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人大代表陈保江:扛稳使命担当 光大传统武术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田志锋 贡金平)“陈氏通背拳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开创了我市武术类项目入选该名录的先河。对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注入了活力。陈氏通背拳也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深受群众和学生的喜爱!”谈起陈氏通背拳,鹤壁市人大代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通背拳第十六代嫡系传承人陈保江信心满满。

  18b5225523f969d60d194a2367a0130

  文化自信让他使命如磐

  “长拳要虎步生风,刚柔并济;长枪要刚劲有力,势如破竹……”清晨在鹤壁市山城区积善园陈氏通背拳广场练功的陈保江,一身中式粗布套装、腰板挺直、神采飞扬,悉心指导弟子们专心练功。“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在我们这一辈让它失传了,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曾因生活所迫,差一点儿就放弃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两个哥哥相继离世,技艺的传承一时后继无人,甚至面临失传的现状,让他义无反顾放弃生意,全身心投入到通背拳的传承上。每逢过年过节,自掏腰包购买服装、兵器等,召集陈家湾社区居民排练武术节目,四处进行义务演出,让更多人了解陈氏通背拳。到外地参观武术活动,取长补短,潜心研究,与时俱进。中华武术为什么不能在全民健身的大潮里占有一席之地?为此,他毅然举起了发扬壮大传统武术的大旗,成立了陈氏通背拳研究会,免费招募会员,免费教授陈氏通背拳。同时,在各地设立义务培训点,开展武术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为此,他经常在多地奔波。“武术已经融入我的骨子里,和生命成为一体。上千名武术爱好者通过练习陈氏通背拳强身健体,我觉得自己的坚守意义非凡。”在党和多方面的支持下,他当选为鹤壁市武术协会主席,还在陈氏通背拳研究会成立了党支部,建成了陈氏通背拳广场,悉心专研、研习、传授通背拳。

  与时俱进让他矢志不渝

  能健身、能表演、能防身,刚柔并济,防近击远……如何能让武术“小白”学会陈氏通背拳?给学生上课,他会抽丝剥茧、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底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武术。更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一个练习者从最适合自己的套路开始入门,然后再融会贯通,真正进入传统武术殿堂。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到大学请教授指导、与武术专家共同研究招式,设计了陈氏通背拳武术健身操,不仅简单易学,强身健体,而且学生们练习起来气势磅礴,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好评,一些学校将武术健身操作为大课间活动操,引领学生集中练习。目前,他已免费培训全市体育老师60余人,为全市30余所学校的学生传授陈氏通背拳,练习通背拳的师生达30000多人。

  代表职责让他重任在肩

  “从当选市人大代表的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积极履行代表义务。我从群众中来,更要到群众中去,站稳人民立场,代表群众发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吸取陈氏通背拳的经验,深入调查了解山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状况。通过走访和在各类演出活动和与群众的交流中,与其它文化传承人的接触,让他深感使命在肩。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林剪纸、金龟舞、耿寺抬阁等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市场接纳度低、继承和创新找不到最佳结合点、引不起年轻人的兴趣等。针对面临的困境,陈保江在鹤壁市十二届第二次会议上《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建议》,并提出“广宣传、增投入、挖潜力、进基层”的思路,主动与各类文化传承人商量探讨,虚心向泥猴张等大家求教,利用各种平台演出,主动到学校、村(社区)免费义演,还主动开通短视频账号进行直播,开辟宣传新赛道,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武术的深入了解,增强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

  

  编辑:席茜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3/08-15/1846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