上的苗木,在第二年春天被连续十几场大风全部吹跑了,成活率不到10%,辛苦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第二年,他动员了70多个人再战狼窝沙,苦干了一个春天,在沙窝里种上了沙柳,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

  不少人灰了心,但石光银不屈服,他把12个骨干叫到一起,用情谊和豁出命也要治沙的决心,把大家的心收拢了。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于是吸取教训,到其他地方学习治沙经验。

  1988年春,他带领大家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固定住流沙: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这么一来,树苗存活率提高到了八成,第三次治理狼窝沙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通过“障蔽治沙法”搭起“草方格”,石光银和乡亲们第三次治理狼窝沙终于获得成功。(代表供图)

  绿意,在黄沙中铺展。希望,在绿意中延伸。

  树木较多的地方,流沙被稳固住了,人们用推土机推去几米厚的浮沙,原来被流沙湮没的良田恢复了生机,不再受风沙侵害,粮食亩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做人只要有目标,下决心,什么事都能干成!”石光银说。

  “给人民实实在在地办一些事情”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

  凭着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硬是让肆虐的黄沙一步步向绿荫低头,也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防沙治沙的绿色事业中。如今的毛乌素沙地,已有近80%被植被覆盖,水土也不再流失,即将成为中国首个“消失”的沙地。

  

  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曾经的荒沙碱滩变为绿洲。(代表供图)

  石光银对治沙的笃定影响了他唯一的儿子石占军。随着父亲将全县最难治理的“狼窝沙”治理成功,石占军决心要比父亲做得更好。2008年植树节这天,石占军在赶回定边开植树动员大会的路上发生了车祸,不幸离世。

  这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石光银茶饭不思,没日没夜在树林里打转。三天后,他带着伤病再次出现在了沙地里。

  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回忆:“父亲走后,爷爷每天不停地干活,不停地植树,他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把悲伤化成了动力。”

  过去40多年,在石光银的带领下,25万亩荒沙得到治理。昔日的沙地,已经成为田野肥沃、良田遍布的塞上粮仓,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石光银和团队研究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2018年,石光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他看来,当代表就是要给群众办事、给群众服务。履职五年间,他聚焦林业产业发展、沙化土地治理、“三北”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生态环境的改善始终是他最关注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石光银说,“总书记始终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他知道老百姓的苦,不管什么事,都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我虽然识字不多,但记性好,经常看电视、听广播学习重要讲话精神,马上落到‘干’上。光学不干也不行,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

  今天,石光银作为第五届榆林市人大代表,仍然奋斗在履职第一线。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人大代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责任重得很!要把群众的呼吁带上去,给人民实实在在地办一些事情。”石光银的话语中依然充满干劲。

  

  石光银与他种下的杨树。制图/陈玉叶

  

  记者手记

  在如今林木葱郁的狼窝沙,记者见到了72岁的石光银代表。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思维敏捷,讲话时带着来自土地的朴实与豪爽。一双粗糙而宽厚的大手,手掌上有厚厚的老茧,是风沙洗练、与岁月磨砺的印迹。这双手不知栽种下多少苗木,不知劳作了多少春秋。

  石光银总说,这一辈子就干治沙这一件事。我们看到,为了这件事,他干的事有千件万件。倾家荡产治沙,三战狼窝沙,几次受伤徘徊在生死边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了解到他的事迹,我深深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到底是怎样一种精神和意志,让一个人能够克服如此大的困难、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跨越如此大的障碍,成就一个打不倒的“铁汉”,虽千万人吾往矣。

  石光银告诉我们,人只要有目标、下决心,什么事都能干成。在定边,依然时时刮起大风。但成排的树木拱卫着村庄和田野,遏制住了风沙,田里庄稼长势喜人。如果没有栽种下这片“绿色长城”,遮天蔽日的风沙该是怎样的景象?

  来到当年初次承包治沙种下时的第一棵合作杨下,石光银看着树感慨地说:“树大了,人也老了,这是自然规律。”蹲在一旁的我在想,用一生的时间治沙,让树木扎根生长,人的精神就和树一样,永远常青。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2/kgfb/202408/t20240820_4387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